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5篇
  免费   374篇
  国内免费   1185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186篇
地球物理   317篇
地质学   2828篇
海洋学   281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68篇
自然地理   20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72篇
  2007年   315篇
  2006年   318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蒙脱石热处理产物的电子顺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对广东和平蒙脱石及其热处理产物进行了化学分析、差热和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及电子顺磁共振研究。结果表明,在热处理过程中,蒙脱石的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蒙脱石的电子顺磁共振谱中有两个主要的特征信号,其g值分别为416和2.1,前者对应于蒙脱石八面体片中Fe3+的结构信号,后者对应于蒙脱石晶体表面吸附的某种超微粒富铁相———无定形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中的Fe3+的结构信号。随着蒙脱石热处理温度的不同,两者的信号强度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出蒙脱石结构中的Fe和吸附的Fe在相变过程中所发生的价态和结构变化及迁移。  相似文献   
992.
云开地块基底演化与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开地块位于广东和广西两省的毗邻地带,经历了基底形成和改造两个阶段。基底形成包括了古中元古代高州杂岩的沉积与变质、晚元古代云开群的沉积与变质、震旦系和早古生代地层的沉积和变质,在早古生代晚期作为整体转化为稳定地块。基底改造发生在加里东期之后,包括海西-印支期与燕山-喜山期两个阶段,基底岩石经历了断裂变质、重熔改造和构造活动。在基底演化过程中,物质进行了重新分布,一些元素得以富集成矿,使云开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银金-多金属矿床集中区。  相似文献   
993.
巴丹吉林沙漠查格勒布鲁剖面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约128ka BP以来查格勒布鲁剖面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末次间冰期以来本区对全球气候波动的响应。随着全球气候的波动,间冰期和间冰阶时,东亚夏季风的降水尾闻到达甚至越过本区向西扩展,给本区带来一定的降水。使之具有生草成壤的粪似于干草原的环境,该时期剖面中发育湖相、黄土和古土壤沉积,SiOz/A12O3比值下降,平均值分别为9.33、7.58和7.51;冰期和冰阶时,东亚夏季风向东南方向退缩,本区受干冷的冬季风控制,降水稀少,植被稀疏,风沙活动强烈,剖面中发育风成砂沉积.SiO2/Al2O3比值上升。据气候干寒程度的差异,风成砂的性状可划分为3类,即风成砂(Ⅰ)、风成砂(Ⅱ)和风成砂(Ⅲ),它们的SiO2/Al2O3比值分别为15.42、15.40和10.32,代表着从流动沙丘砂向固定半固定抄丘砂的过渡。  相似文献   
994.
准噶尔盆地砂岩储集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油气储集岩(砂岩)粒间孔隙中自由状态的油气组分,与各种矿物相互吸附、结合(束缚状态)的油气组分,以及矿物内部的油气包裹体之间常规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甾、萜烷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反映了不同成藏阶段油气组分的地球化学特征。展示了油气藏油气注入过程。为油源对比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5.
本文利用一种新的方法和(或)lgCi-lgCi图解法,明显地区分出地幔平衡部分熔融作用和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并以亚速尔群岛中Terceira岛火山岩和汉诺坝玄武岩的实际资料验证了所推导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6.
刘新华  沈照理 《沉积学报》1997,15(2):236-240
油类污染地下水的过程中发生了各种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本文利用山东省淄博市某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油类污染事故的资料,通过地下水环境对照值的统计,首次研究了地下水油类污染与其他组分的关系,以及油类污染地下水造成的地下水地球化学的变化。提出地下水环境对照值可以作为地下水是否受到油类污染的水文地球化学指标。研究区中地下水油类重污染区的Cl-COD、硬度和矿化度升高幅度较大,而轻微污染区则升高幅度较小;对于3则在油类重污染区含量非常低,而轻微污染区则升高。研究区地下水地球化学环境的变化是由于油类污染过程中离子交换作用和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等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7.
地质雷达在湖南邵阳金江水库坝体隐患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江水库坝体隐患探测中,使用地质雷达发现坝体的主要隐患来自坝体基岩的溶洞和因断裂、裂隙等渗漏通道在残坡积土层中所成的土洞。水库水位浸润线标高和残坡积土与基岩接触界面标高较接近,而使此高程的防渗能力更加薄弱,这也是此坝体的隐患之一。同时,根据地质雷达影像特征可探测灌浆工程的灌浆深度和水泥浆扩散半径,提出它可作为水利部门堤坝灌浆工程质量无损检测的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98.
橄榄岩中尖晶石化学成分分带的机理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建平 Provo  A 《矿物学报》1997,17(2):156-163
橄榄岩中尖晶石的化学成分分带显示,在由温度降低引起的亚固相平衡过程中,与橄榄石及斜方辉石相邻的尖晶石边缘贫Mg和Al、富Fe和Cr,而与单斜辉石相邻的尖晶石边线相反。尖晶石的Fe和Mg分带为其他矿物的粒间Fe-Mg离子扩散所致;尖晶石中的Cr和Al分带则是尖晶石晶体内部Cr-Al离子的交互扩散所致。本文从热力学理论角度说明了尖晶石晶体内部的Cr-Al交互扩散受其Fe-Mg分带的控制;从热力学计算证明了尖晶石内Al必须从富Fe处向富Mg处扩散,解释了尖晶石中Mg和Al及Fe和Cr分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99.
云南老王寨金矿区煌斑岩岩石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研究云南老王寨金矿区与金矿化时间上、空间上密切共生的煌斑岩岩相学、矿物学以及主要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基础上,总结出该区煌斑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云煌岩,其次为云斜煌岩,两种岩石均属碱性系列、钾质-富钾质钙碱性煌斑岩为交代富集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板块俯冲进人地幔楔的地壳物质脱水形成的流体可能是引起该区地幔交代作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粤西长坑金矿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坑金矿主要产在长坑下石炭统灰岩与上三叠统页岩断层不整合面下的硅质岩中,矿化可分为两期,早期金矿化为层状及透镜状,和硅质岩的产状一致,其δ34S‰。在─35.4~—0.3之间,极差大,变化大,具沉积硫的一般特征;成矿流体的δD‰为─80~—59。晚期矿化主要以辉锑矿-石英脉形式产出,其δ34S‰:0.8~2.3,均一,变化小,和早期矿化有明显差异,晚期矿化成矿流体的δD‰:─30~—46。两期矿化铅同位素组成相似,和下伏地层的基本一致。据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前人有关硅质岩成因认识,认为长坑金矿早期矿化主要是热水沉积形成的,晚期矿化是改造形成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下伏地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