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31篇
地质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21.
阎平  王刚 《北京测绘》2020,(4):575-579
面向对象的遥感分类方法是影像分辨率越来越高的背景下的产物。本文以某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为研究对象,选取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境内五个典型地区样本,通过影像特征分析、多尺度分割和地物分类建立了水体、建筑、林地、道路等四种典型地物的分类规则集,并对工程全线进行信息提取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提取高分辨率航空影像地表信息能够为输电线路智能选线快速提供基础地理空间数据。  相似文献   
22.
机载激光测量技术代表了对地观测领域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以向家坝、溪洛渡水电站通道走廊规划工程为例,介绍机载激光技术的一些应用情况,重点讨论机载激光测量技术在大区域工程实际应用中所遇到的坐标转换问题,特别是高程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为机载激光测量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由于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输送距离长、建设规模大、地形复杂、施工管理难度大,利用无人机航摄技术和可视化管控系统[1-2]能够实现施工建设现场安全、质量、环保水保、通道清理等方面管控目标。但由于无人机沿线路进行航摄会产生海量的遥感影像数据,从影像中获取施工现场信息工作量极大。本文结合AE和GIS技术[3-5]研究无人机影像快速提取,实现从海量的无人机影像中快速准确地挑选塔基范围的影像成果数据,使管理人员在航摄完成当天即可获取施工现场的真实状况,实现了成果时效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24.
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输送距离长,建设规模大,施工安全风险大,文明施工和环保水保要求高,建设管理难度增大。本文以淮南-南京-上海1 000 k V交流特高压工程为例,集成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可视化和IT等技术,对施工现场实施无人机航摄,开展特高压工程施工安全管控系统研究[1-6],实现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环保水保和通道清理信息的管控,使建设管理人员全面地掌握施工现场信息,进一步提高基建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5.
针对输电线路建设初期施工调查的需求,研究设计了基于三维GIS的软件平台,建立了输电线路建设工程辅助施工调查系统。系统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DEM数据建立三维虚拟环境,辅助进行输电线路沿线施工环境调查,并进行施工道路和索道规划管理。经应用后表明,该系统为施工单位分析施工场地条件提供了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为解决在自然条件恶劣地区外业调查困难等问题提供了方案。  相似文献   
26.
构建一种服务于电网规划设计的一体化平台。该平台在硬件系统架构上由服务器、客户端以及防火墙和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组成,软件系统则分为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服务层和界面层4个层次。该一体化平台实现了电源电网分布、地理信息和影像等多类型海量数据的存储、管理、展示、应用和共享;建立了可视化的人机交互信息平台,并结合方案分析与优化工具,辅助电网规划研究、管理、决策等工作,有利于全面提高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7.
为了快速提取因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造成的走廊内原有地理环境的变化,以锡盟—山东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为例,借助遥感变化检测技术,对获取的输电线路走廊设计阶段航空影像和施工阶段无人机影像进行变化检测分析;并结合植被覆盖范围和房屋拆迁图快速提取了施工通道内植被变化、房屋拆迁等信息,可为施工现场规范化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为推进索道标准化设计实施,确保工程沿线索道架设的质量与安全,需对沿线地形和杆塔情况开展索道设计工作。在前期数据成果的基础上,充分整合线路多源信息,开发了辅助索道方案优化设计平台。该平台以二三维一体化的形式展现平台数据,实现对多条索道参数的快速统计与分析,辅助索道设计人员在室内完成索道架设方案的设计与优化,为索道施工建设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并在川藏联网工程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29.
针对输电工程建设初期对线路周边环境敏感性调查的需求,本文结合环境敏感性评价理论研究,以GIS手段为技术基础,设计、实现输电工程环境敏感性评价的三维可视化系统。系统以二三维一体化方式进行敏感性评价指标数据提取、管理,结合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模型,利用高分辨率的地形、影像和铁塔模型数据构建虚拟三维环境,达到辅助输电工程进行环境敏感性评价的目的。结合西南某地区输电工程开展应用研究,系统有效缩减了环境敏感性评价指标数据处理的流程,提高了数据处理工作效率,为进行输电工程环境敏感性评价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