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65篇
  免费   2552篇
  国内免费   3392篇
测绘学   1177篇
大气科学   2605篇
地球物理   3008篇
地质学   6590篇
海洋学   1760篇
天文学   459篇
综合类   1236篇
自然地理   1674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46篇
  2022年   646篇
  2021年   717篇
  2020年   585篇
  2019年   723篇
  2018年   751篇
  2017年   661篇
  2016年   709篇
  2015年   688篇
  2014年   793篇
  2013年   853篇
  2012年   861篇
  2011年   812篇
  2010年   857篇
  2009年   816篇
  2008年   770篇
  2007年   735篇
  2006年   646篇
  2005年   516篇
  2004年   470篇
  2003年   395篇
  2002年   400篇
  2001年   367篇
  2000年   364篇
  1999年   439篇
  1998年   390篇
  1997年   369篇
  1996年   356篇
  1995年   265篇
  1994年   253篇
  1993年   186篇
  1992年   151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122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6篇
  1976年   3篇
  1954年   5篇
  1938年   2篇
  193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贵州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洞穴基本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06地质大队于1959~1960年曾对双河洞石膏矿进行过地质勘查。1986年~2006年4月,先后有中、法、日等国专家19次进双河洞考察,初步查明了该洞总长度为105.7km,是亚洲第二长洞,在世界上排名第16位。该洞不仅规模宏大,网络复杂,且有一定数量的次生淋滤型石膏矿分布,成为国内外罕见的独特洞穴景观。双河洞自2004年荣获国家地质公园称号以来,已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该洞的形成,与该区域大范围内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上部至中寒武统平井组下部白云岩中,含大量硬石膏层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62.
海岛和海岸带是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其综合管理水平对促进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和海洋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中韩建交30周年和“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为契机,通过对中韩无居民海岛及海岸带发展管理现状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中韩两国在发展管理方面的异同和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无居民海岛方面,中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为基本制度框架建立管理体系,韩国通过综合立法建立管理体系,海岛不合理利用是两国存在的共性问题;韩国重视无居民海岛的宣传,中国更加重视无居民海岛的分类。在海岸带方面,两国均采取综合管理的方式,但在实施程序上采用不同的方式,韩国由中央政府主导并交由地方政府实施综合管理,中国在综合管理体制下交由地方政府自行主导。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和建议,促进两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3.
通过对南海北部ODPl84航次1148站井深477m之下深海相渐新世浮游有孔虫Globoquadrina压扁壳、次生方解石和充填壳的氧同位素对比,定量分析了钙质成岩作用对壳体氧同位素的影响,结果发现,受成岩作用影响,1148站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显著变轻,这种变化趋势与低纬度开放性大洋明显不同。其原因可能与南海海盆扩张早期,大量陆源物质从较窄陆架可以直接沉积到海底,由于陆源物质氧同位素相对偏负,当与海洋沉积物混合后,引起本区沉积物孔隙水氧离子浓度变轻。而扩张初始,高的沉积速率可能使钙质壳体被快速封存在一个相对孤立的系统中,造成孔隙水离子成为影响壳体氧同位素变化的主要因素。当氧同位素相对较重的有孔虫壳体溶解和重结晶并与孔隙水离子发生交换时,引起壳体δ^18O负向偏移。  相似文献   
64.
红树林单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益明  向平  林鹏 《海洋科学》2005,29(3):56-63
植物单宁(vegetable tannin),又称植物多酚(plant polyphenol)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多元酚化合物,在维管植物中的含量仅次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皮、根、叶、果中,含量可达20%。作为皮革的一种传统鞣剂,单宁一般指的是相对分子质量为500~3000的多酚。Haslam提出了植物多酚这一术语,它包括了单宁及相关化合物(如单宁的前体化合物和单宁的聚合物)。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  相似文献   
65.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a 100-km road network is planned on a land reclamation area in the Oujiang Estuary in China. The embankment had a height of 4 m and a base width of 60 m. The reclamation area is newly filled by a 3-m dredger fill on a 48-m thick layer of marine clay. Estimation of the settlement of the future road network is difficult. To guid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oad network, a 1/100-scale centrifuge model test was performed with a marine clay sample from the construction site to simulate the layered settlements and evaluate the drainage effect of prefabricated vertical drains in the dredger fill in the following 10 years. The results of the centrifuge modeling test are verified by 10-month in situ monitoring, which shows agreement between the centrifuge modeling test results and the in situ results. The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additional time is needed to reinforce the newly added dredger fill by the surcharge preloading method to uplift the elevation of the reclamation area with dredger fill.  相似文献   
66.
