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74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447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中扬子西部下志留统灰岩、生物礁的分布与奥陶纪-志留纪之交"崇余运动"形成的NE向分布的古隆起相关,沿着鄂西利川-重庆石柱-南川一线,在早志留世小河坝期发育大型水下古隆起,小河坝中期(相当turriculatus带底部)发生区域性海侵,有利于钙质沉积,在鄂西宣恩高罗等古隆起的边缘发育生物礁。高罗生物礁是在陆棚相泥质条带灰岩礁基之上发育的一套以珊瑚和层孔虫为造架生物的生物礁,主要出露礁核的背风面沉积,造架生物间充填含大量藻类的泥岩,指示较深水、宁静的沉积环境。中扬子地区下志留统生物礁是除小河坝砂岩体之外重要的储层类型。  相似文献   
122.
三峡东部中寒武统化石稀少。本文对在宜昌三斗坪中寒武世覃家庙组二段下部含鲕粒灰岩、细晶灰岩中所采获的三叶虫Xingrenaspis sp.进行了研究和描述,并对含化石地层时代进行了讨论。此次发现,丰富了峡东中寒武世的化石资料,也为本区中寒武世地层划分对比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3.
“宜昌蜜桔”久享盛誉,鸦鹊岭地区是其典型产地之一。本文选取宜昌市鸦鹊岭地区柑橘基地开展岩石-土壤垂向剖面地球化学测量,通过对植物营养有益元素、稀土元素等进行测试分析,调查相关元素由岩石至土壤的迁移特征,评价柑橘生长岩土环境适宜性。结果表明:土壤元素多会继承其在母岩中的含量水平,如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Si、Na、K、Ca、Mg、Mo、Sr等元素相似的相对富集或贫化程度;根据相关性分析及聚类分析,识别出Al-FeGe-Ni-B-K-Si,S-N-Se-P,Cu-Zn-Mo等3类正相关性元素组合;选择种植柑橘土壤所对应的成土母岩适宜性优劣排序依次为,红花套组(K2h)长石石英砂岩>牌楼口组(E2p)钙质砂岩>掇刀石组(Nd)泥灰岩>罗镜滩组(K2l)钙质砾岩,并进一步提出种植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4.
汉水流域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水流域下的政区等级体系在历史时期发生了较大变化,大致为:二级演变为三级,再演变为四级.在其流域背景下的中心城市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南阳首位城市的形成阶段(秦汉时期)、南阳-襄阳双核城市的形成阶段(三国至隋唐时期)、襄阳-武汉双核城市的形成阶段(唐至南宋时期)、武汉首位城市的确立阶段(元代以后).由于受地形因素、社会经济以及历史条件的影响,汉水流域城镇密度存在着较大差异,呈现出由较均衡至不均衡再到较为均衡的过程.汉水流域的城镇在空间分布上是不均匀的,主要集中于汉水及其支流两旁.流域内中心城市的分布也发生了由南阳到襄阳,再由襄阳到武汉的变迁;双核结构在汉水流域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5.
华夏陆块早古生代沉积记录对于了解华南陆块在Gondwana超大陆演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广东省中山市神湾地区下寒武统八村群开展了锆石年代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八村群变泥质粉砂岩的碎屑锆石年龄可分为4034~3122 Ma、2765~2250 Ma、1765~1443 Ma、1126~901 Ma、884~773 Ma以及595~547 Ma六组,其中最年轻的一组碎屑锆石加权平均年龄将该地层的最大沉积时间限定在551±4 Ma。锆石的Hf同位素特征则指示八村群沉积物源可能以古老地壳物质再循环为主,伴少量初生地壳物质。八村群变粉砂岩和变泥岩样品的化学风化指数(CIA)和成分成熟度(ICV)分别为79. 8~86. 4和0. 39~0. 87,均表明源区经历了相对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元素地球化学结果显示,八村群样品强烈富集不相容元素,而亏损Ni、Cr和Co等,指示八村群源区可能以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下的长英质岩石为主。综合对比八村群与世界其他陆块同时期沉积地层的碎屑锆石年龄组成,本文认为八村群代表了新元古代晚期至早古生代早期Gondwana超大陆聚合过程中造山作用的沉积响应,支持华夏陆块位于Gondwana超大陆北缘,靠近北印度板块和羌塘地体,是该超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6.
