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55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结合气象观测和大气边界层探测资料,分析了1990年1月2日重庆雾的声雷达回波特征,并与1989年12月30日雾的回波作了比较。结果表明,雾顶回波高度与逆温和相对湿度的转折高度一致;雾顶回波在雾的成熟期呈现波动,在消散期有一下降过程。上午大气污染物地面浓度的变化与逆温混合层状况有密切关系,混合层较薄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地面浓度较大  相似文献   
32.
青藏高原地表热状况与华西秋雨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利用1961-1995年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148个测站的月平均资料,分析研究了高原地面热源与华西秋雨的联系。结果表明,高原东部地面热源与华西秋雨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高原东部地面热源异常强迫500hPa大气环流异常来制约华西秋雨的多寡。  相似文献   
33.
气象探空资料的客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旭明 《四川气象》2001,21(3):36-36
用逐步订正法将气象探空数据作客观分析,并在微机上进行计算,计算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34.
一、引言用准地转ω方程诊断大气的垂直运动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但用常规ω方程进行垂直运动的定性定量分析时,有其不可忽视的缺陷。Hoskins等指出这些缺陷,并对此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他们对ω方程作了重新推导,用一种新的表示方法来描写强迫项。经改写后的ω方程,不仅强迫项的形式简单,而且还有物理意义明确等优点。大气中的垂直运动仅依赖于Q的散度,通过考虑等压面上的高度场和温度场即可推断出天气图上垂直运动的分布。但准地转ω方  相似文献   
35.
本文用考虑夹卷的一维定常积云模式模拟了川东地区两次强对流云,模式在一维定常动力学框架中引入了多种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包括云水、雨水、冰晶、雹胚的增长及碰并、转化过程。计算结果表明:云顶高、厚度、强度等宏观特征与雷达观测值相当一致,同时它还揭示了四川地区强对流云的多种微物理特征以及各种微物理过程的相对重要性和转化关系,对冰雹云和暴雨云的数值试验显示了两种云在动力学结构上和云中各种微物理过程对降水贡献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36.
一、前言层状云是冬季主要的云水资源。在开展冬季人工增雨、消云试验研究、解决电线覆冰等一系列具体问题时,都应弄清楚云的宏微观特征。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在冬季我们没有开展过这方面的观测研究。我省历来冬干春旱,冬季多云寡照,为探索冬季人工增雨和消云试验的可行性,近年来着手对冬季层状云进行探测研究。本文通过对1989年1~3月在川西南野外探测的云雾资料和成都、宜宾两站同期的探空资料的分析,首次揭示了我省冬季层状云  相似文献   
37.
在高炮催化区跟踪算法基础上,探究了选取等面积同心圆环作为对比区进行人影作业效果物理评估新方案,并给出了该方案适应性判断指标。选取垂直液态含水量和面雨量作为方案检验因子,分析了不同自然降水过程中,不同时间段"催化区"和"对比区"平均物理量的双比值和相对偏差等参量的变化;并以相似离散度为指标,分析该方法的适用范围,分析何种条件下自然降水的"催化区"和"对比区"变化比较一致且小于增雨效果。实验表明:不同自然降水过程中,"催化区"和"对比区"30 min平均垂直液态含水量变化以及3 h平均相对增雨均小于增雨效果,新方案可用于人工增雨效果分析。后提出将综合相似离散度作为判据,当其值大于0.2时,则不采用该方案,判据的增加明显改善了新方案评估效果。  相似文献   
38.
用逐步订正法将气象探空数据作客观分析,并在微机上进行计算,计算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39.
吉林省智能暴雨预报系统简介王侠飞,杨志东,黄秀娟,叶青,何险峰(吉林省气象台)(四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1前言最近十年,气象业务自动化和计算机的开发有了很大的进展,如何综合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常规天气报、卫星云图等多方面的信息,并且从这些大量的信息中客观...  相似文献   
40.
根据大气内部非平衡强迫是激发暴雨天气的动力机制的观点,利用1994年5至6月的逐日实时观测资料,计算分析了非平衡强迫与中尺度天气系统发展及其暴雨天气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非平衡强迫的数值诊断对暴雨分析预报具有积极意义,尤其是对区域性暴雨的落区,预示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