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5篇
大气科学   156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建立一个σ坐标系下三维非线性斜压浅海与陆架模式,并首次应用于夏季长江冲淡水扩展的研究。模式计算区域为整个东中国海,水平分辨率为7.5′×7.5′,垂向分辨率为11层,考虑实际海岸形状和海底地形,在空间完全交错的网格系统上,离散化控制方程组,采用ADI计算方法数值求解。动量方程中的非线性项采用二次能量守恒的半动量格式,温盐方程中的平流项采用迎风格式,垂向涡动扩散项采用隐式。数值试验结果基本再现了伸向东北的冲淡水舌和东中国海的环流结构  相似文献   
172.
通过一个数值试验,对运用POM模式做风生流模拟时边界条件的选取方案做了初步的讨论。试验表明,POM“外模式”采用辐射边条件、“内模式”采用辐射方案的改进形式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如果用水位作为控制条件,也可以使用辐射边条件。文章同时给出了环台湾岛海域冬、夏风季生流的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73.
张学敏 《海洋预报》1991,8(1):76-83
本文是应用天气动力学方法,对13个台风环流降水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后,归纳出影响台风环流降水的天气系统和产生降水的物理因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关于台风环流降水和暴雨预报的参考依据,在实际业务工作中,对提高台风环流降水预报水平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4.
基于MODIS多通道资料的白天雾监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云雾微物理性质的差别,用SBDART辐射传输模式模拟了MODIS通道1、6、20、31的云雾光谱辐射特性。模拟结果表明,这4个通道的辐射值中都包含有云雾的信息,能体现出云雾的微物理性质差异,可以用来区分中高云、雾和无云地表,从而实现白天雾的监测。在模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白天雾监测的方案,并进行了实例分析。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多通道雾监测方法提高了白天卫星识别低云和大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5.
针对修正的风海流Ekman模型,采用变分同化技术结合反问题的正则化技巧,对模式的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和模式参数进行最优调整,使模式解与观测场能较好地符合。在对模式参数的估计过程中,引进正则化思想,在目标泛函中增加稳定泛函,从而克服在调整模式参数时造成的不适定。并通过数值试验进一步肯定正则化理论在资料同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6.
气旋生成机制的位涡反演诊断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周毅  寇正 《气象科学》1998,18(2):121-127
本文采用位涡反演方法,对一次西太平洋地区爆发性气旋的生成机制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层位涡扰动(即高空槽脊系统)所诱生的低层扰动风场特征为一支位于高空槽前下方的偏南气流,这支偏南气流是促使低层锋区扰动发展的主要动力因子:而低层位涡扰动(即低层锋区扰动)所诱生的低层扰动位势场和扰动风场是低层降压和气旋性环流生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7.
一次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数值试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董海萍  魏绍远 《气象科学》1998,18(4):339-347
本文利用PSU/NCAR的中尺度模式的第五次改进型MMS的静力平衡框架对北京地区的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控制试验和敏感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预报的北京地区的累积降水量无论是强度还是位置都与实际非常一致,且雨量的变化也与实际相符。Grell对流参数化方案比郭晓岚和改进的Arakawa-Schu-bert对流参数化方案效果好;潜热释放对降水起关键性作用;且即使在水平格距为30km的情况下,对流参数化方案仍很重要,而仅用显式方案计算的降水量偏少。另外,本文还对这次降水过程在水平格距分别为30km和90km下的模拟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水平格距越小,就越能较真实地模拟出暴雨的降水强度及中尺度特征。  相似文献   
178.
李昀英  孙立潭 《气象科学》1998,18(4):361-368
本文绘出了适用于世界任何地区的地面到任意有限高度上视线无云概率的计算方法和视线无云持续概率与再现概率的计算方法,并利用我国佛山地区30年的地面常规云观测资料计算了佛山地区有限高度视线无云概率、视线无云持续概率与视线无云再现概率,得到以下结论:(1)视线无云概率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随视角的增大而增大。(2)视线无云持续概率和视线无云再现概率随高度的增加和滞后时间的延长而减小。(3)视线无云再现概率总等于或大于视线无云持续概率。  相似文献   
179.
GMS-5红外图像上夜间雾的分离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夜间雾与低云的特征差异分析,采用修正白天雾测模型的方法,完成了雾区的分离,并且与中心化区域生长法分离结果作了比较分析,结果与实况区域特征较吻合。  相似文献   
180.
该文对对流层中轨迹法的应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对流层中等熵面上轨迹法应用效果最好, 同时通过对物质线轨迹积分的改进, 即在积分过程中不断加入新的点以保持物质线上点的密度, 使轨迹法能够利用现有的资料分辨率, 更细致的描述大气环流的演变.利用轨迹法分析了1991年江淮梅雨期7月1~7日过程的水汽输送, 表明此次过程江淮地区的水汽输送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及南海, 且强度以前者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