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74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利用山西地震带3 期GPS复测资料(1996~1998),计算并分析了该带近期的水平运动状态,结果表明: 山西断裂带现主要受来自北西、北西西—南东、南东东向压应力场的控制,不存在明显的走滑运动;运动强度在空间上表现为北强南弱,在时间上表现为前弱后强;局部区域的应变量级达到10- 6。  相似文献   
92.
ITRF�򶯶�GPS�����۲��Ӱ���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GPS???????????????????????????????????????????????????????????????????????????????????????????????????1/2??2/3??????????????????????????????????????? ????????????  相似文献   
93.
立足于盆地的地貌和几何特性,设计了一种DEM数据中的盆地自动提取方法。该方法以盆地的几何特征为中心建立盆周对盆心的闭合度描述模型,在海拔高度和地势起伏度为参数的地貌聚类划分基础上提取平原地貌区,测算周围山地对它的包围闭合度;再结合盆地面积、盆周盆心高差等特征识别盆地区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正确提取我国三大地貌阶梯上的各类盆地。  相似文献   
94.
GPS基准站坐标分量噪声的时间序列与分类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地震预测对异常信息(长期、中期和短期异常)与噪声分离(白噪声、闪烁噪声和随机漫步噪声)的需要,文中应用小波方法对中国大陆的有关GPS基准站坐标分量和测站间坐标分量进行了分离,并将它们归纳为四类高频、中频、较低频和低频。通过对高频、中频和较低频的时间序列特征进行分类分析,获得如下看法:①高频类可能主要是白噪声造成的,其离散的程度较中频类略大,或许其中在某时刻包含临震前兆和震时形变信息;②中频类主要突出闪烁噪声的特征,或许其中在某时刻包含着短临前兆信息;③较低频类若剔除年和半年周期成分则显示随机漫步噪声的特点,或许其中包含着中期前兆信息;④低频类主要体现趋势性形变信息;⑤高频与中频类噪声的大小一般与观测季节明显有关,噪声最大的时段大约是8月份,噪声最小的时段大约是2月份;⑥判定不同频域信息的显著性时,其噪声要进行相应的综合或分离;⑦一定的空间域内的测站间坐标增量噪声平均小于测站相应坐标的噪声,而且噪声大小随时间的变化更加突出,甚至相差达一倍以上。这些可能说明,虽然这些噪声是GPS观测所固有的,但并非完全是独立的,测站间越近,共性的成分越突出。所有这些将为我们变形分析时信息显著性的判断、方法的选择、资料处理时权的确定、观测的最佳时段选择、跟踪监测方案制定和参考基准站的确定等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95.
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运动机理研究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具有极高的运动速度和超远距离的位移,往往能够引发灾难性事故,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它的运动机理,即高速远程效应机理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外主要存在四种观点:空气润滑模型、颗粒流模型、能量传递模型和底部超孔隙水压力模型。但是,由于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自身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研究还没有取得公认的成果。中国是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的频发区,因其研究才刚刚起步,研究成果还处于定性阶段。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和技术两方面分别阐述了国内外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运动机理研究的发展现状,对目前纵多的理论和模型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点评了目前研究的难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本文是国内外首次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对今后类似的研究具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
重庆山地月平均气温空间分布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月平均气温物理经验统计模型,结合重庆市及周边51个气象站1961-2000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重庆市1:25万DEM数据,充分考虑地形(海拔、坡度、坡向和地形遮蔽)、太阳辐射、长波有效辐射等因素对气温的影响,完成了复杂地形下重庆市山地100 m×100 m分辨率月平均气温空间分布的模拟.模拟结果能较好地反映气温的宏观分布趋势和局地分布特征,月气温模拟平均绝对误差最大为0.40℃,全年平均为0.21℃.采用交叉验证、个例年验证和野外考察资料验证对模拟结果和模型性能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结果表明:交叉验证误差全年平均为0.26℃;个例年验证误差全年平均为0.30℃;8个野外考察点验证各月误差总体小于1.0℃.  相似文献   
97.
