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88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关皓  周林  王汉杰  宋帅 《气象学报》2008,66(3):342-350
利用中尺度大气模式MM5(V3)和第3代海浪模式WWATCH建立考虑大气-海浪相互作用的风浪耦合模式.在耦合模式中引入考虑波浪影响的海表粗糙度参数化方案,大气模式分量提供海面10 m风场驱动海浪模式分量运行,并利用海浪模式分量反馈的波龄参数计算海表粗糙度.利用耦合模式模拟南海的一次台风过程,通过3组对比试验,检验耦合模式对台风过程的模拟效果并研究大气-海浪相互作用对台风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耦合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南海的台风过程,与非耦合大气模式相比,其模拟的台风强度略有增强,路径变化不大;耦合模式对台风过程中海表热通量及降水影响显著,在台风充分发展过程中,耦合模式模拟的海表热通量增强,台风螺旋雨带上尤其是台风路径的右侧,耦合模式模拟的降水强于非耦合模式;耦合模式较好地模拟了台风过程海浪场的分布和演变,与非耦合模式相比,其模拟的海浪场增强,与实际更为接近;考虑了海表粗糙度对波浪的依赖关系后,海浪场同时影响海表的动力过程和热力过程,从本次个例看,在台风发展初期,海浪对海表动力作用影响显著,其反馈作用使台风系统减弱,但在台风充分发展后,耦合系统中海表热通量增加,热力作用显著增强,海浪的反馈作用有利于台风系统的发展和维持.  相似文献   
122.
藏北高原地表能量和边界层结构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耦合了NCAR LSM陆面过程的中尺度模式MM5V3.7和2002年8月CAMP/Tibet加强期的观测资料,对藏北高原地区地气交换过程进行了48 h模拟研究。模式较好地模拟了该地区的山谷风环流;并将模拟的地表通量在中尺度区域上与NCEP/NCAR全球大气再分析格点资料(NNRP)获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也与单站的实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模拟的地表通量与NNRP得到的结果比较吻合,同时可以得到雨季时藏北、藏东地区潜热通量大于感热通量,而高原西部感热通量大于潜热通量,这与观测试验分析结果一致;与单站试验结果比较,模拟的感热通量与实测值一致,潜热通量的模拟值和实测值有一定差别。模拟的边界层位温廓线与实测值比较,模式模拟的对流混合层和夜间残留层都与实测结果吻合,但模拟的混合层高度较实测值高。由此来看,中尺度模式MM5V3.7能够较好地模拟藏北高原的地表能量和边界层结构特征,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陆面过程和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  相似文献   
123.
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植被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反映了植物每年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碳总量,目前NPP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全球和区域陆地植被NPP的研究现状,对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在NPP研究中的应用作了分析,并对国内外NPP研究的不足和发展趋势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4.
中国北方近百年干湿变化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关系   总被引:37,自引:7,他引:37  
马柱国  邵丽娟 《大气科学》2006,30(3):464-474
利用CRU(Climate Research Unit)1901~2002年全球0.5°×0.5°网格点月降水和月平均气温资料,利用一个能够用于检测地表干湿变化的湿润指数,对中国北方四个典型地区干湿演变特征及与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发现:降水和湿润指数在表征干湿变化的特征时有明显的差别,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增暖也是影响干湿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关分析表明,华北和西北东部的年干湿变化与同期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简称PDO)指数有密切的关系,PDO指数的正位相对应两个地区的干旱时段,负位相则对应两个地区的湿润时段,而新疆南部与PDO指数同期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当PDO为正位相时,该地区为湿的时段,负位相对应干的时段.以100°E为界,北方的东部干湿变化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指数呈反相关,而西部则相反,与PDO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5.
中国北方地区霜冻日的变化与区域增暖相互关系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马柱国 《地理学报》2003,58(Z1):31-37
从中国北方62个站的日平均温度出发,分析北方1951~2000年有霜冻(温度在零度以下)日数和强度的变化趋势;同时给出了秋冬交替时霜冻日开始日期和冬春转换时霜冻日结束日期的变化趋势.结果指出:在中国北方(30°N以北),有霜冻日的日数在近50年有明显的减少趋势,而霜冻日的平均温度显著升高;春季霜冻日的提前结束和秋季霜冻日的推迟来临使得北方冬季缩短而生长季拉长.年霜冻日平均温度与年平均温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无霜冻日温度的年平均值与平均温度关系达不到信度检验.这预示着区域温度的增暖主要体现在霜冻日温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6.
