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02篇
海洋学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71.
2005年6月华南致洪暴雨过程中FY-2C卫星TBB场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廖胜石  罗建英  蔡芗宁 《气象》2007,33(1):81-86
利用水平分辨率1°×1°经纬度的FY-2C卫星相当黑体亮度温度(TBB)网格资料,探讨了2005年6月18—22日华南致洪暴雨过程中TBB的平均场分布特征及其演变特点,以求得华南地区对流云带(团)生消与暴雨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TBB场能较直观地反映暴雨过程中积云对流活动、降水的分布和强度特征,TBB低值带与华南地区强暴雨落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强盛的西南季风对华南地区强对流云系的生成、发展和维持起了主导作用;对流云带(团)以缓慢东移为主,随着云带(团)TBB值降低,降水强度逐渐加大;TBB有明显的日变化,同时伴随着雨强的日变化。  相似文献   
172.
南宁市大雨以上强降水的V-3θ结构特征及预报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统计分析了1988-2003年南宁市大雨以上强降水过程的V-3θ结构图,结果显示:降水前12-36h有95%的个例达到大雨以上强降水的前兆特征,就大气稳定度条件分析而言,这一结果已经起到较好的预警作用,配合其它动力条件、水汽条件的分析,对提高南宁市强降水的预报准确率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可以应用到日常预报业务中。  相似文献   
173.
0312号台风“科罗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0312号台风“科罗旺”路径变化特点、造成广西台风大风历史极值以及沿海强降水的天气原因进行分析,认为:①后期贝湖低槽发展南伸影响了副高的稳定,同时南海高压减弱消失等原因导致了台风运动路径由前期偏南西移转为后期偏北西移;②台风穿过雷州半岛南部前后,副高脊线持续南压,使后期北抬的台风与副高之间气压梯度增大,台风中心涡度变化小、uv分量明显增大,是造成近海大风历史极值的主要原因;③南海、孟加拉湾一带季风云涌与台风相遇是造成沿海强降水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74.
Web GIS技术及其在气象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叶青  陈冰廉 《广西气象》2004,25(3):40-43
通过分析WebGIS的特点、组成结构及关键技术,探讨了WebGIS技术在气象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5.
对AB报中灾情段及地方补充段中灾害项目的编发应注意的问题给出了概括、总结,供编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6.
当前脱贫攻坚工作正处于关键阶段,新的环境和新的经济建设任务对气象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结合隆安县扶贫工作实际,查找当前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和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梳理当前气象服务保障工作中重点狠抓任务以及分析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在扶贫工作中的运用,为今后的气象服务融入扶贫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7.
移动互联背景下推进气象媒体融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移动互联的背景下,气象媒体融合主要目的是实现服务的精和准。这就要求气象媒体首先实现业务在线化,在业务上实现"需求感知——服务匹配——反馈优化"的数据在线化的业务闭环。其次要大胆创新应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服务自动化、智能化。第三,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与专业气象服务相融合,将公共气象服务作为专业气象服务的延伸。为此,有必要进行移动互联背景下推进气象媒体融合研究,以期为实现精准气象服务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78.
南宁各种下垫面温度特征及预报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下垫面温度观测的原理,并用南宁2002年12月至2003年11月资料,分析了沥青、水泥、泥土温度的特征,包括这3种下垫面的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温度日较差特征以及它们与气温的差值。指出气温是影响各种下垫面温度的最主要因素,云对下垫面日最高温度影响显著,大气环流变换对各种下垫面温度的波动有明显影响。对各种下垫面日最高温度的预报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建立了基于日最高气温预报之上的各种下垫面日最高温度预报模型,并对预报与实况值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提高次日最高气温的预报准确率和预报是否出现阴天有中到大雨天气的预报准确率,可显著改善各种下垫面日最高温度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79.
利用多源气象资料,对2022年6月17—22日广西极端暴雨过程低空急流与暴雨的关系进行精细化时空分析。结果表明:(1)该次极端暴雨是发生在中高低纬天气系统有利对峙的暖区降雨系统中,极端低空急流的脉动和高空槽的东移触发极端暴雨天气。(2)强降雨区主要位于925 hPa急流顶端以北、850 hPa急流核以北偏左侧的急流梯度最大区域附近,急流位置和强度与强降雨落区和强度相关。(3)低空急流建立强劲的水汽通道,强降雨对应水汽辐合中心。强降雨区位于△θse负中心南侧和东侧的等值线密集区域内,并沿着等值线密集区分布。低空急流为暴雨区上空的正涡度柱和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动力机制提供有利条件。(4)极端低空急流下,前倾槽过境,低层强烈辐合高层强烈辐散、深厚正涡度柱及水汽异常充沛是极端暴雨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0.
通过对一次单独测风记录的分析,探讨高空探测业务中异常记录的判断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