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04篇
  免费   4609篇
  国内免费   7115篇
测绘学   3348篇
大气科学   3315篇
地球物理   3832篇
地质学   11760篇
海洋学   3584篇
天文学   229篇
综合类   1694篇
自然地理   3066篇
  2024年   139篇
  2023年   413篇
  2022年   1246篇
  2021年   1444篇
  2020年   1253篇
  2019年   1485篇
  2018年   1315篇
  2017年   1179篇
  2016年   1193篇
  2015年   1436篇
  2014年   1290篇
  2013年   1670篇
  2012年   1751篇
  2011年   1733篇
  2010年   1694篇
  2009年   1567篇
  2008年   1536篇
  2007年   1478篇
  2006年   1473篇
  2005年   1172篇
  2004年   834篇
  2003年   626篇
  2002年   673篇
  2001年   692篇
  2000年   502篇
  1999年   298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3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0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准确地计算区域生态环境用水和生态环境需水,可以对稀缺水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同时起到生态保护的作用。研究过程主要分为两个步骤:(1)采用RS技术,对新疆哈密地区1990年、2000年、2005年中巴资源一号卫星(China Brazil Earth Resources Sat-ellite)数据进行解译,形成1990年、2000年、2005年哈密地区土地覆被图形数据和相应的属性数据,确定相应年份各景观类型的面积;(2)参考有关研究并结合哈密地区实际情况,确定各景观类型的单位生态用水定额和需水定额,进而计算出1990年、2000年、2005年哈密地区的生态用水量,并以2005年哈密地区生态用水量为主要依据计算出保持哈密地区生态环境现状的生态需水量。研究结果表明,为了实现哈密地区生态环境整体保持在现状水平不致恶化、局部区域生态环境(巴里坤湖区)有所改善的生态治理目标,区域内生态环境需水总量为7.526×109m3,这一庞大的需水量将对该地区水资源配置造成巨大的压力;而当结合各类景观的地物空间位置特征进行分析时,发现该区域生态用(需)水量最大的景观(低覆盖草地)可以利用山地积雪融水进行自给,区域内实际需要规划配置的生态环境需水量为2.66×108m3,仅占区域生态环境需水总量的3.53%。在区域生态用(需)水计算过程中应考虑各种景观类型的生态用(需)水量的时空差异性,以保证水资源调配的科学与合理。  相似文献   
992.
王杰  刘珂  李健  宋传华 《地理科学》2007,27(Z1):118-125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并将继续产生长远而巨大的影响,其中气候变化对荒漠化和森林碳功能的影响倍受关注.从气候变化对土地荒漠化和森林碳功能影响的监测和评估方法人手,对近10 a来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概括出气候变化对荒漠化和森林碳功能影响的监测和评估方法主要分为3类,即统计资料方法、实验观测方法和模型模拟方法,并指出未来开展气候变化对土地荒漠化和森林碳功能的影响研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①研究气候变化对土地荒漠化的影响,应将遥感方法和地面定位监测结合起来,积累连续的监测资料;应用遥感数据研究气候变化对土地荒漠化的影响,应保证遥感数据有足够的时间序列.从而减小数据选择的随机性带来的影响.②在荒漠化面积随气候变化变幅较大的生态脆弱区,除关注荒漠化土地边缘进退发展外,还应格外关注荒漠化程度的转变和景观格局的变化.③应加快中国碳通量观测网络建设,为研究气候变化对中国碳循环(包括森林生态系统碳功能)的影响积累连续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93.
