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9篇
  免费   1118篇
  国内免费   1612篇
测绘学   478篇
大气科学   669篇
地球物理   1166篇
地质学   2325篇
海洋学   1218篇
天文学   517篇
综合类   273篇
自然地理   193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977篇
  2011年   1081篇
  2010年   990篇
  2009年   1003篇
  2008年   1033篇
  2007年   1014篇
  2006年   893篇
  2005年   612篇
  2004年   323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成因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位于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中南部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可能是一种新的铅锌矿床类型,该类铅锌矿床明显特征是规模大、品位富、伴生有用元素多,暗示其成矿环境较为特殊。从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来源与演化,以及峨眉山玄武岩与成矿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的研究进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认为矿床成矿时代与西南大面积峨眉山玄武岩成矿时代相近,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具有“多源性”,成矿流体存在均一化过程,区域大规模流体运移在该区铅锌成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峨眉山玄武岩岩浆活动与铅锌成矿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矿床可能为“均一化成矿流体贯入成矿”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2.
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成矿时代研究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由麒麟厂和矿山厂两个独立的铅锌矿床组成。利用两组同源矿物组合Rb Sr等时线方法测定了麒麟厂6号矿体的成矿时代,测定结果分别为(225 1±2 9)Ma和(225 9±3 1)Ma,根据已知的分布于该矿床北部和西南部分布的峨眉山玄武岩成岩时代为250Ma左右,有多个火山喷发旋回,显示多期次的喷发活动,认为川—滇—黔成矿区内铅锌成矿作用与峨眉山玄武岩岩浆活动存在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183.
东川桃园式铜矿Ar-Ar同位素年龄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东川桃园铜矿与铜矿共生石英的40Ar/39Ar同位素年龄的测定,得到马鞍形年龄谱,其坪年龄为768.43Ma±0.58Ma,等时线年龄为770.00Ma±5.44Ma。该矿床后期改造作用明显,并非同生沉积或成岩作用早期成矿,而与晋宁期Rodina大陆裂解有关。东川铜矿的形成可能是在Rodinia大陆裂解时,从深部带来大量成矿物质改造成岩时期初始的矿化,形成矿床的叠加富集和最终定位,因此,晋宁-澄江期是东川铜矿的主成矿期。  相似文献   
184.
月壤的物理和机械性质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月壤是在O2、水、风和生命活动都不存在的情况下,由陨石和微陨石撞击、宇宙射线和太阳风轰击、月表温差导致岩石热胀冷缩破碎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月壤独特的形成过程,加上独特的月表环境,使月壤在粒度分布、颗粒形态、颗粒比重、孔隙比和孔隙率、电性和电磁性质、压缩性、抗剪性、承载力等方面均与地球土壤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参数的平均值和最佳估计值,可以作为月表机械设计和操作、宇航员装备设计、月球着陆场选址的主要依据,对月球资源开发和利用以及月球基地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5.
夏季红枫湖地区农田土壤-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采用动力学通量箱法(Dynamic Flux Chamber)与高时间分辨率大气测汞仪联用技术对贵州红枫湖地区土壤-大气界面间汞交换通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红枫湖地区土壤-大气界面间汞交换通量变化范围为-8.6 ng~215.3 ng@m-2@h-1,平均27.4士40.1 ng/m2@h(n=255);且土壤与大气界面间的汞交换是双向的既有土壤汞的释放,又有大气汞的沉降,主要以土壤汞的释放为主(n释放=253,n沉降=2n).土壤汞的释放通量与土壤温度、气温、光照强度有强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0、0.83、0.74.  相似文献   
186.
地幔平衡部分熔融过程中,微量元素在原始岩浆中(熔体)和初始固相母体物质中(地幔)遵循以下关系:C^iL/C^oL=1/[D F(1-D)];分离结晶成因的岩浆岩系,微量元素在残余岩浆中(C^iL)和母岩浆中(C^oL)遵循如下关系式:C^iL=C^iL*F^D-1。微量元素在部分熔融和分离结晶成岩方式中有独立的分布规律,因此利用微量元素对或比值的图解就可判别岩体(或脉岩)的成岩方式。选取微量元素Th-Yb、La-La/Yb、Th-Cr和Th-Ni图解对闽西基性脉岩成岩方式进行判别,发现闽西三个地区的基性脉岩均为地幔部分熔融作用所致,从而印证了闽西基性脉岩不是酸性岩浆演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7.
几种幔源岩石铂族元素赋存状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几种幔源岩石PGE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方面的研究进展。众多的分配系数实验和分离的硫化物测试均表明PGE易进入硫化物而主要受硫化物控制,氧化物和硅酸盐对幔源岩石中PGE也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不同成因的幔源岩石具有不同的PGE矿物共生组合,硫化物和合金是幔源岩石中两类最主要的铂族元素矿物(PGM)。虽然PGE特别是Pt、Pd和贱金属硫化物(BMS)紧密相关,但仍没有查明PGE是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干其中还是以类质同象形式进入铁-镍-铜硫化物的晶格。对IPGE和铬铁矿及橄榄石的关系仍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两种解释均没有充分的证据否定对方。成岩的物理化学条件如氧逸度、硫逸度对幔源岩石PGE赋存状态有重要影响。铬铁矿中的Os-Ir合金包裹体并不代表早期的结晶相,而是从铬铁矿中退火出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8.
栖霞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沉积环境的古氧相特征是沉积环境和古海洋特征恢复的重要内容。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是判断其形成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来宾地区铁桥面为重点.通过对栖霞组灰岩的地球化学分析,结合沉积学、古生态学特征.认为栖霞组沉积于贫氧的沉{只背景.是在海水深度和海域的局限程度等沉积条件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情况下形成的。古氧相地球化学指标V(V十Ni)、Cc/La、U/Th值都适用于该组以钙质沉积为主的沉积物。黄铁矿矿化程度(DOP值)变。化较大.眨映该区多变的古氧相特征。  相似文献   
189.
铂族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性-超基性岩及黑色页岩等风化过程中铂族元素发生了活化和迁移。铂族元素在岩体附近土壤、植物和水体等表生介质中的迁移富集特征可以用来寻找岩浆型铂族元素矿床。黑色页岩风化过程中,Os的表生迁移对海洋^187Os/^188Os值上升有重要意义。此外,作为重金属元素,机动车铂族元素催化剂在环境中的释放,也会带来潜在的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90.
河西走廊地区草原生态环境,棘豆等毒草泛滥成灾,导致大量牲畜中毒死亡。棘豆毒草导致的牲畜中毒症状与历史上马可波罗记载的古代肃州牲畜毒草中毒症状及其相似。为了确定马可波罗所记载的肃州牲畜毒草中毒是否与硒有关,本项研究对河西走廊地区主要草原畜牧区肃南县草原发育的棘豆属植物及其土壤中的硒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土壤硒含量平均值为 0.205± 0.173m g/kg,与世界平均土壤硒含量相近。棘豆属植物小花棘豆根、茎叶的硒平均含量分别为 0.112±0.038m g/kg(0.052~0.174m g/kg),0.102±0.027m g/kg(0.066~0.158 m g/kg);黄花棘豆全株硒平均含量为 0.066±0.009m g/kg(0.058~0.078m g/kg),种子硒:0.107m g/kg。可见该区棘豆属毒草硒含量远低于能导致一般动物中毒的 3 m g/kg植物硒含量。根据肃南县棘豆毒草发育的地理位置、牲畜中毒症状调查及其硒含量测定的结果,本文认为马可波罗所记载的中国西部肃州牲畜毒草中毒是棘豆属毒草中毒,其主要毒素成分不是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