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9篇
  免费   1708篇
  国内免费   2538篇
测绘学   1190篇
大气科学   1265篇
地球物理   1513篇
地质学   4308篇
海洋学   1311篇
天文学   204篇
综合类   727篇
自然地理   977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578篇
  2021年   658篇
  2020年   466篇
  2019年   644篇
  2018年   581篇
  2017年   535篇
  2016年   566篇
  2015年   605篇
  2014年   604篇
  2013年   620篇
  2012年   722篇
  2011年   646篇
  2010年   644篇
  2009年   551篇
  2008年   482篇
  2007年   454篇
  2006年   376篇
  2005年   268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We have pointed out that, when thermal relativistic electrons with an isotropic velocity distribution move through a region of dense gas or impinge upon its surface, the Cerenkov effect will produce a particular kind of atomic or ionic emission line, which we have called the “Cerenkov line-like radiation”. This prediction for the optical wavebands has been verified by laboratory experiments. In this paper, we extend this line-like radiation theory to the X-ray waveband and give the basic formulae for calculating the intensity ratio and intrinsic redshift ratio of the Cerenkov iron Kα and Kβ lines, for different ionization orders of iron.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this calculated result may be found in the study of AGNs. The recent observations of NGC3783 show that besides the iron Kα line at ∼6.4 keV, there is also a very strong iron Kβ line at ∼7.0 keV, and that the ratio of equivalent widths between the two is anomalous: EWKα/EWKβ ≈ 3.43. It is difficult to explain this by the conventional mechanism of “photoelectric absorption-fluorescence emission”. We suggest that the mechanism of Cerenkov line-like radiation can provides a way of solving this puzzle. Besides, we expect that the calculated intrinsic redshift ratio of Cerenkov iron Kα and Kβ lines could be tested in future observations. If our suggestion is further supported by observations, then our view on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around the central massive black hole of an AGN will be greatly modified: the activity becomes more energetic and violent, and the gas, much denser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相似文献   
992.
Feedback from supernovae (SNe) and from active galactic nuclei (AGN) accom-panies the history of star formation and galaxy evolution. We present an analytic model to explain how and when the SNe and AGN exert their feedback effects on the star formation and galaxy evolution processes. By using SNe and AGN kinetic feedback mechanisms based on the Lambda Cold Dark Matter (LCDM) model, we explore how these feedback mecha-nisms affect the star formation history (SFH), the Near-Infrared Background (NIRB) flux and the cosmological reionization. We find the values of the feedback strengths, ∈AGN =1.0+0.50.3and ∈SN=0.04+0.02-0.02, can provide a reasonable explanation of most of the observational re-suits, and that the AGN feedback effect on star formation history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SNe feedback at high redshifts. Our conclusions manifest quantitatively that these feedback effects decrease star formation rate density (SFRD) and the NIRB flux (in 1.4 - 4.0μm), and postpone the time of completion of the cosmological reionization.  相似文献   
993.
太阳活动周期及其数学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和分析了太阳活动周期的研究进展,太阳活动呈现非常复杂的周期性,其周期性范围从几天至上百年,11年周期意义比较大,也比较明显;几天至几个月的周期性可能发生在太阳活动高峰期,155天或更短的周期存在,对中期预报有帮助;几年左右的周期对气象学的研究有作用;"蒙德极小期"是否存在至今还没有定论.对太阳活动11年周期的数学描述虽然很多,从效果上看,一般情况下,参数较多的函数计算量很大,误差相对较小;参数少的函数相比参数多的函数误差大,但计算量小;目前还没有一个非常理想的函数.能够对每个活动周都能很好的描述且误差很小.  相似文献   
994.
中国优质碎屑岩深层储层控制因素综述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根据中国深层储层分布广,地质条件差异大的实际情况,认为沉积环境、地温、深埋藏时间、溶解与胶结作用、烃类充注、异常压力、绿泥石环边为深层储层的主要控制因素,并对每一种因素作了具体分析,指出深层储层的分布可以用3种模式来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95.
信阳-周党地区龟梅断裂带的右行剪切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龟梅断裂带的深入研究发现,龟梅断裂带在三叠纪的陆-陆碰撞后叠加了右行走滑剪切作用,估算剪切带古差异应力为48.58MPa。剪切作用开始时间为约220Ma。松潘—甘孜板块的构造介入,可能是右行剪切作用形成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996.
并行电法在大坝爆破振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磊  江晓益  江树 《地质论评》2019,65(Z1):27-29
正钻爆法是硬质岩地区隧道施工的重要工艺,但爆破振动对周围建筑物的破坏损伤也越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邓成发等,2012)。对爆破振动的安全评估的方法较多,包括有限元的数值模拟分析、构建相似物理模型以及现场的爆破振动监测等技术手段。其中,原位质点振动仪的速度或加速度的动态采集及分析为施工爆破的控制提供重要的依据,但不能反映结构体内部的应力状态和特性,无法揭示建筑物爆破前后的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997.