近50年中国北方土壤湿度的区域演变特征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利用中国100E以东139站1951~1999年逐月反演的土壤湿度资料(0cm~100cm,共11层),重点分析了中国东北、华北和西北东部三个地区的土壤湿度在年际一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演变特征.研究表明:不同层次上土壤湿度的变化特征有很好的一致性.华北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为显著偏湿的阶段,之后发生突变直到90年代末土壤湿度持续降低并以90年代中后期为甚.东北区在70年代前后为一显著的干旱时段,此后土壤湿度有所恢复,但90年代以来该区的土壤湿度仍然较低.值得注意的是,华北夏季土壤湿度自80年代以来并未有明显的下降.另外,北方地区土壤在秋季普遍存在干化趋势,其中以东北地区最为显著.本文还分析了土壤湿度演变趋势的地理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27.
从地-气温差的长期变化检测中国北部土壤荒漠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艾丽坤  郭维栋 《地理学报》2003,58(Z1):108-116
通过研究对比中国北方地区(35°N以北,100°E以东)1956~2000年间496个台站的观测气温(Ta)和0 cm地温(Ts)的变化特征,使用Ta-Ts的距平值建立了一个土壤荒漠化指标.研究表明:1956~2000年的45年间,土壤荒漠化最为严重的是我国西北东部(35°~45°N,100°~110°E),这一地区的土壤荒漠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步加剧,进入80年代以后呈现显著的恶化趋势;东北地区(45°~52°N,120°~135°E)春季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也出现了微弱的荒漠化倾向;尽管华北地区(35°~45°N,110°~120°E)的夏季降水明显减少,但是并没有发现这一地区土壤植被的恶化趋势.在年际变动尺度上,土壤荒漠化指数与降水变化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说明降水仍是影响我国北方土壤状况的主要因素.在西北东部的夏季和华北地区的春夏两季,土壤荒漠化指数与归一化土壤植被指数(NDⅥ)的良好关系进一步表明使用Ta-Ts作为土壤荒漠化指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8.
区域气候模拟研究中的物理集合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钟科  王汉杰 《气象学报》2004,62(6):776-781
文中介绍了基于MM 5有限区域模式的物理集合构造方法 ,通过对模式中的 5种物理过程加以扰动、组合而得到一个有 19个成员的物理集合系统 ,并用其对 1998年夏季发生在中国东部地区的异常洪涝天气气候特征进行了模拟研究。以集合预报的 3种基本释用方法 ,对集合模拟产生的大量输出结果作了细致的分析 ,发现在区域气候模拟中 ,引入物理集合是可行的 ;它为区域气候数值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信息 ;集合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 :集合成员间离散程度不足、集合模拟范围较狭窄 ,这使得离差对误差的实际预报能力低于潜在预报能力 ,也使集合概率预报的精度降低。  相似文献   
129.
一种快速生成平面Delaunay三角网的横向扩张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已有多种基于平面上离散点集构造Delaunay三角网的算法,其中三角网扩张法、逐点插入法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2),分治算法和其他分块合并算法能使平均时间复杂度接近线性,但增加了算法的复杂性,从而使浮点计算误差错误发生的机率增大。本文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算法:将用于构网的离散点集先按横坐标从小到大排序,在空间上表现为从左到右排列;然后先以点序列中的前三个点作为初始三角网,每次将剩余点集中最左边的点联入三角网,最终得到一个三角剖分,再用LOP法优化三角剖分。该算法的优势是具有快速的三角剖分过程,使整体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并且构网效率高,算法简单。  相似文献   
130.
基于卫星遥感的植被NDVI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回顾了以往植被对气候响应的有关研究,从此类研究常使用的数据、方法及获取的结论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对降水、温度和辐射等气候因子的响应特征,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植被NDVI对降水的显著响应往往出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干湿季气候差异明显地区,且具有一定的滞后特征,滞后的时间尺度与局地条件关系密切;温度成为植被NDVI 控制因子的情况常出现在温带或寒温带地区,与对降水的滞后响应相比,植被对于温度的滞后响应并不是特别明显;辐射对于植被的主导影响主要出现在低纬度的部分区域、高云量区域和高纬度地区的特定时间段内。认为量化人类在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过程中的作用,全球变暖情形下植被对气候响应特征的深入分析,以及植被受气候影响的多尺度特征可能是以后此类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