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101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6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大青山、蛮汗山外生菌根真菌资源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室外调查与室内观察鉴定结果表明:1.大青山、蛮汗山外生菌根真菌资源极为丰富。其中大青山已知存在78种外生菌根真菌,隶属于15科,3l属;蛮汗山已知存在79种外生菌根真菌,隶属于15科,32属。2.在高海拔阴坡和半阴坡,与青海云杉、落叶松共生的主要为牛肝菌属、乳菇属、红菇属、丝膜菌属;与阔叶树共生的以鹅膏科为最多。3.在中低海拔地区与松属共生频率最高的是乳牛肝菌属;与杨、桦共生最多的是杯伞属、桩菇属、蘑菇属。4.通过分离,在大青山、蛮汗山先后分别获得珍贵菌根菌10种、12种。5.在分离的菌根菌中乳牛肝菌属中的大部分种为油松、樟子松的优秀菌根真菌。  相似文献   
112.
发挥好农业气象信息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气象信息技术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农业气象知识的丰富积累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农业气象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是现阶段解决农业生产的分散性、时空变异性、灾害性等问题的有效手段,它的应用将能部分改变农业生产的被动局面。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气象信息系统在信息监测、采集、处理和信息服务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显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3.
乌梁素海富营养化主控因子年季变化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运用均匀随机数以等级评价标准产生建模样本和验证样本,利用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RAGA)求解逻辑斯缔曲线(Logistic Curve)水环境评价模型中的参数,建立了富营养化等级评价模型,据此计算了乌梁素海1996∽2003年夏初、仲夏、秋末3个时点的富营养化等级,分析了乌梁素海富营养化主控因子及其等级的年季动态变化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1996∽2003年乌梁素海各富营养化主控因子均变化在4级富营养化指标左右,除总磷波动性较大以外,其他各项指标均呈逐年恶化趋势;而综合富营养化等级均超过4级,且呈逐年增加趋势,目前已十分接近5级——极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114.
空间异质性是土壤的重要属性之一。采用地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浑善达克沙地沙粒粒径组成的空间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各粒径的比例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在于107.30 m范围内,粉沙约有59.3%的空间异质性由随机因素引起的,而由空间自相关部分引起的空间异质性占40.7%;其余的空间异质性很少由随机因素引起的,其空间自相关部分引起的空间异质性占绝大部分。相关性分析表明:灌丛的冠幅越大,越有利于细沙、极细沙和粉沙的截留;各月的风蚀值与沙粒粒径的百分含量的相关性均和各月的平均风速有关。  相似文献   
115.
沙坡头铁路北侧人工植被区油蒿苗和小画眉草的分布格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青丰  王建光  徐军 《中国沙漠》2002,22(6):628-631
采用Greig-Smith区组面积方差分析法、负二项式法和方差/均值比率法检验沙坡头铁路北侧人工植被区的油蒿苗和小画眉草种群的分布格局,表现为集群分布.  相似文献   
116.
ET0计算公式的最新进展与普适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ET0计算公式研究进展的总结,分析了在世界上三个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计算蒸发腾发量(ET0)的主要公式:修正Penman(MP)公式、Penman-Monteith(PM)公式及标准ASCE-PM公式;以20世纪90年代末期和21世纪初期世界上最新的19个用Lysimeter实验值率定ET0计算值的实验成果为基础,对于不同气候条件下ET0计算方法的普适性分析评估认为:虽PM公式应用效果较好的地区较多,但也有不少地区效果欠佳,MP等公式在一部分地区较好,PM与MP公式并非普适性的,要特别关注标准ASCE-PM公式,总之,这类半理论(半经验)公式均有一定的地区性。仅通过MP、PM公式的计算比较,不能简单地评定哪种公式最优或哪种公式计算ET0值大(或值小),应针对不同地理及气候条件,要经Lysimeter的实验结果才能进行率定比较。文中也对今后研究提出相应建议,有助于ET0计算公式学科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7.
通过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流域水文过程产生的影响,分析城镇化流域的径流变化对于水资源管理保护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乌兰木伦河流域1997-2015年的水文气象、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等数据,以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改进的Mann-Kendall检验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从不同时间尺度分析了流域径流、城镇化、气候和社会经济的变化趋势,揭示了气候、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过程对于流域径流的影响,发现了研究区年、季尺度下径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建立与不同时间尺度径流的映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在鄂尔多斯市快速城镇化影响下,研究区径流深呈现下降趋势,在2005年出现拐点变化; 2005年之后的平均径流深小于之前的平均径流深;降水、蒸发、气温等气候因素没有显著变化趋势,但城镇化面积、GDP和人口明显增加,城镇化为2005年后研究区径流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城镇化对于枯水季径流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8.
达布希拉图  苏立娟 《气象》2007,33(S1):10-13
利用内蒙古中部地区地基GPS/MET水汽监测网(三部双频GPS/MET)资料,用水汽解算原理和GAMIT数据解算程序,分析研究内蒙古中部地区大气水汽含量,结合气象探空和双通道微波辐射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19.
沙尘暴生态效应与防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沙尘暴是一种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发生的自然现象,由于人类的过度干扰,对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产生了诱导作用和富集影响,从而使人们对沙尘暴的危害出现“谈暴色变”的反应。但当沙尘暴在带来危害的同时,也对全球和区域环境产生重要的生态影响,表现为:促进全球生态系统中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重新分配和平衡地球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改善大气环境、促进生物繁殖体扩散、促进生态系统演替。所以对沙尘暴的关注,不仅要研究其对沙源区、途经区的危害,同时也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沙尘暴对生态系统能流、物流和信息流影响;沙尘暴对植被恢复、农作物的后续影响及区域小气候的影响;沙尘暴单源污染与具有污染源城市的双重污染的富集作用;沙尘暴危害与发生频率的平衡点,经济损失与生态影响的平衡点。由此,对沙尘暴这一自然现象,我们应赋予科学的态度,从而理性地进行针对沙尘暴发源地的生态治理,做到可为、可不为的生态修复行为。  相似文献   
120.
内蒙古多伦县沙漠化驱动因素影响的累加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如旱  杨持 《中国沙漠》2007,27(6):936-941
以内蒙古多伦县为研究区,选择若干指标,在系统分析沙漠化自然和人文驱动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滑动平均法和灰色关联法进行了沙漠化驱动因素影响的累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人为驱动因素对沙漠化作用的累加效应以较短时间尺度为主,而自然驱动因素对沙漠化作用的累加效应以中小时间尺度为主。年均气温的累加效应在3 a尺度上最大,年均降水量的累加效应在4 a尺度上最明显,而蒸发量和平均风速则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加其影响增大,在10 a尺度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人口数量在1 a尺度上达到了最高值;耕地面积对沙漠化的影响在1~10 a尺度上逐渐减少;粮食总量对沙漠化的影响在5 a尺度上影响达到最大;国内生产总值对沙漠化的影响在2 a尺度上影响最大;牲畜头数对沙漠化的影响在2 a平均尺度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人口数量的增长是耕地面积和牲畜头数对沙漠化影响产生累加效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