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70篇
测绘学   69篇
大气科学   106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65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通过综合分析南沙海域地质地球物理资料,依照板块理论的层块思想,对南沙板内新生代沉积基底构造特征进行了剖析。在南沙板内划分出了南薇-安渡和礼乐-半月两套倾滑-层滑-走滑基底断裂系统及其所围限的相应的基底层块。从多元动力成因观出发,分析了南沙板内盆地的成因机制,提出中壳塑流作用是南沙板内盆地的主要成因动力。根据动力作用方式的不同,划分了南薇-安渡、费信-南华、礼乐-北巴拉望3个主要的板内盆地群。分别就南薇-安渡、礼乐-北巴拉望板内盆地群的成盆机制提出了“基底层块对向倾滑-拆离”和“基底层块单向倾滑-拆离”模式。本研究对全球构造分析和南沙海域油气资源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2.
以多年来观测场周边环境变化较小且未迁过站的阿巴嘎旗为基本参照站,利用差值法,与锡林浩特气温序列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2002年锡林浩特气象观测站迁址后气温序列出现不均一性,对气温资料序列的连续性产生了影响。其中冷季和最低气温差值大,暖季和最高气温差值小,说明站址变迁对低温序列资料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63.
我国在青藏高原开展了许多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工作,取得了大量的地质资料,但是这些珍贵的地质资料没有实现统一管理,不能实现共享,影响了为青藏高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因此,开展实测剖面数据库建设与数据Web发布系统的研究工作,可以全面摸清青藏高原地质资料数据分布情况,并通过基于WebGIS技术的实测地层剖面数据Web发布系统发布这些地质资料。通过这一系统,用户可以十分直观地了解已完成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的实测地层剖面分布情况,了解每一条实测剖面的地理位置、所测地层、长度、生产单位、生产日期,观看剖面示意图,了解每一地层分段的岩石特征、化石种类、岩层厚度等,为用户提供地层剖面数据的检索与查询服务,以及地图查询、浏览、打印服务,同时还可以了解相关的地质背景知识。  相似文献   
264.
王岩  刘茂华  由迎春 《测绘通报》2016,(11):144-147
以沈阳建筑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转型试点为背景,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考核和教师培训4个方面着手,根据学生的理论水平、实践水平和考核得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了评价,最后结合在校生、毕业生、教师和用人单位等多方反馈的意见,研究了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教学计划的修订方案。  相似文献   
265.
The sediment load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has decreased sharply in recent years. Therefore, it is critical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anthropogenic and climatic factors on the reduction in sediment load. The Huangfuchuan River is the primary tributary in the sediment-rich region of the Loess Plateau in China. This study identifie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sediment load in the Huangfuchuan River basin. The accumulative anomaly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hange in annual sediment load from 1960 to 2010. The mean annual sediment load in the Huangfuchuan River was 0.564 × 108 t from 1960 to 1979 (Period I), and it decreased to 0.379 × 108 t between 1980 and 1996 (Period II) and to 0.100 × 108 t between 1997 and 2010 (Period III). Instead of conventional ways, a method that coupled a dynamic water balance model and a back-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was employed to separate the contributions of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reduction in sediment loa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to the sediment load in Period I, human activities were responsible for 64.32 and 71.55% of the reductions in sediment load in Periods II and III, respectively, while climatic effects accounted for 35.68 and 28.45% of the reductions in Periods II and III, respectively. The construction of check dams was the main human activity that resulted in the sediment reduction between Periods I and II and accounted for 35.51% of the decrease. Vegetation restoration du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rain-to-Green” program was the dominant cause of the reduction in sediment between Periods II and III and caused more than 40.00% of the decrease. The increase of water consumption by humans also contributed the reduction in sediment between Periods II and III in the Huangfuchuan River basin.  相似文献   
266.
乌兰拜兴位于东昆仑西段,对该地区中三叠世花岗岩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认识东昆仑造山带印支期构造—岩浆演化历史,还可为古特提斯洋俯冲及洋盆闭合时限提供证据。本次在乌兰拜兴南石英闪长岩和英云闪长岩中分别获得了235. 0±1. 0 Ma和245. 4±0. 8 Ma的锆石U- Pb年龄,结合野外接触关系,可以确定该期花岗岩为中三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乌兰拜兴南中三叠世花岗岩为准铝到弱过铝质岩石,属中—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轻稀土和Rb、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不同程度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具负铕异常,具有较高的\[n(87Sr)/n(86Sr)\]i值(0. 709106~0. 710136)和负的εNd(t)值(-4. 18~-5. 32),亏损地幔模式年龄TDM2为1356~1440 Ma,属I型花岗岩,显示板块俯冲阶段的特征。结合区域资料和本文研究,初步分析认为东昆仑地区该时期处于板块俯冲阶段的活动大陆边缘弧环境,古特提斯洋尚未闭合。  相似文献   
267.
大地测量数据往往包含许多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所建立的函数模型产生病态,影响参数估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研究边坡变形非线性时变系统的力学原理,利用多项式拟合方法改进原模型,在参数解算过程中,考虑到测量数据的不确定性给解算结果带来消极影响,通过限制不确定度,利用min-max准则,提高参数解算的准确性,并将预测变形结果与实测边坡位移数据对比。结果表明,带不确定性的平差算法(least-square with uncertainty,ULS)与最小二乘平差(least-squares,LS)和整体最小二乘平差(total least-square,TLS)相比,其预测结果更接近实际测量数据,证明了改进的边坡变形非线性时变系统预测变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68.
针对当前基坑变形监测数据分析可视化程度低、分析功能单一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坑变形监测数据分析方法。该法在Surfer中将沉降量构建格网数据,通过插值方法绘制等沉降曲线,实现任意点沉降量分析、趋势分析和均匀性分析。通过读取坐标、计算方位角和向量模,在Grapher中构建水平位移向量图,实现水平位移定量精确分析和一致性分析。数据分析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数据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可视化效果和较强的分析功能,可进行变形监测整体性分析和趋势分析,且该法具有较高的普适性,是一种可靠的基坑变形监测数据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69.
文章介绍了面向地级以上城市空间变化监测与应用研究的背景和价值,提出了地级以上城市空间变化监测应用研究的总体思路、研究内容、关键技术与方法等,并以北京市空间变化监测为案例,开展城市空间格局变化、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海绵型城市建设等三个典型监测应用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其他地级城市监测提供应用借鉴和示范,从而为解决城市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提供数据基底、技术支撑和建议。  相似文献   
270.
为提升首都城市的基础设施环境质量,本文基于核心区无障碍设施数据成果,应用核密度分析方法,开展对首都功能核心区的盲道、出入口、地铁电梯、公共厕所、停车场、坡道进行现状分析,并对其无障碍设施普及程度展开研究。通过核密度分析,盲道呈现“三心汇聚、离心递减”的特征,出入口呈现“两翼齐飞”的特征。通过现状研究,无障碍设施存在的问题总体上表现为设施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衡等特点,为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