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2篇
  免费   610篇
  国内免费   500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181篇
地球物理   761篇
地质学   825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137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阐述了高台地震台观测环境现状,通过高台地震台监测环境保护实践活动,认识到:法律、法规是地震监测环境得到有利保护的重要保障;观测环境保护工作需要依靠当地政府及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地震台站工作人员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运用,担负起地震台站监测环境保护的任务。  相似文献   
992.
非平坦地形条件下电阻率三维反演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实现了非平坦地形条件下电阻率三维反演,讨论了几种消除反演中地形影响的方法. 结果表明,只有将地形直接带入反演算法中,进行带地形电阻率三维反演才能有效消除地形影响及其对反演结果的偏差,得到与地下电性结构相符的反演结果.  相似文献   
993.
闫峻  陈江峰  谢智  杨刚  喻钢  钱卉 《地球化学》2005,34(5):455-469
长江中下游地区繁昌火山盆地蝌蚪山晚白垩世玄武岩为硅饱和岩石, SiO2含量在 47.63%~ 50.02%之间,在 TAS图上位于碱性和亚碱性的分界线上,多数属于玄武岩,少数为粗面玄武岩. MgO含量较低( 3.72%~ 5.58%),但 Mg#值较高( 61~ 71).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 Ba、 Th、 U、 LREE和 Pb,亏损高场强元素 Nb、 Zr和 Ti,具富集的 Sr、 Nd和 Pb同位素组成.初始 87Sr/86Sr(t)比值介于 0.706 5~ 0.706 6之间,ε Nd(t)值介于-5.5~-7.3之间.在 87Sr/86Sr(t)-ε Nd(t)相关图上投在富集的第Ⅳ象限,并趋向于 EMⅡ地幔端员. 206Pb/204Pb(t)、 207Pb/204Pb(t)和 208Pb/204Pb(t)比值分别为 17.928~ 18.311、 15.426~ 15.621和 37.785~ 38.525,在 Pb同位素相关图上处在 DMM和 EMⅡ地幔端员之间.蝌蚪山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原始岩浆来源于岩石圈地幔,底侵到壳幔边界后曾有一段时间的滞留,并经历了一定程度的以橄榄石和斜方辉石为主的结晶分异,随后在上升过程中没有受到明显的地壳物质的混染.本地区晚中生代时期陆下岩石圈地幔具有同位素富集的性质,曾受到过古老俯冲事件中析出流体 /熔体的交代.与本地区新生代玄武岩地球化学性质的对比表明,从晚中生代至新生代,由于岩石圈拉张和软流圈的上涌,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岩石圈的减薄,其过程和华北地块东部的岩石圈减薄事件基本一致.造成华北地块东部和华南地块东部的岩石圈减薄具有一致的动力学机制和背景,很可能是晚中生代时期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之下俯冲造成的弧后盆地的拉张减薄.  相似文献   
994.
徐小军  赵子福  郑永飞  魏春生 《地球科学》2005,30(6):721-728,770
大量的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大别山中生代中酸性岩为俯冲扬子陆壳再循环的产物.REE配分的定量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与基性下地壳相似的北大别基性闪长质片麻岩部分熔融并经过结晶分异能够形成与天柱山中性岩类似的稀土元素组成,而与中性地壳相似的北大别中性灰色片麻岩部分熔融能够形成与天柱山花岗岩类似的稀土元素组成.残留相微量元素定量计算结果表明,大别山现今出露的中基性麻粒岩不是部分熔融后形成的残留体.早白垩世地幔超柱事件热扰动所引起的加厚地壳部分熔融后的残留体可能由于比重较大而拆离进入地幔,从而发生去山根作用和造山带的大面积隆起.  相似文献   
995.
夏群科  程徽  刘佳 《地球科学》2017,42(6):853-861
已有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东部的山东费县岩石圈地幔在克拉通破坏峰期(早白垩世)时是高度富水的,其中橄榄石的H2O含量>180×10-6;而同期克拉通西部的太行山符山地区岩石圈地幔具有贫水特征,其中橄榄石的H2O含量为~10×10-6.这表明西向俯冲的古太平洋板块造成了华北东部早白垩世岩石圈地幔的富水特征,为克拉通破坏提供了力学前提.为了解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范围,对介于费县和符山之间的山东铁铜沟地区早白垩世高镁闪长岩中的橄榄岩捕掳体进行了含水性分析,橄榄石的原始H2O含量(6×10-6~24×10-6,平均值为(15±7)×10-6)与符山地区相当,暗示太平洋板块俯冲造成的岩石圈富水效应可能仅局限在华北最东部,这和最东部地区克拉通破坏程度最高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96.
提取宁夏银川台远震P波接收函数,计算了台站下方地壳厚度和波速比,得出银川台下方地壳厚度为48.0km,体波波速比为1.72。分析认为银川台下方地壳分层结构明显,地壳厚度起伏剧烈,具有较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  相似文献   
997.
利用2011年至2013年上海及邻近地区的常熟地震台、金泽地震台、佘山地震台记录的ML2.0以上地震波资料,基于Sato模型,采用不同的流逝时间,计算该区域的尾波Q值。结果表明:该区域为低Q值、高频率依赖性区域;不同流逝时间下同一个地震的Q值是不同的,流逝时间越长Q值越大;在2012年7月20日江苏宝应ML5.0级地震发生前,尾波Q值存在增大现象。  相似文献   
998.
毕云 《地球物理学报》2011,54(10):2468-2476
北极地区(60°N~90°N)平流层纬向风和气压场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不同高度层季节变化的时间有差异.北极平流层从冬至夏,季节转换从上向下推进,从夏至冬,季节转换从下向上推进.以20 hPa为例,平均而言,4月上旬以前,北极被极涡控制;4月中旬北极地区高压的势力开始超过低压,5月上旬,北极高压正式建立;7月份达到最强,8...  相似文献   
999.
利用1951~2000年的NCEP/NCAR逐日再分析风场、比湿和海平面气压资料,得到南海区域的整层水汽通量。根据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水汽通量的特征分析,定义了南海夏季风爆发指数IVIMT,并确定出1951~2000年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日期。通过分析发现,利用该指数可以合理地确定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时间。  相似文献   
1000.
1998年青藏高原臭氧低值中心异常及其背景环流场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TOMS和SAGE II臭氧卫星观测资料,对1998年青藏高原臭氧低值中心异常变化的过程和垂直结构进行了分析。为了探讨1998年这个低值中心出现异常的原因,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1998年高原附近上空位势场和位温的变化,分析了1998年臭氧低值中心异常期间高原上空对流层上层到平流层下层的流场和垂直运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8年11月,青藏高原上空对流顶比正常年份高,无论是对流层上层还是平流层下层,上升运动都比正常年份强。同时高原上空南亚高压也比正常年份强,于是使得1998年高原上空的强臭氧低值中心一直维持到11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