舟山枸杞水域的污损生物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1988年9月~1989年9月在舟山枸杞乌里西岙水域进行挂板试验的结果。共获污损生物135种,其中,近岸的油库码头获77种,远岸的养殖筏获110种。动物以亚热带高盐性种类为主,三角藤壶Balanustrigunus、小海葵Actinia、柯氏分胞孔苔虫Celleporinacostazii、西方三胞苔虫Tricelariaoccidentalis、艾氏美熄Cltiaedwardsi、广口小桧叶螅Sertularellamiurrensis等占优势,藻类常见的有长石莼Ulvalinza、肠浒苔Enteromorphyintestinalis和日本多管藻Polysiphoniajaponica。枸杞污损生物的附着期主要在夏季,附着量也以夏季最大。不同地点附着量的差异极大。夏季由于近岸三角藤壶大量附着,故生物量明显大子远岸,其他季节均是远岸大于近岸。夏季近岸三角藤壶的覆盖面积达100%,生物量达18119g/m2,占污损生物总生物量的98%。故夏季是污损生物防除的主要季节,三角藤壶是防除的主要对象。与1975~1976年嵊山污损生物进行比较,发现两地污损生物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极为相似,说明10多年以来嵊山  相似文献   
67.
近江牡蛎作为重金属污染生物指示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陆超华 《台湾海峡》1994,13(1):14-20
对近江牡砺作为监测广东岸海域Cu,Zn,Cd,Pb污染的生物指示种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和评价,应用POLYDIV统计技术对采自广东沿岩海域14个站点的近江牡盛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江牡蛎受Cu,Zn,Cd污染的地理分布类型与广东沿海排放的工业废水的分布以及潮间带生物和表层沉积物的Cu,Zn,Cd含量分布相一致,因此,近江牡蛎可作为监测研究Cu,Zn,Cd污染的可靠生物指示种,但能  相似文献   
68.
试论东海陆架盆地的基底构造演化和盆地形成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根据东海陆架盆地和周边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分析盆地的基底岩性特征、结构特征。认为东海陆架盆地的基底除元古界片麻岩外,还分布有一定范围的中生界及古生界。基底构造特征是纵向上多层次,横向上不均一,南北有别,东西分带。构造演化上经历了张、合、压、扭等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69.
本文对磁通门罗盘的基本工作原理、实验线路以及主要技术指标和一些测量数据作简要介绍,最后对仪器的误差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一些减小误差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0.
Swath bathymetry data and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s have been used to investigate details of the deformation pattern in the area offshore southwestern Taiwan where the Luzon subduction complex encroaches on the passive Chinese continental margin. Distinctive fold-and-thrust structures of the convergent zone and horst-and-graben structures of the passive margin are separated by a deformation front that extends NNW-ward from the eastern edge of the Manila Trench to the foot of the continental slope. This deformation front gradually turns into a NNE–SSW trending direction across the continental slope and the Kaoping Shelf, and connects to the frontal thrusts of the mountain belt on land Taiwan. However, the complex Penghu submarine canyon system blurs the exact location of the deformation front and nature of many morphotectonic features offshore SW Taiwan. We suggest that the deformation front offshore SW Taiwan does not appear as a simple structural line, but is characterized by a series of N–S trending folds and thrusts that terminate sequentially in an en-echelon pattern across the passive Chinese continental slope. A number of NE–SW trending lineaments cut across the fold-and-thrust structures of the frontal accretionary wedge and exhibit prominent dextral displacement indicative of the lateral expulsion of SW Taiwan. One of the prominent lineaments, named the Yung-An lineament, forms the southeastern boundary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Penghu submarine canyon, and has conspicuous influence over the drainage pattern of the cany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