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4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233篇
测绘学   143篇
大气科学   404篇
地球物理   565篇
地质学   146篇
海洋学   3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位于滇西南地区的黑河断裂从西向东可分为沧源-木戛、木戛-南代和南代-勐往3条次级断裂段,长约168km,性质以右旋走滑为主,兼具倾滑分量。通过较详细的野外追踪考察,发现该断裂西段即沧源-木戛段存在从雪林大寨以西至木戛长12km以上、北西向断续展布的古地震形变带,主要表现为基岩裂缝、田埂和山坡等右旋扭动显示的右旋断错,断错量0.5—2m,同时还形成了高0.5—1m的断层陡坎。陡坎的垂直位错是断层倾滑运动分量引起的,而地形效应和重力作用也有一定影响。从这些地表形变带的断错地层、陡坎形态等分析,认为是同1次地震活动的结果,经调查访问其不是1988年澜沧7.6级地震的地表形变带,而是时代相对较新的未知年代的古地震形变带。经探槽开挖和样品年代测试,确认其时间介于(1400±30)a.B.P.—(1714±49)a.B.P.之间。根据走滑型地震的震级与同震位错的经验统计关系,估算该次地震的矩震级≥7级,这与该断裂中段即木戛-南代段发生的1988年澜沧MS7.6级地震相当。  相似文献   
992.
山西峨嵋台地北缘断裂是汾渭断陷带内临汾-侯马盆地与峨嵋台地隆起之间的边界断裂,对临汾-侯马盆地内的侯马次级盆地具有控制作用。该断裂自西向东分为西、中、东3段,西段为早中更新世活动,中段为全新世活动,东段为晚更新世活动。在断裂中段的任庄村和金沙村附近开挖了两个探槽,通过对探槽所揭露的古地震事件的年代学分析,结合前人研究结果,认为峨嵋台地北缘断裂全新世发生过A1及A2两次古地震事件,年代分别为466a BC、约4.6ka BP。事件A1即史料记载的466a BC晋空桐地震,震级可能达71/2级。  相似文献   
993.
宿松—枞阳断裂最新活动时代及未来地震危险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宿松—枞阳断裂卫星影像清晰,是一条对构造、地貌、中新生代盆地有着控制意义的断裂。本文对该断裂所处的区域地震地质构造背景进行了分析,结合断裂的发育历史,选择典型剖面,对断裂的最新活动特征进行调查。根据野外地质考察和断裂沿线地震活动统计结果,对断裂未来的地震危险性进行了定量评估。分析认为,该断裂晚第四纪以来仍然有所活动,但活动强度已减弱,未来可能发生无地表位错的中强地震,最大震级综合判定为M5.5。  相似文献   
994.
????μ????????о??????????????????????????????????????????????????????D1= 1.612????????????r=44 km??????????????????????????????????????????????????????????????????Ms5.0????????????????仯?????????????????????????????Ms5.0?????????н???????????  相似文献   
995.
《巴黎协定》明确提出将全球平均升温控制在相对于工业化前水平2℃以内,并努力将其控制在1.5℃以内,以降低气候变化的风险与影响。随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邀请IPCC筹备关于1.5℃增暖影响及温室气体排放途径的特别报告,为UNFCCC谈判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回顾近期发表的一些成果发现,在1.5℃到2℃的不同升温条件下,很多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概率将增加。2℃条件下一些易受威胁的系统,如生态系统和农业系统,将承受全球变暖带来的严重后果;海平面明显上升,珊瑚礁锐减,季风降水减弱等影响将进一步加强。同时,不同地区对全球不同程度增暖的响应也存在很大差异。总的说来,相较于2℃增暖而言,将增暖控制在1.5℃以内能进一步减小气候变化影响的风险。然而,要把全球增暖控制在1.5℃内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并且目前对1.5℃增暖的影响认识仍然十分不足。定量分析2℃和1.5℃增暖对不同区域自然和人类系统造成的影响差异,需要更高分辨率的模式以及更多针对2℃和1.5℃增暖影响而设计的专门试验支持。  相似文献   
996.
五河地区与胶东及小秦岭地区金矿成矿地质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五河县荣渡-小溪集金及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工作在总结前人工作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五河地区、胶东地区以及小秦岭地区金矿床的成矿条件。研究认为,三个地区的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相似,但是又各有其特殊性。五河地区相比于其他两个地区燕山期岩浆岩虽有分布,但岩浆活动及与之相关的郯庐断裂系发育程度和活动性均弱于胶东地区;五河地区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下地壳,无深部幔源物质的参与。五河地区、小秦岭地区金矿赋矿围岩(地层)金元素含量均较低,而胶东地区金矿赋矿围岩具有高背景值。总体而言在基底地层、岩浆作用及构造断裂活动等方面,五河地区与小秦岭地区更为相似。  相似文献   
997.
非洲S盆地是西非Iullemmeden盆地东南边缘的一部分,现有地质资料认为S盆地是一个向西南倾斜的单斜盆地。为初步查明该盆地的地质构造格架为评价盆地的含油气潜力提供依据,在S盆地展开了1∶5万重磁调查。本文依据盆地的实测重力数据及已有地质资料,进行了数据处理与解释推断,在研究盆地不同深度空间的重力异常时发现,S盆地具有上下两层断裂系统:下层为一套控制盆地形成与发育的近南北向的基底断裂系统,是西非裂谷系一系列近南北向的地堑式盆地的组成部分;上层为一套有北东向与北西向断裂共同组成的盖层断裂系统(部分运动强烈的切入基底),这套断裂决定了盆地的最终形态并控制着油气流的运移通道和储存空间。  相似文献   
998.
介绍了区域台网地震速报安全可靠性的要素,分析了影响区域台网地震速报安全可靠性因素及提高可靠性的方法。结合安徽台网地震速报安全可靠性实例,探讨了如何提高区域台网地震速报安全可靠性,并建立相应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99.
安徽地区历史及现代地震活动与断裂活动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地区处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沿着大别造山带的陆一陆碰撞变形带,构造背景复杂多样,断裂十分发育。郯庐断裂带长期控制着两侧的构造格局,大别山东缘的霍山地区多条断裂在晚第四纪有新活动。史料记载表明安徽地区历史地震以中强震为主,最高震级为M6 1/4级。根据区域地震地质、历史地震近年最新研究成果,对第四纪特别是晚第四纪以来的断裂活动习性做出归纳和分类,并分析历史地震、1970年后有仪器记载以来中等强度地震和小地震密集与断裂活动的相关性,为中长期地震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蒙城地震台地磁核旋观测资料,进行b值统计分析,得出了其短期、长期以及周期性变化基本规律。与华东地区中强震做震例对应分析,结果表明,该台b值异常可能具有孕震效应,对中强震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