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277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433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19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利用BOMEX(巴巴多斯海洋与气象学试验)的探空资料和LEM(大涡模式),通过改变LEM水平分辨率的敏感性数值试验,对比分析不同尺度的湍涡对信风积云边界层中混合层和云层的结构、演变以及对流形式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分辨率较高时模拟的湍涡尺度较小、混合层顶的夹卷作用较强,模拟的混合层较暖、较干,而且模拟的对流泡尺度较小、强度较大,能够模拟出较精细的边界层结构;而水平分辨率较低时则相反。模拟的湍涡尺度对海洋信风区边界层积云中液态水混合比的模拟结果影响较大:LEM模拟的湍涡尺度较小时模拟的信风积云形成的时间较早、云顶高度较高,单个云块的体积较小但数目较多,液态水含量较高;而模拟的湍涡尺度较大时则相反。虽然水平分辨率为50 m和125 m的试验都能模拟出较精细的信风边界层中混合层、云层的结构和演变特征,但是,考虑到提高分辨率在模拟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信号对结果的影响以及计算时间等问题,LEM采用125 m的水平网格距是对海洋信风边界层积云对流模拟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92.
TRMM资料分析热带气旋的降水与水汽、潜热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卫星上搭载的TMI(微波成像仪)资料,以2004年桑达热带风暴和1999年9908号热带风暴为例,定量分析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降水与水汽、潜热的关系。结果发现,日平均降水率与气柱水汽量之间存在着很好的双对数关系,对流层中高层(3.0~14km)潜热与地面日平均降水率之间存在很好的双对数关系,在热带气旋密闭云区和外围螺旋云区两个区域内,降水与潜热的相关程度最好,并且每相隔24h出现一次极大值。本工作试图为台风预报模式提供降水参数化方案。  相似文献   
93.
一次山地浓雾的三维数值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利用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对发生在2001年3月7—8日的南岭山地浓雾进行数值研究,结合外场综合观测资料,分析浓雾的发生、发展和消散机制。结果表明,在大范围的主体层状云系到来之前,低层的偏南暖湿气流沿山坡爬升冷却凝结形成爬坡雾,提早了地面浓雾出现的时间;大范围层状云系在山头接地形成了地面的浓雾。随后锋面逆温促进了低云和浓雾的长期维持与发展。模拟雾的强度、出现时间、含水量和温度、湿度随时间的演变与实测基本吻合。表明了中尺度模式预报山地浓雾的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94.
付遵涛  刘式适 《大气科学》2003,27(6):983-991
在低纬地区,风速的垂直切变也是很明显的,作者解释了这些纬向气流的垂直切变对低纬长波性质以及对不同模态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并且发现切变对低纬波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95.
希尔伯特-黄变换技术及在边界层湍流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伟  张宏升 《气象学报》2013,71(6):1183-1194
大气边界层中的湍流运动可以视为由许多不同时空尺度的湍涡叠加形成的,谱分析方法可以将这些不同尺度的涡旋分离开来。在介绍希尔伯特-黄变换(HHT)的基础上,选取2011年4月16日00—01时(北京时)、05—06时、12—13时不同时段的大气湍流观测数据,采用希尔伯特-黄变换技术分析了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地区的谱分布特征,得到的各内在模函数对应的中心瞬时频率可以表现出不同尺度上的湍流波动,其中,包含周期为3—5和10—13 min的阵风和重力内波,并在希尔伯特边际谱中体现。三维希尔伯特谱分布表明湍流能量多集中在频率小于0.5 Hz的低频段;大气湍流脉动较强的时段,其内在模函数和希尔伯特谱也对应着较大的能量。对比传统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方法,希尔伯特-黄变换可以更清晰地表现出湍流的频谱分布。  相似文献   
96.
全新世气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新世指我们目前所在的间冰期.一般把新仙女木事件(YD)结束的时间(11.5 kaBP)作为全新世的开始.当前国际上对全新世的气候变化有3点共识:1)进入全新世温度大幅度回升,中全新世以后逐渐下降,20世纪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变暖;2)早全新世北半球亚非季风区气候湿润,5 kaBP以后逐渐变干,但是ENSO加强;3)在以上变化的背景下发生了若干次冷干事件,这些事件开始与结束均较迅速,所以也被为气候突变.  相似文献   
97.
太阳常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Pouillet认为达到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是一个常定的量,因此,1838年命名为太阳常数.但是随即有不少学者提出反对,认为太阳常数不是一个真正的常数.其中有代表性的是Abbot,他利用大黑子群过日中时太阳常数下降的事实,证明太阳常数是变化的.但是,由于计算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不确定性,以及太阳辐射观测精度不高,计算出来的太阳常数的误差约1%,而不同时间、地点得到的太阳常数的变化也在1%以内.所以长期以来无法通过直接观测回答太阳常数是否是一个真正常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8.
东北地区近百年降水时间序列变化规律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利用1905~2005年东北地区哈尔滨、长春、沈阳和大连的降水时间序列资料,采用距平和Morlet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东北地区降水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的周期性性变化规律,并对东北地区近期降水状况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近百年来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呈现较显著下降趋势,整个东北地区降幅为-5.2mm/10a;长春为-12.7mm/10a;哈尔滨为-7.1mm/10a;大连为-2.7mm/10a;沈阳略为上升趋势为1.3mm/10a。东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存在着区域性的多重时间尺度下的周期变化特征,2a~3a、5a~6a,10a和50a左右的长期振荡周期具有全域性;长春、哈尔滨年降水的主要控制周期是20a左右;5a~6a的短周期和50年的长周期变化也对年降水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9.
近千年中国东部夏季雨带位置的变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个把中国东部夏季雨带位置划分为8类的方案:内蒙古、华北、黄河下游、淮河、长江、江南北部、江南南部、华南。建立了1470-2005年8类雨带的档案。8类雨带又可归并为4类:华北、黄淮、长江、江南。建立了1000 -1999年4类雨带的档案。这两份档案显示气候温暖时雨带在长江的频次高,而气候寒冷时雨带在黄淮的频次高。  相似文献   
100.
天气雷达估测区域降水量是其应用研究的重要领域,不断研究改进雷达估测区域降水量精度和稳定度是雷达气象工作的重要目标。文章回顾了集合预报理论基础及其发展概况,总结分析集合预报方法、产品表现形式等。对前期雷达估测区域降水量的8种方法,从基本原理和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对该理论在雷达估测区域降水领域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集合预报理论在该领域应用的概念模型,并提出了两种集成估测区域降水量的新方法,为下一步的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