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1篇
  免费   361篇
  国内免费   448篇
测绘学   195篇
大气科学   353篇
地球物理   404篇
地质学   1105篇
海洋学   160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162篇
自然地理   19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4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Mafic granulites have been found as structural lenses within the huge thrust system outcropping about 10 km west of Nam Co of the northern Lhasa Terrane, Tibetan Plateau. Petrological evidence from these rocks indicates four distinct metamorphic assemblages. The early metamorphic assemblage (M1) is preserved only in the granulites and represented by plagioclase+hornblende inclusions within the cores of garnet porphyroblasts. The peak assemblage (M2) consists of garnet+clinopyroxene+hornblende+plagioclase in the mafic granulites. The peak metamorphism was followed by near-isothermal decompression (M3), which resul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hornblende+plagioclase symplectites surrounding embayed garnet porphyroblasts, and decompression-cooling (M4) is represented by minerals of hornblende+plagioclase recrystallized during mylonization. The peak (M2) P-T conditions of garnet+ clinopyroxene+plagioclase+hornblende were estimated at 769-905℃ and 0.86-1.02 GPa based on the geothermometers and geobarometers. The  相似文献   
992.
塔里木盆地西部古盐矿点卤水水化学特征与找钾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塔里木盆地发展地史上,白垩纪—第三纪时曾有过多次大的海浸,带来了丰富的盐类物质成分,又由于干旱封闭的气候环境,其西部沉积了广阔而厚层的盐岩,因此一直被列为我国有利的找钾远景区。在对塔里木盆地西部晚白垩—第三纪地层出露盐矿点实地考察的过程中,采集、分析了一些卤水样品的水化学组成,通过K+含量及一些水化学系数变化特征的研究,查明了卤水的成因类型属石盐岩淋滤水,K+含量较低,没有出现显著水化学系数异常;但相比之下,塔里木盆地西南喀什坳陷构造区Br含量值明显高于库车坳陷,Br×103/Cl值等具找钾意义的水化学系数比其他地区高1~2个数量级,推测淋滤的盐层当时的成盐古卤水浓缩程度较高,Br出现相对的富积,有一定的找钾远景;另外,对比海水蒸发实验结果,发现卤水的化学成分明显不同于经典的海相成盐淋滤卤水,指示海相标志的Br、B等含量较低,反映了该区成盐环境是在海陆相互作用的复杂条件下形成的,今后的找钾工作不能局限于经典的海相成盐理论,应该结合岩盐及含盐系地层地球化学、盆地构造变形历史及构造分异特征的综合分析研究,寻找新的找钾指标,以期在喀什坳陷等更深一级次级盆地发现可能的钾盐矿床。  相似文献   
993.
唐山地震序列应力触发的粘弹性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前人对唐山地震破裂分布、地壳波速和粘性结构的研究,考虑局部应力场、孔隙流体压力和断层附近软介质的影响,计算了唐山地震产生的,投影到后续大余震断层面和滑动方向上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结果表明,随后发生的滦县地震和宁河地震均发生在唐山地震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为正的区域。为研究唐山地震、滦县地震和宁河地震对后续小震的触发作用,根据前人对该地区构造应力场和地震破裂分布的研究,假定构造应力量值为10 MPa,求得了震源附近各处可能的小震震源机制。将上述3次地震产生的应力变化投影到可能的小震破裂面和滑动方向上,发现唐山地震、滦县地震和宁河地震产生的正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的ldquo;蝴蝶rdquo;形分布与后续小震发生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95%的余震发生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增加的区域,说明唐山地震序列中前面的大震对后续小震的发生起到了调制作用。该研究结果对大震后余震的危险性快速评估具有一定意义。如果大地震发生后能够快速确定详细的破裂分布和震源区域详细断层及滑动特性资料,本文方法可用来预测未来大余震的发震位置。   相似文献   
994.
地壳应力场在板块运动模拟、青藏高原隆升、地震孕育和发生等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而目前大多数地壳应力方面的研究侧重于方向的确定,对应力量值研究甚少.我们总结了地质、地球物理等方法确定应力量值的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根据大地震前后应力方向变化和地震破裂应力降张量估计地震震源附近应力量值.并辅以地震前后平均视应力方法等其他方法共同对应力量值进行进一步约束的思路.大地震前后的应力方向变化根据大量前震和余震的震源机制给出.地震破裂造成的应力降场可根据地震破裂详细分布计算,则已知大小和方向的地震应力降场与方向已知、大小未知的地震前后应力张量之间可以构建数学关系,从而得到应力量值.根据地震前震和余震的宽频带辐射能量和地震矩张量目录得到大地震前后的平均视应力,两者之差对应于地震应力降,根据这种关系得到震前应力量值的另一个估计.两种方法相结合,给出应力量值及误差估计,为地球动力学研究提供新的约束.  相似文献   
995.