汶川八级地震滑坡特征分析   总被引:51,自引:8,他引:43  
汶川地震诱发的15000多处滑坡明显受地震断裂控制,主要沿龙门山主中央断裂带和后山断裂带展布,沿龙门山主中央断裂带汶川映秀安县高川北川陈家坝平武南坝一线,滑坡面密度大于50%以上,最大可达70%。沿断裂带形成了大量的松动山体,在暴雨期间极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对灾后重建构成严重威胁。据初步调查,汶川地震触发的体积最大的滑坡是位于主中央断裂带上的安县高川大光包滑坡,滑动距离长4500m,滑坡堆积体长2800m,宽1700~2200m,最大厚度达580m,若以平均厚度200m计,体积达11亿m3为我国已发生的单体滑坡之最。与常见滑坡明显不同的是,汶川地震极震区滑坡的滑床往往不具连续完整的滑面,剪出口滑坡特征不明显,呈现明显的尖点突起或边缘突出特征,反映出上部滑体被地震力振动解体,甚至抛掷后与下部滑床边缘发生撞击。以阶型滑坡、凸型滑坡、勺型崩滑、座落型(振胀型)滑坡和巨大滚石5种类型最为典型。根据强震地面运动纪录和大量实例调查表明,在汶川地震极震区,触发滑坡的地震竖向力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大量滑坡经历了初始斜坡(风化碎裂岩体)地震抛掷撞击崩裂高速滑流的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98.
吴春华  钱月平 《气象科技》2011,39(5):620-624
从风向变化的实际出发,根据平均风向的计算方法必须能反映前后风向相关这一实际情况,提出用梯形平均法来计算平均风向。理论分析和模拟检验表明:①理论上观测误差的处理上算术平均法和梯形平均法是等价的,拟合误差上梯形平均法优于算术平均法;②统计上算术平均法和梯形平均法都通过了Watson-Williams检验,但具体到平均偏差、可信度上,梯形平均法要优于算术平均法。所以梯形平均法是平均风向更适当的算法,建议作为风向平均值的算法。  相似文献   
99.
Research on catastrophic rock avalanche at Guanling, Guizhou, China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On June 28, 2010, a catastrophic rock avalanche occurred after an extreme rainstorm at Guanling with N 25°59′10′′ in latitude and E 105°16′50′′ in longitude, Guizhou, China. This rock avalanche has a long run-out distance of 1.5 km, with 1.75 million cubic meters of debris instantly burying two villages and resulting in 99 deaths. It originated in the coal measure strata, with the upper part of limestone and dolomite, the middle part of the sandstone with gentle inclination, and the lower part of shale and mudstone, together locally with coals. This kind of unique structure, with hard resistant caprock overlying softer ductile rocks, coupled with the central outflow region at the contact zone, has catastrophic potential for rock avalanches and creates challenges for engineering geological/hydrogeological analysis. The topography showed that the hillside slopes were steeper at the upper portion but gentler in the lower portion, looked like the shape of a “boot.” The upper steep landform easily led to slope instability due to its high static shear stresses, and the wide middle and lower parts provided kinematic conditions for long run-out. Transformation of the larger potential energy into kinetic energy con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of a rapid long run-out rock avalanche. The rainfall from June 27 to 28 was the apparent trigger of this catastrophic avalanche. The measured rainfall of more than 310 mm within 24 h exceeded the local historical records that were recorded over the last 60 years. The pore pressure on discontinuities of sandstone had an effect on the slope stability. The valley runoff supplied a saturated base for the long run-out debris, inducing an additional increase of the terminus distance and the increased velocity of the avalanche movement.  相似文献   
100.
根据苏鲁皖地区1953~1995年多期精密复测水准资料,以及地质地貌构造背景,研究了苏鲁皖地区的地壳垂直运动及郯庐断裂中南段现今的活动特征,获得如下结论:(1)横穿本区的郯庐断裂带的活动直接控制着本区的构造活动;(2)郯庐断裂的活动特征为张压交替;(3)约自1953年开始,苏鲁皖地区地壳运动的演化顺序为张→压→张→压;新的“压”性运动约始于1993年,目前正在加强;(4)郯庐断裂带近期运动性质为左旋走滑;(5)张、压运动并不处于同一方向上(彼此相差约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