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63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3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71.
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2(checkpoint kinase 2,CHEK2)是由CHEK2基因编码的DNA双链断裂损伤的重要信号转导蛋白,参与G1期、S期和G2/M期的阻滞。CHEK2基因突变和乳腺癌病理特征与预后相关,是乳腺癌重要的易感基因。CHEK2有1100delC、Y390C以及I157T等多种突变形式,通过多条不同通路,如SDF-1和IL-6、BRCA1/2等影响细胞周期监测点的功能。在化疗方面,寻找CHEK2抑制剂以增强化疗或放疗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针对乳腺癌中CHEK2突变的形式、机制以及可能的治疗靶点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2.
近年来,我国滨海湿地保护不力,存在法律缺失、多部门管理、中央和地方权责不清等问题。总结了近年来资源环境管理领域的理论进展,梳理了美国、荷兰、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在滨海湿地管理的法律制度、管理机制、决策管理、公众参与等方面的经验,为我国提升滨海湿地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3.
王哲  郑法川 《地理学报》2021,76(8):1910-1923
以往的中国历史时期城市体系的研究,受限于系统城市人口数据的缺失,无法进行定量化的城市体系位序规模分析。本文通过数字化1936年《中华民国邮政舆图》,在其13240个邮政网点和40余万km邮路的基础之上,分析得到了邮政网点和邮路核密度空间分布,利用泰森多边形和分区统计等GIS工具给近代中国城市的邮政能力T赋值。以T值作为城市规模的代用指标,进行城市体系的位序规模分析。结论显示:① 基于T值的近代中国城市位序规模分布符合齐普夫法则;② 1936年存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武汉和成都—巴县5个邮政聚集区;③ 1936年邮政网点和邮路空间分布存在“胡焕庸线”两侧的巨大空间分野,其西北半壁网点占比略少于人口占比,但高等级网点和邮路里程占比远高于人口占比;④ 本文将近代中国城市体系研究的样本量从以往的200左右(城市人口)提高到2360(T值),第一次发现了1936年中国城市位序规模曲线独特的“中段凹陷”而导致的曲线整体“三段式”分布,迥异于同时期的美国和当下之中国,近代约50个左右城市的开埠通商是造成“头部”城市在城市规模上与中等规模城市拉开差距的关键因素;⑤ 邮政能力T值可视为近代中国城市规模的一个优秀代用指标。  相似文献   
174.
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用强度的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土地利用强度直接反映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土地利用可持续程度的重要测度指标。当前土地科学研究主要关注土地覆被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土地利用强度的高分辨率时空表达尚在探索阶段。本文基于土地利用栅格成分数据、遥感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空间化指标要素,根据地表被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及其可逆性分为人工地类、半人工地类、半天然地类、天然地类4个一级类型;依据耕作强度、人口密度等人类活动强度指标分为22个二级类型,获得空间分辨率为1 km的中国土地利用强度图。21世纪初全国人工地类、半人工地类、半天然地类和天然地类的面积比例分别为0.71%、19.36%、58.93%和21%,人口分布密集的东南部土地利用强度类型多样,且整体高于人口稀疏的西北部;随着经度的增加,土地利用强度类型由以天然地类和半天然地类为主转变为半天然地类和半人工地类为主;东部省市区土地利用强度高于中、西部,西部省市区土地利用强度最低;土地利用强度类型呈区域性集聚分布。与已有研究相比,该研究有效刻画了中国土地利用强度的空间异质性,有助于深入理解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交互格局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为可持续土地利用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5.
国内外大城市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劳动力的充分供给,制定合适的人口发展战略及政策至关重要。本文基于队列要素法,以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作为重要变量对上海市人口规模进行情景模拟,依据结果对上海市未来常住人口发展趋势进行判断。结果显示,外来劳动年龄人口对上海市未来发展有重要支撑作用,上海应该给予外来迁入人口更多的关注和肯定,而不是盲目地限制;同时,判定上海市2040年常住人口规模将增长到3000万~3870万之间。本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与上海具有相似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规模变化趋势的大型城市和特大型城市,对中小型城市的人口规模模拟和政策制定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6.
Pi-SAR极化数据与K分布指数估算森林生物量与实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002年和2003年日本Pi-SAR全极化数据,研究日本北海道苫小牧森林地区的森林生物量.雷达后向散射系数随森林生物量的增大而增大并迅速达到饱和,L波段雷达数据饱和点约为40t/hm2,X波段仅约为20t/hm2.在SAR数据统计分布中,K分布的指数参数在饱和点以上仍随生物量的增大而增大,并且HV极化方式时相关性最高.根据交叉极化数据K分布的指数参数与森林生物量的关系,本文估算了23个观测点的森林生物量,结果表明平均准确率为85%.因此该算法可以作为一种新的估算森林生物量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7.
张星  穆穆  王强  张坤 《山东气象》2018,38(1):1-9
对近年来利用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Conditional Nonlinear Optimal Perturbation,CNOP)方法开展的黑潮目标观测研究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日本南部黑潮路径变异的目标观测研究、黑潮延伸体模态转变的目标观测研究和源区黑潮流量变化的目标观测研究。通过计算这些事件的CNOP型扰动,发现这些事件的CNOP型扰动具有局地特征,可以作为实施目标观测的敏感区。理想回报试验结果表明,如果在由CNOP方法识别的敏感区内实施目标观测,则会大幅度提高上述事件的预报技巧。  相似文献   
178.
王玉娟  杨山  吴连霞 《地理科学》2018,38(7):1156-1164
以大样本问卷调查为基础,利用多种统计分析工具对不同属性设定下居住主体人居环境需求的因子结构、因子载荷、需求指向以及空间分布进行了探索和分析,结果表明:地缘、收入、年龄、学历以及职业等属性对主体人居环境需求影响较为显著,据此可将主体划分为具有较强代表性的不同类型群体,不同类群主体的人居环境需求结构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和指向性;各类群主体的人居环境需求维度均打破了需求层次结构,更多地体现在居住、交通、公共设施等功能结构上;不同类群主体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集聚性和差异性,经济情况较好群体的聚居地的人居环境质量较高,经济水平偏低群体的聚居地的宜居性较差,区域人居环境的优劣差距使得主体人居环境需求异质性特征更加突出。据此认为进行基于资源供需平衡的区域建设分类指导很重要,并根据不同性质群体的人居环境需求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城市规划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9.
在新的《地籍调查规程》对宗地的统一编号要求下,城镇地籍数据库升级、集体所有权调查、村庄地籍调查等工作,都存在大量宗地的统一编号需求。本文将宗地的空间排序及编号用SQL操作方式来实现,提高了编号效率。  相似文献   
180.
王天临  金亚秋 《遥感学报》2012,16(2):248-261
利用震前可具备的光学图像与震后卫星SAR图像的信息融合,可检测与评估震灾区地表面建筑物破坏状态。本文根据震前光学图像的建筑物特征参数,通过SAR成像仿真算法,模拟各建筑物SAR图像,根据震后SAR真实图像与SAR仿真图像互信息量的比较,综合利用归一化互信息量、梯度互信息量、区域互信息量及检测与评估建筑物破坏状态。采用2010年海地地震灾前的IKONOS光学图像、灾后COSMO-SkyMed与RADARSAT-2的星载SAR图像,进行震后建筑物破坏状态检测与评估。其结果与震后GeoEye光学图像进行了验证,证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