位于冈底斯中北部地区的日阿铜多金属矿床是尼雄矿田铜成矿作用的典型代表,是措勤—申扎铁铜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矿床成矿岩体黑云母花岗岩进行了矿物电子探针、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分析并用LAICP-MS技术对其中的锆石进行了U-Th-Pb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黑云母花岗岩属钾玄岩系列,为典型的I型花岗岩,源区为壳幔混合来源,获得锆石U-Pb年龄为(89.9±1.6)Ma,与矿区基性侵入岩年龄一致。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矿区晚白垩世早期的双峰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综合矿区所处大地构造环境,认为矿区岩浆活动受北侧的班公湖—怒江洋壳和南侧雅鲁藏布江洋壳俯冲的双重控制。  相似文献   
127.
笔者等对广西南垌五指山组、巴平组下段所产丰富的牙形石进行了系统的检查和研究。经研究表明,南垌剖面巴平组下段20~30层牙形石系统演化特征与早石炭世杜内期牙形石快速演化类群的系统发生、谱系演化十分相似。且化石组合特征也颇为一致。依据它们在剖面上的垂向分布特征和牙形石带分子首现为标志,将巴平组下段划分为10个牙形石间隔带,自下而上依次为:Siphonodella duplicate sensu Hass,S cooperi morphotype 1,S.obosoleta,S.sandbergi,S.quadruplicata,S.lobata,S.crenulata,S.isosticha,Gnathodus delicatus,Protognathus preadelicatus.其中,Siphonodella duplicata sensu Hass,S.cooperi morphotype 1,S.obosoleta,S.quadruplicata,S.lobata,S.isosticha,Gnathodus delicates,Protognathus preadelicatus为新建化石带。重要的是,进一步补充完善和确定了本区早石炭世早期牙形石S.sandbergi,S.crenulata,S.isosticha,Gnathodus delicatus,Protognathus preadelicatus带垂向分布特征和带分子首次出现位置等内容。这一划分方案为进一步精细地层对比提供了翔实资料。  相似文献   
128.
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是测定微量Cr(Ⅵ)的行业标准方法,以硫酸作为显色介质,酸度要求严格,显色稳定时间短,体系显色后需在10 min~1 h测定完毕,灵敏度较差。本文对标准方法进行改进,将显色介质由硫酸改为磷酸。结果表明,在H3PO4介质中显色剂与Cr(Ⅵ)反应生成的络合物可稳定3 h,方法相对标准偏差(RSD)≤5.25%,加标回收率为99.2%~102.0%,检出限由标准方法的13.6μg/g降至3.8μg/g。建立的方法用于超基性岩标准物质分析,相比于标准方法,稳定性、精密度和准确性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129.
本文分析了尼雄矿田滚纠铁矿与成矿相关的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并对其进行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岩石富硅(SiO2平均分别66.76%和70.98%)、富碱(ALK平均为6.28%和7.70%),铝饱和指数均小于1.1,属中高K钙碱性I型花岗岩。两者具相似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配分模式图和微量元素原始地幔蛛网图,∑REE较低(∑REE分别是 130.6×10-6和134.3×10-6),弱Eu负异常(δEu分别为0.84和0.88),弱-中等轻重稀土分馏,(La/Yb)N分别平均8.07和6.72。 Rb、P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稀土元素富集,Ba和U、Nb、Ta、P 、Ti等高场强元素亏损,显示弧岩浆作用特点,指示岩石形成于弧后伸展环境,岩浆源区具壳幔混源的特征。LA-ICP-MS锆石U-Pb测年显示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分别形成于113.6±1.2Ma和112.6±1.6Ma,属早白垩世晚期岩浆活动产物。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滚纠铁矿与成矿相关的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因班公湖-怒江洋壳向南俯冲,并于~113Ma发生冈底斯陆壳和羌塘陆壳对接,已俯冲的班公湖-怒江洋壳发生板片回转,导软流圈地幔流体上涌,其所带来的巨大热能引发岩石圈地幔和上覆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以壳源为主的壳幔混源岩浆,在弧后拉张环境下上侵形成。  相似文献   
130.
广西灌阳地区泥盆系发育齐全,下统莲花山组、贺县组为一套滨海陆屑滩相碎屑岩沉积;中统信都组为一套滨海陆屑滩相碎屑岩沉积的砂岩、泥质岩及豆状赤铁矿粉砂岩组,东岗岭组由一套局限台地-开阔台地相的碳酸盐岩组成;上统融县组分为四个岩性段,由限台地-开阔台地相的碳酸盐岩及少量砂泥岩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