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36篇
  免费   5570篇
  国内免费   8188篇
测绘学   3867篇
大气科学   11861篇
地球物理   3887篇
地质学   11289篇
海洋学   2718篇
天文学   980篇
综合类   992篇
自然地理   3800篇
  2024年   250篇
  2023年   669篇
  2022年   1113篇
  2021年   1503篇
  2020年   1195篇
  2019年   1576篇
  2018年   1141篇
  2017年   1129篇
  2016年   1189篇
  2015年   1441篇
  2014年   1606篇
  2013年   1731篇
  2012年   1754篇
  2011年   1663篇
  2010年   1747篇
  2009年   1892篇
  2008年   1903篇
  2007年   1877篇
  2006年   1783篇
  2005年   1651篇
  2004年   1448篇
  2003年   1380篇
  2002年   1205篇
  2001年   626篇
  2000年   1026篇
  1999年   727篇
  1998年   501篇
  1997年   464篇
  1996年   397篇
  1995年   349篇
  1994年   341篇
  1993年   420篇
  1992年   368篇
  1991年   235篇
  1990年   154篇
  1989年   118篇
  1988年   137篇
  1987年   113篇
  1986年   135篇
  1985年   88篇
  1984年   83篇
  1983年   66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43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8篇
  1977年   9篇
  1975年   6篇
  1957年   9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GPY型浅地层剖面仪在湖泊沉积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GPY型浅地层剖面仪是运用声学原理探测水下疏松沉积层的新工具。结合钻孔分析,应用该仪器,可由点及面地获得湖底沉积层垂向上及平面分布上的大量信息,从而克服仅由少量钻孔推测全湖的局限性。该仪器揭示了云南深水断陷湖泊处于裂谷湖前期阶段的特性,以及太湖湖底埋藏的古河道古洼地等特征,此为研究湖泊的成因演变提供重要依据。由此可见,GPY型浅地层剖面仪在湖泊沉积学研究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2.
东南沿海海堤现状调研报告(福建部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部分是福建省正在建设中的四大海堤现状调研,包括达标设计各项指标及其加高加固的技术经验。同时调研了围海工程堵口海堤的施工过程,并对灌砂防渗措施加以评述。最后介绍了兴化湾的莆田海堤试验站和木兰陂水利工程  相似文献   
123.
呼伦湖的近期扩张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近20多年湖泊水量平衡分析发现,湖泊水位变化主要由湖盆内径流补给量的丰枯决定。进一步分析揭示,呼伦湖地区乃至整个东北地区,本世纪以来随气温升高,随水有增加的趋势。降水增加导致入湖径流量,湖水位上升,呼伦湖本世纪以来的扩张与内蒙古东部地区其他内陆湖泊的变化一致,但这在我国乃至整个亚洲内陆干旱或半干旱区是独一无二的,为此成为这一地区气候变化的指示器。  相似文献   
124.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与物模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详细地研究了黄骅电厂一、二、三期工程的取水特性。结果表明,现有河道只能满足电厂一期工程的取水需求;若将现有河道进行适当开挖,可以满足电厂三期取水需要。  相似文献   
125.
青藏高原湖泊退缩及其气候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志明 《海洋与湖沼》1986,17(3):206-216
三个内陆大湖最高岸线的近似年代测定表明,高原湖泊在Q_3末期或Q_4初期都曾出现过高湖面,反映当时气候远较今日湿润。高湖面可能对应于末次冰期的后半期,此时东海处于最低海面。湖区航判与实测发现,高湖面后湖泊存在8—10个退缩韵律,反映了青藏高原乃至中亚气候存在8—10个较干旱时期。鉴于高原尚在加速隆起,推测本区未来气候的长期变化可能继续向干旱的方向发展,但如果世界面临新冰期,且本区高湖面确实对应于冰期,那么在今后较短的时期里、湖泊水位也可能有所回升。  相似文献   
126.
从青藏高原隆起探讨西藏湖泊生态环境的变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陈志明 《海洋与湖沼》1981,12(5):402-411
青藏高原的隆起是亚洲新生代以来最重大的地质事件。约从中二叠纪晚期开始,古地中海从青藏地区自北向南逐步撤出,至始新世中期,由于喜马拉雅运动,西藏地区全部露出海面并隆起成陆。但是,直到第四纪的中更新世,大高原面貌才基本形成。从而,整个自然地理环境,在短暂的地质时期内,从昔日低海拔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发展至今“世界屋脊”的高寒大陆性气候,经历了举世注目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7.
潮汐河段挖入式港池异重流淤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水与泥沙异重流的基本运动特性是相类似的。文本利用盐水楔扩散问题试验研究的成果,应用到泥沙异重流受潮汐影响的扩散和淤积分析。利用紊动能量损失与扩散系数之间关系,进行潮汐河段异重流问题的研究;并求得紊动能量损失指标G/J<50,属异重流范围。又利用挖入式港地实际淤积资料与淤积计算对比分析,初步认识到异重流淤积量占总量相当大的比例,是由于落潮时无径流量而只有些潮蓄量下泄,流速很小而形成异重流。此外,小潮大径流量时,也有异重流。 在潮汐河段上,由于水位与流速随涨落潮的过程不断地改变,除涨落地期间流速较小外,一般流速较大,即使产生了盐水楔,它也不能持久。因此有人认为有潮汐的盲肠河段或挖入式港池内,不会有异重流的淤积问题。但另有一些人认为水流情况与有潮河段并不完全相同。如在落潮时只有盲肠或港池的潮蓄量外泄,流速很小,有利于形成异重流而淤积。因有上述二种不同看法,故对潮汐河段挖入式港池异重流淤积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8.
在沙质海岸上,当波浪以某一角度向岸行近时,使岛堤(或礁石、岛屿)后岸线发生演变。本文以对岛堤后淤积沙咀的成因和规律以及形成连岛坝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且为友谊港的平面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9.
云南抚仙湖的水生植被及其微量元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抚仙湖位于我国云南高原澄江盆地内,是属于地堑式断陷构造深水湖泊(为我国第二深水湖泊)。湖面海拔为1721.22米,面积达211平方公里,最大水深为155米,平均水深为89.6米。1957年黎尚豪教授等曾对该湖的水生生物作了初步调查。为了进一步查明该湖的水生植物资源及其微量元素含量状况,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79年6月—1981  相似文献   
130.
一种推广的缓坡方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从流体力学基本方程出发,假定水流的涡量和垂向流速分量小量,推导出考虑非均匀水流的推广的缓坡方程,该方程中包含了△h^2h项和(△hh)^2项。在方程中引入底摩擦项、风能输入项和非线性项,其中风能输入项的推导考虑了风浪与涌浪的区别,风流情况依据青岛海洋大学的风浪成长经验关系,涌浪情况依据Snyder等人的观测结果。经过上述推广后,得到综合考虑折射、绕射、反射、非均匀水流、底摩擦损耗、风能输入及波浪非线性的推广的缓坡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