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183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41.
南海北部风暴潮数值计算中的圆对称台风风场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 言 风暴潮是主要的海洋灾害之一,在南海是由热带气旋引起。由于它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危害极大,因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了研究和预报风暴潮,数值模拟和计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经验表明,风暴潮模式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气压场和风场模式的质量[1]。本文将对风暴潮数值计算中经常使用的圆对称经验台风风场模式(以及气压模式)和最大风速半径的选取作具体讨论。1 圆对称经验台风风场模式 台风(泛指热带气旋,下同)风场实际上比较复杂,对它的研究包含着广泛的课题。同样,在风暴潮的数值计算中模拟台风风场也有着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2.
广东沿海赤潮与海洋水文气象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广东沿海发生赤潮的实测资料,重点分析了1997年10月至1998年5月广东沿海赤潮发生与海洋水文气象的关系.结果表明:棕襄藻(Phaecystis cf globosa Scherffel)和三宅裸甲藻(Gynmodiniu mmikimoloi)最大增殖速率的发生条件为:海水温度(以下均是日平均值)21.9℃~26.9℃.盐度26.68~32.01,气温22.9℃~27.1℃、风速0.2-4.3m/s、气压1 002.2~1 011.9hPa、相对湿度83%~94%.认为1997-1998年赤道太平洋上层海洋水温异常变化,导致1998年中国东南沿海水温和气温偏高,风速偏弱,盐度偏低,相对湿度偏高,气压偏低,容易发生赤潮;而降水量多少对1998年广东沿岸海域赤潮形成和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发现春夏季当海平气压和盐度出现下降趋势,气温、水温和相对湿度呈上升趋势,风速呈减弱趋势时容易发生赤潮,赤潮发生海域主要位于500 hPa图上的副高北沿,赤潮发生海域均位于槽前.在850hPa图上,华南地区则出现较强的切变线环流.地面天气图上,赤潮发生时在南岭附近有锋面系统存在,海面风速较弱,风向偏东.  相似文献   
143.
1998年冬春季粤港赤潮爆发海区异常高SST成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海洋站、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和历史文献,较系统地分析了1998年冬春季粤港发生大规模赤潮期间广东沿海海表水温(SST)变化特点及异常高SST的原因。结果表明,1997年4月至1998年6月,月平均SST呈准同步变化趋势。赤潮大爆发期间各站的季平均海表水温距平(SSTA)为1.1℃~1.5℃,达到异常高SST标准。其中月平均SSTA达1.5℃-2.0℃。SSTA有两个明显峰期分别出现于1997年12月-1998年1月和1998年4-5月。异常高SST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受强EI Nino影响、冬季风异常弱、南海高压持续偏强。  相似文献   
144.
基于有连续注入营养基的培养室内微生物的连续培养模式,提出一种描述在封闭环境中赤潮发生过程的藻类生长的营养动力学模型。对4种不同形式的营养增长函数,讨论了营养物质增长速度对藻类生长的影响效果。利用微分方程定性分析方法,探讨了一次赤潮发生过程4个阶段的数学模拟问题,并给出具体划分4个阶段的数值计算方案。  相似文献   
145.
针对火箭助推器残骸海上落区监测面临的挑战,对助推器残骸海上监测内容、监测平台、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助推器残骸海上监测技术路线。在此基础上,成功实施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监测任务,为研究火箭残骸再入及解体规律,完善落区设计与选择提供技术支撑。最后给出了火箭残骸海上监测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内容,以期对后续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6.
琼州海峡夏季三塘潮流谱分析和余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论潮流矢量是反时针旋转(f>0)还是顺时针旋转(f<0),全日潮谱峰都高于半日潮谱峰。2个半日潮周期分别为12、12.4h;2个日潮周期分别为23.9和25.8h;在半日潮和全日潮分量中,反时针分量是主要的:顺时针的半日潮能谱只有反时针的84%;顺时针的日潮能谱只有反时针的65%;浅水分潮6.2、8h和超过24h的3、4.2和5.5d等也有明显表现,但是都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夏季余流流速在5~10cm/s范围内变化,方向以南偏西为主。造成这种现象的首要的因素是夏季琼州海峡水交换基本态势和三塘附近海底地形,风对流向变化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7.
海上航空技术是海洋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文章在跟踪国内外海上无人机技术发展水平、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无人机在海洋工作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为我国利用海上无人机技术开发与管理海洋提供技术支撑和情报支持。  相似文献   
148.
广东省南澳县渔业资源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在分析广东省南澳县海域鱼类资源及渔业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给出了南澳县渔业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具体措施,以期扬长避短,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9.
涠洲岛海洋站1960-2010年DHW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涠洲岛海洋站实测海表温度(SST)历史资料和该岛珊瑚礁普查(Reef Cheek)历史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对比分析法探讨该站SST变化中夏季DHW(Degree Heating Weeks)的变化趋势及珊瑚白化的海洋站DHW临界值,结果表明:(1)1960-2010年涠洲岛DHW有轻微的上升趋势,与气候全球变暖统计...  相似文献   
150.
近海海面油类漂流扩散的研究和预测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珠江口气象站风速与潮汐站潮位资料,对1955-1998年12次El Nino过程的珠江口季风强度与海平面变化特点进行合成分析,结果表明,El Nino发生前一年冬季,珠江口冬季平均风速较常年值大0.4m/s,El Nino发生当年,月平均风速也普遍大于常年,而月平均海平面则普遍较常年偏低,其中10与11月份负距平为6cm左右。东亚地区的季风异常对珠江口海平面异常有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