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5篇
大气科学   75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1 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广东省短期气候监测、预测业务系统”(ShortdatedClimateMonitorandForecastOperationSystemofGuangdongProvince,以下简称SCMFOS-GD),采用基于Windows95下的VisualBasic5-0(中文版)开发,系统具有标准的Windows风格的多文档界面,包括菜单驱动、在线帮助、工具条、状态条、进程条以及标准的窗口管理等特性。SCMFOS-GD主要包括数据库、气候灾害监测、短期气候预测、气候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62.
台风Fitow降雨的数值预报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MM5对热带气旋Fitow(2001)的登陆过程进行了成功的预报,特别是对台风暴雨中心的位置和降雨量的预报与实况相当吻合。敏感性试验表明,华南地形对本次台风登陆过程中心气压和位置的变化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对台风低压北侧还是有一定的阻挡填塞作用,尤其是对24h累计的降水量有明显的增幅作用,而华南地形的这些影响主要是由南岭山脉所造成的。由于南岭山脉的阻挡,使南来的暖湿气流强迫抬升,促进了对流活动和降水系统的发展,最终造成台风降雨量明显加强,其增幅达30%。  相似文献   
63.
基于2012—2019年自动站雷暴大风观测实况和对应雷达回波,利用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决策树)和深度学习方法(CNN、YOLO)等三种机器学习方法分别建立雷暴大风自动识别模型。根据广东雷暴大风回波特征,选取50 dBZ高度、反射率因子强度梯度等5个回波参量作为决策树的特征因子;将1~9 km高度的雷达回波分为11层,作为YOLOv3的输入层,使其由原3个特征层扩展到11层,训练优化后的YOLOv3可更合理刻画雷暴大风的空间结构特征。经批量测试和业务试运行试验,检验结果表明:三种模型中基于决策树的模型虚警最高,基于CNN的模型漏报最多,基于YOLO的模型识别效果最好,其POD和CSI均最高。通过对广东2020年汛期5次系统性和5次局地性雷暴大风过程进行分类型自动识别效果评估,并选取任意天气下长达30天连续时段进行不间断识别检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不同类型的雷暴大风均有较好的识别能力,具备业务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4.
利用龙门县内南昆山、气象观测基地和沈村3个不同的大气负氧离子监测站数据,对龙门县负氧离子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龙门县负氧离子资源丰富(年均浓度为2989 cm^(-3)),其空间分布与植被覆盖度对应呈现为西高东低趋势。高植被覆盖度区域南昆山站的负氧离子浓度日变化不明显,而低植被覆盖度区域气象观测基地和沈村站存在夜间、早晨高,下午、傍晚低的特征。季节变化来看,龙门县负氧离子浓度呈现春夏高、秋冬低的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65.
66.
梁萍  杨子凡  谢潇  钱琦雯  常越 《气象科技》2020,48(5):685-694
提高汛期降水过程的延伸期预报能力是目前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以上海梅汛期降水为例,利用非传统滤波方法提取多变量季节内分量,分析了梅汛期季节内候降水异常及其相联系的延伸期关键低频信号,进一步综合多变量低频信号建立了梅汛期候降水异常延伸期预报方法,并开展了多年的回报和试报检验。结果表明:①梅汛期候降水异常季节内分量具有显著的40~60d低频振荡周期,与降水异常实况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和较高的符号一致率;②梅汛期季节内候降水异常与超前10~35d的热带及中高纬低频信号有关,主要包括:热带MJO(Madden Julian Oscillation)自阿拉伯海的向东传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季节内活动的西北向传播、PNA(Pacific-North American)遥相关型的季节内位相转换以及东北亚冷空气的持续性异常影响;③综合上述多变量低频信号建立了延伸期候降水异常预报模型,对提前10~35d的延伸期候降水异常的季节内分量具有预报技巧,也能较好地预报实际的候降水异常趋势。  相似文献   
67.
广东百年一遇特大洪涝与气象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6月8~21日,广东连遭9403号强热带风暴、龙卷风、大暴雨、特大暴雨、特大洪涝的灾害.九洲江、北江、西江水位超过或接近百年一遍的特大水灾,灾害波及广东9市60个县,占全省面积2/3,死亡220人,157万人受洪水围困,直接经济损失146亿元。本文就今年这次百年一遍的特大洪涝概况、主要影响系统、气象服务三个部分作一介绍。1特大暴雨和特大洪涝概况6月8日到19日,粤西、粤北和粤西南,降雨量达400~600mm不等。最大降雨中心分布在廉江市、阳山县和恩平市,中心雨量分别为689、563、577mm。其特点是强度大、时间长、面积广,为历史同…  相似文献   
68.
近40年来惠州市雷暴的气候统计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1967-2006年逐年雷暴资料,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方法,分析了近40 a来惠州市雷暴的气候统计特征.结果表明:惠州市属于雷暴多发区,近加a来年均雷暴日为78.1 d,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年雷暴日呈显著减少趋势,倾向率平均为-6.57 d/10a,20世纪80年代发生了减少性突变;各月都有可能发生雷暴,但主要发生在汛期(4-9月),约占全年的90.9%,其中夏季雷暴日(6-8月)约占全年55.8%,1、11和12月最少;雷暴初日一般出现在2月下旬至3月初,终日一般出现在10月中旬,年平均雷暴持续期为229.9d.  相似文献   
69.
2018年8月30—31日广东出现一次超历史记录的极端强降水过程,惠东高潭24 h雨量达1 056.7 mm,采用广东省区域雷达拼图产品、MICAPS实况、CFSR逐6 h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0.5°×0.5°),以及广东省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和区域自动站资料,着重分析了此次过程中"列车效应"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列车效应"发生在缓慢移动的季风低压诱发的有利大气环流背景下,最显著的特点是水汽通量散度和假相当位温大值区主要存在于925 hPa及其以下的边界层中,且在强降水发生时段汕尾附近地区边界层风向由西南风逐渐逆时针转为偏南风,在汕尾中部附近地区形成气流辐合上升;MβCS中多单体对流风暴沿西南季风和莲花山山脉走势自西南向东北方向传播;地面中尺度辐合线以及低空西南-偏南暖湿气流的脉冲,以及惠东高潭附近的特殊地形分布触发了此次过程中"列车效应"的发生发展,从而引发了高潭创历史记录的极端强降水过程。  相似文献   
70.
简要介绍了改进精细分辨率雷达所涉及的提高空间分辨率和智能化、快速扫描等技术。利用改进后的雷达精细分辨率数据和原始分辨率数据,对不同强天气类型的探测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精细分辨率数据可获得比原始分辨率数据更大的相对径向速度,辐合辐散和速度极值也更明显;获取更为清晰的超级单体结构以及龙卷涡旋特征和龙卷碎片特征等,更早识别出对流单体和雷暴云团;采用精细分辨率数据进行定量降水估计的精度与原始分辨率数据相当或略有提升。改进后精细分辨率数据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双偏振)雷达观测特征,在对中小尺度强对流回波监测和识别的实际业务中具有较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