青岛崂山ML 4.1地震序列应力降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Andrews谱积分方法,采用近震源Brune圆盘模型,研究了2003年6月3日青岛崂山ML4.1地震序列破裂过程中应力降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崂山序列主震静应力降为24 MPa,动态应力降大约为静态应力降的2.2倍;崂山序列余震应力降普遍低于5 MPa,约有80%的余震应力降小于1 MPa,显示出与主震断层面有关的余震低应力降现象,这说明主震的破裂与余震破裂过程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这种现象与崂山序列的弱强度衰减一致,表明此次序列的余震属于低能量破裂过程.计算结果显示:①由Andrews谱积分方法得到的小震应力降与震级大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②小应力降事件的静态应力降和动态应力降的比值普遍小于1,未发现明显的应力降之比与Brune应力降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6.
LA-ICP-MS and SHRIMP U-Pb dating of zircons from orthogneisses and amphibolite from the Central Zone of the Kunlun Orogen is reported in this paper. One orthogneiss sample has metamorphic zircons yielding weighted average 206Pb/238U age of 517.0 5.0/-6.0 Ma, and the other orthogneiss sample con- tains zircons with inherited magmatic cores giving three population 207Pb/206Pb ages of 955 Ma, 895 Ma and 657 Ma for the magmatic protolith, and metamorphic recrystallized rims with peak 206Pb/238U ages of 559 12/?17 Ma and 516 ± 13 Ma. The amphibolite yielded three populations of weighted average 206Pb/238U age of 482.0 10/?8.0 Ma, 516.2 ± 5.8 Ma and 549 ± 10 Ma for the metamorphic zircons. These dating results recorded the tectonothermal events that occurred in the early Paleozoic and the Pre- cambrian time. The records of the Cambrian magmatic-metamorphic event in the Qinling Orogen, the Altyn Tagh belt, north margin of the Qaidam Block and the Kunlun Orogen suggest that continental assembly probably occurred in the early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Proto-Tethys.  相似文献   
997.
不同地质雷达测量参数对数据采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地质雷达探测技术的根本环节就是数据采集.通过结合工程实例来探讨不同的地质雷达测量参数对数据采集效果的影响,从而为以后的探测工作提供依据,提高探测质量.  相似文献   
998.
The Shuanghu basin is a NE-trending rift basin bounded by NE-striking normal faults and NW-striking shear-extensional faults of the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Four samples from calcite veins in marginal faults and one sample from mudstone (S-3) were collected for dat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Shuanghu basin by using the ESR spectrograph of EXM-type. Ages we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close-equilibrium model on the basis of the measured ESR signal spectra of samples, providing good chronological information. It is known from the ESR dating that the extensional faulting and rifting of the Shuanghu area began at 4.92 Ma B.P., followed by regional folding in 3.56-1.36 Ma, NW-striking faulting in 0.60 Ma and normal faulting in 0.024 Ma in the Shuanghu basin.  相似文献   
999.
无机与有机混合成因的天然气藏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金强  荣启宏 《矿物岩石》1999,19(3):41-45
东营凹陷西南部花沟地区发现的二氧化碳气藏,多数专家认为是幔源气,本文通过该区高青断裂下降盘的一个二氧化碳藏与其上倾方向上的一生物甲烷气藏的对比研究,认为它们都是无机与有机混合成因的气藏,二氧化碳质量分数较高的气藏幔源气为主,混有少量有机成因气;生物甲烷气藏以有机成因气为主,混有少量无机气,根据碳同位素组成和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分析,认为研究区不存在纯的幔源气,文中还对这些气藏的形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00.
长白山地区近代火山岩的ESR测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火山灾害和潜在危险性评价中火山活动的时代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测年方法能够对年轻火山岩直接定年。本文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方法对年轻火山岩直接测年进行了尝试。所测年轻火山岩石英矿物中没有E信号,有较弱的Ge中心信号,根据Ge中心信号获得了长白山三期近代火山岩的年龄,其中,气象站碱性流纹岩的ESR年龄约3930 a BP,而气象站碱性流纹岩之下粗面岩的ESR年龄约为17500~20900 a B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