社会文化地理学中小区域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分析是地理学的研究范式之一.目前大陆社会文化地理学界出现了一个小区域研究热。本文从三个部分分析了小区域研究的意义,小区域研究需要把握的方向.以及不同方法论下小区域研究的特点。在第一部分中,本文从法国人文地理学的小区域研究入手.分析了小区域与大区域之间的关系,从而指出两者之间的研究不能彼此替代。从而说明.大陆人文地理学中小区域研究增多的趋势,不是地理学家从事小区域应用项目的结果,而是学科自身发展需要。本文第二部分强调,在小区域研究中需要选择与研究问题相当的区域,同时处理好小区域与大区域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运用小区域研究的方法,尤其是野外的方法。本文第三部分粗略分析了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人文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小区域研究特点。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低纬高原地区多个冰雹和暴雨个例的多方面的对比分析,发现冰雹和暴雨的发生在大气环境背景、大气层结、大气不稳定性及云图特征上既有一些相似之处,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研究发现,发生冰雹时,中纬度低槽较偏南,受北方天气系统影响明显;发生暴雨时,受热带系统影响明显,中纬度低槽稍偏北.在冰雹发生前,大气中层较干、低层较湿,但层结仍为较稳定的状态;在暴雨发生前,大气中、低层均较湿,层结为弱稳定状态.冰雹的发生要求下层大气气温相对较低,以使雹粒在溶化之前可到达地面,而暴雨的发生要求大气富含水汽.冰雹以冬春多见,夏季较少;暴雨以夏季较多,而冬春较少.与此对应,产生暴雨的强对流其对流强度要强于产生冰雹的,但对于同一季节发生的冰雹和暴雨,两者的对流强度是相近的.  相似文献   
995.
珠江河网分形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世俊  黄胜伟  王华  罗杰 《热带地理》2007,27(2):111-115
以不同时期珠江网河历史地图及遥感影像为基础,进行了河网分形计算,并从河道发育、人为活动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珠江网河分形机理。在发育过程中,1883-2001年间河网分维值逐渐减小;在空间上,正干水道中潮道分维值大于分汊河道。分析认为,人为活动是导致珠江网河分形变化的主要因素:联围筑闸消灭横向支汊、口门整治及河道固化减小了河道冲决的几率、河道挖沙引起的水沙分流比变化改变了河道冲淤特性。  相似文献   
996.
王芳  卓莉  冯艳芬 《热带地理》2007,27(3):198-202
利用2003年夏季和冬季两景Landsat ETM图像的热红外波段反演了广州市地表温度(LST)的空间变化,并对冬季和夏季热岛空间分布特征的差异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冬季和夏季热岛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并且空间分布、强度差异很大;夏季热岛集中区主要是建筑物和道路等非渗透表面组成地域以及人口最密集区域,冬季热岛的分布主要与工业区和运输业的分布相伴。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城市能耗布局、下垫面性质、冬夏季生物学和热学特征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7.
洞庭湖流域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李景保  常疆  李杨  周亮  喻小红 《热带地理》2007,27(4):311-316
以洞庭湖流域水生态系统为例,在明确河湖库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内涵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方法对洞庭湖流域各类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全流域河湖库塘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为1106.19亿元,约占湖南省2004年GDP(5612.26亿元)的19.7%,其中,城镇和农村生活供水、工农业生产供水、水力发电、内陆航运等直接利用价值为415.698亿元;调洪、输沙、水资源贮存等间接利用价值为690.492亿元。可以认为,流域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湖南省工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维系生态环境健康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998.
关于迪庆香格里拉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的国际经济竞争是产业集群的竞争。产业集群现象的大量出现以及成功的发展实践,为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旅游业的综合性显示着产业集群的优势条件,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提升的有效模式。近几年来中国许多地方的旅游业呈现出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展现了旅游产业集群在区域竞争中的优势。通过运用波特的钻石体系分析了在迪庆香格里拉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有利条件以及面临的问题,并由此提出了香格里拉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9.
通过对国内开展乡村旅游现状的调研,分析了目前福建开展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借鉴川、渝、浙等地乡村旅游"农家乐"的成功经验,结合福建依托森林资源特色开展森林人家的主要措施,对如何进一步提升森林人家品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00.
The mixing characteristics of dredged sediments of variable size discharged into cross-flow are studied by an Eulerian-Lagrangian method. A three-dimensional (3D) numerical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by using the modified k-ε parameterization for the turbulence in fluid phase/water and a Lagrangian method for the solid phase/sediments. In the model the wake turbulence induced by sediments has been included as additional source and sink terms in the k-ε model; and the trajectories of the sediments are tracked by the Lagrangian method in which the sediment drift velocities in cross-flow are computed by a multiphase particle-in-cell (MP-PIC) method and the diffusion process is approximated by a random walk model. The hydrodynamic behavior of dumped sediment cloud is governed by the total buoyancy on the cloud, the drag force on each particle and velocity of cross-flow. The cross-flow destroys more or less the double vortices occurred in stagnant ambience and dominates the longitudinal movement of sediment cloud. The computed results suggest satisfactory agreement by comparison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laborato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