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1篇
  免费   364篇
  国内免费   408篇
测绘学   609篇
大气科学   273篇
地球物理   205篇
地质学   784篇
海洋学   86篇
天文学   248篇
综合类   141篇
自然地理   179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10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实地测量数据为先验知识,利用AMTIS数据对顺义地区的一块小麦地进行了叶面积指数(LAI)反演实验研究,并用实地LAI数据进行了验证。通过利用实测数据作为模型参数,以及对干湿土壤分类和匹配表的调整,使反演结果和反演速度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62.
以攀枝花市为例,初步研究了该市土壤中微量元素分布的地球化学特征,并应用富集因子这一地球化学指标评价了微量元素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该市土壤微量元素的污染与采矿冶炼等工业活动有直接联系,工矿活动强烈的地区,土壤微量元素的污染较重;基本无工矿活动的城市居民区,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63.
北极涛动对东亚夏季降水的预测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龚道溢 《气象》2003,29(6):3-6
分析了春季北极涛动(AO)指数的变化对梅雨—Changma——Baiu带夏季降水年际变化的影响。对观测的东亚10个站的降水长序列资料(1899—1999年),进行滤波处理,保留10年以下的年际时间尺度的变化,再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近百年的5月北极涛动指数与10站夏季平均降水相关最高达—0.45,超过99%信度水平。当北极涛动偏强一个标准差时,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到日本南部一带,降水减少平均约8%左右。降水的这种变化与对流层东亚急流的变化密切相关:春季北极涛动强时,随后夏季急流位置通常偏北,雨带位置也北移,从而造成梅雨—Changma——Baiu带降水减少,反之亦然。较强的AO异常对降水的影响更明显,而较弱的AO与降水异常的对应关系并不显著。这对东亚夏季年际降水异常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64.
植被冠层多角度遥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峰  朱启疆 《地理科学》1997,17(4):346-355
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植被冠层多角度遥感研究的最新成果,分别讨论了二向性反射的正向模型和参量反演问题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的新进展。分析了卫星平台多角度遥感的应用前景及面临的困难,指出了未来多角度遥感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65.
在综合分析大同市地域结构现状,地域结构水平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定量,逻辑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筑了大同市区域发展的中心-外围地域结构,指出大同市在“九五”到2010年期间里,生产力布局应该采取强化中心,层次推进,延展轴链,驱动叶同的“风轮式”发展战略,塑造“一心,两面,四条链”的总体格局。  相似文献   
66.
人地系统动力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殿廷  葛岳静 《热带地理》1997,17(1):95-100
人地系统动力学研究是当前地理学研究的最主要领域,应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出发,围绕人类活动的环境效应和人地协调发展主线选择研究对象,界定研究内容,采用物质能量守恒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人地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67.
本文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与代际转移的关系,研究了水资源资产均衡代际转移模型,探讨了贴现率在代际转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李锋  李天杰 《极地研究》1997,9(4):56-60
对南极长城站地区粘土矿物的空间分布与某些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给予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并从地球化学方面探讨了粘土矿物的成因。研究表明,Ca和Mg元素是高岭石生成的主要控制因子,高岭石的空间分布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Si、Ca、Mg和Fe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与蒙脱石在空间上的含量变化有明显的相关关系。Si元素对蒙脱石的生成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9.
以内蒙古为例,探讨了内陆待开发地区的产业发展模式,内陆待开发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缺乏资金,缺乏技术,缺乏人才,因此,其经济发展必须有选择,有重点地优先发展部分行业。一般说来,待开发的内陆地区其经济发展必须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开发优质名牌产品,发展优势产业,建设主导产业,带动地区经济的起飞。  相似文献   
70.
罗承平  薛纪渝 《热带地理》1996,16(3):191-195
本文分析了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事实,原因及其发展趋势,结果认为,大气中CO2浓度上升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为控制大气中CO2的上升,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