正秦岭造山带是华北陆块和扬子陆块及其间的微陆块经历了多期拼合而形成的,具有复杂的构造演化史,前人已对其形成与演化过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在许多方面的研究仍未获得统一的认识(张国伟等,1988;张本仁等2002)。秦岭岩群是北秦岭造山带的主体,保存了复杂的变质变形记录,准确有效地获取和判断其基底岩石的形成和变质时代是探讨秦岭岩群乃至整个秦岭造山带形成  相似文献   
998.
在中阿尔金南缘西段尤努斯萨依北部原划长城系巴什库尔干岩群中首次发现一套高压泥质片麻岩。根据岩相学观察和矿物化学成分可识别出其四期矿物共生组合:早期为石榴子石+多硅白云母+单斜辉石(?)+斜长石+黑云母+石英+金红石+钛铁矿;第二期为石榴子石+蓝晶石+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石英+金红石+钛铁矿;第三期为石榴子石+夕线石+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石英+金红石+钛铁矿;晚期为石榴子石+夕线石+斜长石+黑云母+石英+钛铁矿。依据矿物内部一致性热力学数据,基于THERMOCALC 3. 40程序平台,计算出P-T视剖面图,并结合矿物等值线、矿物对温压计等计算,依次确定四期变质温压条件为15. 8~18. 3kbar/646~729℃、10. 30~12. 30kbar/781~821℃、8. 50~9. 60kbar/812~838℃和4. 65~5. 70kbar/698~725℃。上述四期变质阶段共同构成一个早期降压升温后降压降温的顺时针型演化的P-T轨迹,指示出与陆壳俯冲-折返相关的变质地质事件。利用LA-ICP-MS进行的锆石原位微区U-Pb定年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该岩石记录了432. 0±2. 7Ma、401. 4±2. 5Ma和381. 1±2. 4Ma三期变质年龄,可能分别代表了该岩石早期高压、中期高压麻粒岩相-麻粒岩相和后期角闪岩相变质阶段的时代。该高压岩石出露于中阿尔金地块西段南缘长城系巴什库尔干岩群之中,与南侧以断裂带分隔的赋存于阿尔金岩群之中的南阿尔金高压-超高压岩石出露的构造位置明显不同,其峰期变质时代(~432Ma)亦明显不同于南阿尔金高压-超高压岩石的峰期变质时代(~500Ma)。因此,该高压岩石与南阿尔金高压-超高压岩石显然不能构成同一条变质岩带。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前人关于柴北缘陆壳属性高压-超高压岩石峰期变质时代(~430Ma)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本文初步认为该高压岩石可能是柴北缘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带的西延或是被中新生代以来阿尔金复杂多期次走滑断裂系迁移而就位于中阿尔金南缘的部分柴北缘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片/岩块。  相似文献   
999.
张蕾  李海兵  孙知明  曹勇  王焕 《岩石学报》2019,35(6):1875-1891
目前缺乏来自于地震断裂带的假玄武玻璃的原始特征研究,制约着我们对地震孕震环境和地震发生机制的认识。本文以龙门山断裂带汶川科钻2号钻孔岩心的碎裂岩及花岗闪长岩为研究对象,通过氩气环境下的高温加热实验(最高温度达1750℃)、显微结构观察、地球化学分析和岩石磁学测试,探讨断裂熔融作用中单质铁的形成及其指示意义。花岗闪长岩和碎裂岩在1100℃时发生部分熔融作用,形成了非晶质和微晶;在≥1300℃时形成了大量单质铁组成的微球粒,可能是含铁矿物发生了以碳物质为还原剂的高温还原反应。高温实验后样品的磁化率值高于碎裂岩的磁化率值,新生成的磁铁矿是≤1100℃的样品高磁化率值的主要原因;熔融作用中形成的单质铁和少量的磁铁矿是≥1300℃样品高磁化率值的重要原因。结合前人对于快速摩擦实验熔体、地幔物质及陨石的研究,我们认为粘土矿物、硅酸盐矿物含量较多的断层泥在同震滑移中因热增压机制很难形成单质铁;而花岗岩、安山岩、辉长岩、闪长岩等岩浆岩和糜棱岩在流体作用弱和硫化物含量低的环境中易在大地震中形成单质铁。龙门山断裂带的假玄武玻璃的熔融温度≥1300℃,硫元素含量较低并发现有过剩铁元素。因此,表明龙门山断裂带的假玄武玻璃中可能形成了单质铁,其和磁铁矿是假玄武玻璃高磁化率值异常的重要原因,并指示了深部流体作用弱、硫化物含量低、还原性的孕震环境。  相似文献   
1000.
正近年来松辽盆地及外围二叠系作为潜在的勘探层系越来越被重视,许多油气地质调查工作者针对烃源岩特征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认为松辽盆地及外围二叠系分布范围广、沉积厚度大、暗色泥岩发育,具有较高的油气勘探前景(陈树旺等,2013;朱志立等,2017)。但由于松辽盆地内的二叠系被上覆地层所覆盖,埋藏深度大,揭示二叠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