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502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181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46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在大气边界层中,当温度分布在水平方向不均匀时,斜压性必须予以考虑。本文在地转动量近似条件下,采用Agee[1]公式来描述湍流粘性系数K,求得斜压边界层中风场分布的解析表达式。由求得的解析解和个例的图解均分析得出一些与经典Ekman理论很不相同的动力学特征。例如,在边界层上部,冷平流使气旋中的风速随高度增大而一直增大,且一直指向低压一方,不再呈Ekman螺线状。在边界层下部,例如20米处,引进热成风将使风向改变达25°左右。这对预报边界层风场是很重要的修正。  相似文献   
992.
柳洪  赵鸣 《气象科学》1989,9(2):159-167
在中性正压的行星边界层中,考虑边界层顶的负随时空变化的一般情况,在的假定下,用数值方法解边界层运动方程得到风及边界层某些参数的分布。还计算了边界层顶垂直速度,发现和Charney等人的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993.
王召民  黄士松 《气象科学》1989,9(4):353-368
本文采用热流量方程计算了对流圈下半部(1000—500hPa)与对流圈上半部(500—200hPa)1980—1983年各年全球月平均加热场,讨论了冬夏季全球加热场分布及年际变化特点,指出中国东部降水异常与加热场异常之间有较一致的关系,凝结潜热在加热场中起主要作用,加热场特点同我国长江中下游区域旱涝存在一定关系,旱涝前期某些区域的加热率有明显差异。ENSO事件期间,发现亦道太平洋区域存在这样的关系(ΔQ/ΔT)>(ΔQ/ΔT)海温区,上升气流最强支移到赤道太平洋中部,同亦道西太平洋之间构成一个反Walker环流,赤道太平洋中部纬向风速是辐散的,经向风速则是辐合的,赤道西太平洋加热性质对ENSO出现有先兆现象。  相似文献   
994.
在数值预报中,初始场的垂直插值精度是众所关心的问题。本文利用给定的温度场和高度场的垂直分布廓线,检验了几种垂直插值方法的插值精度。这几种方法是拉格朗日多项式插值法、局地线性插值法和本文提出的局地样条函数插值法。检验证明,当初始资料的层次较多,例如10层以上时,三种方法的内插精度都较高,其中尤以拉格朗日法和局地样条法为好,它们的误差趋于零。线性插值法的误差略大且在各垂直层次上都是同号的。当初始资料的垂直层次为5层时,拉格朗日法和局地样条法的插值精度相当,而线性插值法则较差。当高度场和温度场用静力方程进行调整时,则样条函数法的高度误差变为最小。检验结果还表明,在五个层次上给出初始资料一般已可保证垂直插值的精度了。少于5层,例如只有3层时,无论哪种方法插值精度都不高,线性插值方法仍为最差。 本文还指出,为了保证垂直插值精度,可以同时给定高度场和温度场资料且进行独立插值。但为使温度场和高度场的初始插值精度能在数值预报模式的时间积分中继续保持下去,应当使用不同于通常积分形式的静力方程,文中给出了静力方程的新积分形式。  相似文献   
995.
近年来,大气化学研究工作有着飞跃的发展,现就其中若干方面简介如下: 一、对现今大气的组成、污染物地面浓度以及它们的来源有了新的资料和认识,特别是对背景大气中许多痕量气体,如NH3、HNO3、O3、HCN、CH4、CO、NOx、H2S、SO2、H2SO4、HCl、HNO2和CH3Cl等等,有了新的定量资料。这是一大批现代的物理、化学分析等测试方法得到运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6.
本文讨论了有效辐射量的各种计算方法,比较了它们的精度,并使用海口、南宁、赣州、汉口、上海、北京、太原七个日射站1959—1964年的逐日日射资料和辐射平衡资料,计算了晴天大气逆辐射和有效辐射,並建立了我们的计算式。同时,选取高、中、低云云量分别为10时的资料,计算了云对大气逆辐射及有效辐射的影响,进而分析了我国东部地区全年各月的长波辐射特征。  相似文献   
997.
吕克利 《气象学报》1985,43(4):486-490
在[1]中,我们曾经讨论了大尺度运动、中小尺度运动中的快速过程,指出,对大尺度运动,在时间上可以区分出静力适应过程、地转适应过程和水平无辐散适应过程三类快过程。静力适应过程最快,地转适应过程和无辐散适应过程的相对快慢程度与运动的尺度L相对于Rossby变形半径L_0的大小有关。当L>L_0时,地转适应过程比无辐散适应过程快;当L相似文献   
998.
本文分析了挑战号航天机观察到的闪电图像,揭示了闪电水平扩展特征。在发展阶段,闪电亮度增强,边缘清晰,以10~5米/秒的速度扩展。在消散阶段,闪电水平收缩,亮度弱减,边缘模糊。图像展示出110公里大小的中尺度闪电。  相似文献   
999.
论东亚夏季风体系的结构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本文主要从中国夏季风的活动与低纬环流系统联系的研究结果分析讨论东亚夏季风体系的结构,提出新的看法,认为构成东亚夏季风体系的环流成员有青藏高压、西北太平洋高压、马斯克林高压、澳大利亚高压、印度——南海低压以及派生的南海热带辐合带与上升云系、梅雨锋与上升云系等等,远较印度季风复杂。东亚夏季风主要来源为南印度洋的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和北太平洋热带海洋上的信风气流。整个体系中最关键的两个基本成员是西北太平洋高压和南印度洋马斯克林高压。它们对我国梅雨期降水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是对Gamo用太阳辐射强弱估算混合层高度方法的一个改进。除了太阳辐射和稳定层中的位温梯度外,还引入了云量作为决定混合层高度的一个因子,对不同云量确定了公式中的系数,用实测资料进行比较,平均相对误差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