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5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324篇
测绘学   416篇
大气科学   227篇
地球物理   148篇
地质学   590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85篇
综合类   105篇
自然地理   136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活动星系核(AGN)是宇宙中最奇特的天体之一。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波天体,其中X射线波段的发射功率占到全波段功率的50%左右。AGN的X射线辐射研究涉及天体物理中的最基本问题,例如能量产生、辐射机制和宇宙论等,而Chandra X射线卫星的高分辨率图像和光谱对这一研究有着重要作用。以Chandra卫星的部分观测结果为例,简要介绍了几类不同类型AGN的X射线辐射研究进展:(1)宽吸收线类星体APM08279+5255(z=3.91)的X射线谱分析,以及高红移类星体的观测概况;(2)Seyfert星系NGC 4151延展X射线发射问题的解决,及NGC 1068X射线辐射与光学波段的高激发态发射线([OⅢ]λ5007)有很强相关性的发现;(3)6个BLLac天体样本的X射线环境分析;(4)射电星系X射线喷流的观测等。  相似文献   
2.
高频VLBI观测揭示出河外射电源在pc或者亚pc尺度上大都有核-喷流的内部结构,尤其是对平谱致密射电源中毫角秒尺度的子源,能以相当高的概率观测到它的视超光速现象。多频观测可监测到一些新喷流子源的出现,特别在射电激变源中这些新喷流子源的出现与宽带内(从光学到γ射线)的爆发相关。且得到的一些源的核区谱指数分布,为确认源的VLBI核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3.
抗旱保水剂膨润土-聚丙烯酸盐吸水树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丙烯酸盐在蒙脱石层间进行原位聚合,研究开发一种适用于农林业的抗旱保水剂。实验结果表明:聚合产物的综合性能较为理想,吸水树脂的保水作用主要体现在能够吸收大量的水,并且在压力下不脱水。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超新星完整样品的分类概况,依次转述了各类超新星光谱观测的新进展。两颗特殊Ia型超新星-SN1991T和SN1991bg一的发现对原先认为Ia型超新星是均质的观点提出了挑战,对Ib/Ic型超新星应加以特别关注,II型超新星SN1993J和SN1987K由光极大时的II型演化星云类似于Ib/Ic的光谱,对传统的超新星I型和II型的区分提出了质疑,对某些特殊II型超新星也许列为“IIn”型,其Hα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季节性冻土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利用青藏高原72个气象台站的冬季逐日冻结深度资料, 采用动力学Q指数和小波分析方法, 研究了青藏高原季节性冻土的时空变化特征. 结果发现: 青藏高原季节性冻土各站点相互间的动力学Q指数在高原大部分地区都比较小, 仅在高原南部部分站点值较大, 表明在高原上总体来说季节性冻土的动力学结构是一致的. 各站季节性冻土1980年代前后的Q指数在高原主体也都比较小, 只是在高原东南部和柴达木盆地的部分地区Q指数较大, 表明在高原大部分地区季节性冻土变化的动力学结构特征没有发生突变. 青藏高原季节性冻土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一次均值突变, 突变以前的冬季平均冻结深度在93 cm左右, 突变以后的冬季平均冻结深度下降了10 cm左右. 高原季节性冻土冬季平均深度有准4 a的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6.
松散砂粒孔隙结构、孔隙分形特征及渗透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多孔介质孔隙结构特征是决定流体微观运移机制的重要方面。文章用环氧树脂固结松散石英砂磨制出二维多孔介质薄片,并用孔隙结构图像处理方法提取出孔隙结构参数信息;根据孔隙结构参数,建立描述孔隙结构的分形几何模型,分析松散地层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进行多孔介质渗透率的实验测量和分形计算。结果表明:多孔介质的孔隙率和孔径与粒径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拟合度分别达到-0.976 5和0.996 6;在方格边长ε和含有孔隙的格子总数N(ε)的双对数坐标系中,lnε-lnN(ε)数据点近似成直线,且不同样品的孔隙分布分维数值比较接近;而在孔径r与大于该孔径的孔隙总数N(r)的双对数坐标系中,lnr-lnN(r)的数据点必须进行分段回归分析,以便能更好地反映孔隙结构的实际情况;孔隙分布分维数和孔径分维数与粒径也存在较高的对应关系;中砂渗透率的实验测得值是5.19×10-5mm2,孔径分维数分段回归法计算的大孔隙多孔介质渗透率为5.75×10-5mm2,测量值与计算值较为接近,孔径分维数可以计算多孔介质的渗透率。  相似文献   
7.
数字图书馆是知识经济社会的基础设施和知识环境,它通过集成和利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数字化内容,建设超大规模的、可扩展的、可互操作的知识库集群。数字图书馆的主要目标是:对多媒体信息来源实现数字化管理,提供全方位的网上服务,实现全人类知识财富的共享。 目前,数宁图书馆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水平的重要标志,两方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数字图书馆建设。早在1991年,美国就率先研究数字图书馆,英、法、日、德、意等国步其后,  相似文献   
8.
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oxidaseⅠ,COI)基因序列对北京地区和江汉湖群部分湖泊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种群遗传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以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了661bp的基因片断序列,所得序列与Genbank中B.calyciflorus COI序列的同源性为82%—93%。在6个种群中,共获得了15种单元型。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单元型之间的遗传距离较大(0.248-0.263),而在同一季节单元型之间遗传距离较小(0.002-0.031)。种群遗传结构分析表明,各种群之间无共享的单元型,同一季节不同湖泊种群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但未按照地理位置形成明显的地理格局。按采样时间分组进行AMOVA分析,组间差异高达94.09%;DH-I与其他种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分化。同一湖泊不同季节样品之间,遗传变异较大,这表明在同一湖泊存在着不同基因型的轮虫休眠卵,当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后,不同基因型之间会发生更迭。  相似文献   
9.
土体微观结构定量分析系统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土体微观结构图像的计算机处理是土体微观结构定量化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分析我国土体微观结构定量研究的进展的基础上,针对土体微观结构图像计算机处理软件对土体微观结构非确定型参数定量分析功能的不足,设计和开发了新版土体微观结构定量分析系统,以太原高阶地黄土为例,通过各夯击次数对应土样的定量化结构效应分析,探讨了其动力固结的微观结构变化规律.该系统的应用对推动我国土体微观结构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含沙量对草地坡面径流泥沙沉积和水力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在坡度为3°和9°、流量为20和60L/min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0~350kg/m3)含沙水流流经草地的泥沙沉积过程及其水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坡面泥沙沉积量随含沙量的增加而增大,3°时泥沙沉积率与含沙量呈正相关,而9°时沉积率与含沙量呈反势。坡度对泥沙沉积影响显著,而在相同坡度条件下,两种流量试验的泥沙沉积量无明显差异。相同坡面坡上部位流速小于坡下部位,且含沙量对坡面流速影响较小。在相同坡度和流量条件下,水流雷诺数随含沙量的增大而减小。3°时水流阻力系数和曼宁糙率均随含沙量的增加而增大,而9°时含沙量对阻力影响不明显,因此在土壤侵蚀较严重地区进行坡面水文过程演算时需考虑含沙量对缓坡糙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