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3篇
大气科学   26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广西冬耕季农业气候资源对冬种马铃薯布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广西冬耕季农业气候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马铃薯气候生态条件,结合生产实际,选取了80%保证率的极端最低气温和霜日数、1~2月的平均气温、80%保证率的日平均气温≥5℃的积温、80%保证率的13平均气温≥IO℃的日数、11月~次年3月降水量作为区划指标,用专家打分法,得出广西冬种马铃薯的种植布局,其中最适宜气候区以沿海地区及桂东南部分县(市)为主。区划布局结果为保障冬种马铃薯稳产高产和广西粮食安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2.
秋冬季节转换期东亚环流变化特征及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NCEP/NCAR候平均再分析资料,对秋冬季节转换前后大气环流特征及高低层季节转换的时间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表面气温的季节性转变是东亚地区秋冬季节转换的信号,其剧烈的降温将快速引导环流形势向冬季型转变,一定强度的西伯利亚冷高压的建立亦是季节转换的指示器。从秋冬季节转换前后的环流形势对比来看,急流南撤至35°N以南、急流中心稳定移至西太平洋上空、南亚高压反气旋中心退至西太平洋上空时间比较一致,可视为冬季环流建立的标志。通过分析青藏高原及江淮地区表面热通量的变化得知,秋冬季节,青藏高原地面对大气感热及潜热加热的急剧减少,远远超过了净长波辐射加热的增加,这种热量的减少使得离地最近的地面气温出现相应降温,在滞后表面加热突变后2~3候出现季节转换。由于感热的变化主要影响低层,高层对感热变化的响应主要是通过热力适应机制,导致高层的季节转换时间滞后于低层。而江淮流域地区地表潜热加热的急剧减少亦是大气环流改变的一个热力因素,可能是由于潜热加热到达一定的高度通过凝结加热的方式直接影响高层,所以高低层季节转换时间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3.
灾害性天气对广西森林生态旅游的影响评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广西主要森林生态旅游线景点代表站1971~2000年暴雨、雷暴、大风的数据统计,找出主要灾害性天气的发生规律,对各旅游区最佳旅游期进行灾害性评估,试图找出安全、适宜的旅游季节,为旅游部门增收、游客合理安排休闲度假提供科学的建议.分析结果:桂北森林生态旅游最佳时节为4月和9~10月,桂南最佳旅游时节为3~5月及9~11月,桂东南最佳旅游时节为3月和9~11月,桂东最佳旅游时节为3~4月和9~11月.  相似文献   
164.
南宁市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率和强度变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南宁市城区1951~2005年的月降雨量及暴雨、高温、大风、雷暴、大雾的年日数资料,统计干旱、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频率、强度,应用低通滤波和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分析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频率的演变趋势。结果显示,55年来,南宁市城区干旱频率变化率为0.0127%/10a,呈平稳变化趋势,但强度增大;暴雨日数变化率为0.276d/10a,呈增多态势,大暴雨频率为0.275%/10a,呈增大趋势;高温频率线性倾向为0.1%/10a,呈平稳趋势变化;大风、雷暴、浓雾频率的线性倾向分别为-0.5%/10a,-0.13%/10a和-0.3%/10a,均呈显著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65.
利用广东省466个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广州气象站常规气象资料及珠江三角洲4个主要城市的PM 10浓度等资料,通过矢量EOF方法,对选出的珠江三角洲典型灰霾天气过程(2004年1月4~10日)和清洁过程(2005年11月15~21日)的近地层流场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典型灰霾天气过程第二、三模态有非常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受局地中小尺度环流系统影响,污染物局限在当地,出现严重的灰霾天气;而清洁过程与强平流输送有关,主要受大尺度环流系统影响。  相似文献   
166.
南宁市大棚越冬种植彩色甜椒小气候评价及调控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南宁市大棚(单棚)小气候特点,针对彩色甜椒越冬种植进行小气候评价,得出南宁市大棚小气候特点基本能满足彩色甜椒越冬生长对气象条件的要求,但春、夏、秋季在晴天及多云天气条件下光照度过强,冬季光照不足;大棚内最高最低气温、不同发育期昼夜温偏高或偏低;冬春季棚内湿度过高等不适气象条件制约了彩色甜椒的高效生产。进而对不利于大棚彩色甜椒生产的气象条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合理化的小气候调控建议。  相似文献   
167.
168.
广西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及短期气候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统计广西各站历年夏半年高温总日数的基础上,分析广西高温天气日数的气候概况及气候变化特征.通过相关计算,找出8站高温日数与太平洋海温和500hPa月平均位势高度的相关区,初步建立了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69.
分析广西春季低温阴雨周期性及其QBO特征,太阳黑子相对数、厄尔尼诺事件与广西春季低温阴雨的关系,以及广西春季低温阴雨前期500hPa环流的演变特征,得出:(1)广西低温阴雨天气具有准2a周期.(2)在太阳黑子暴发年,破坏了低温阴雨的准2a周期振荡,全区低温阴雨结束期为偏早趋势;在太阳黑子相对数低值年,广西低温阴雨天气的变化存在22a左右的周期.(3)受东传型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全区大部低温阴雨结束期偏迟,总日数偏多.西传型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全区大部低温阴雨结束期偏早,总日数偏少,无全区性结束期偏迟,总日数偏多的年份.(4)广西春季低温阴雨前期500hPa环流演变具有较明显的持续性.建立了低温阴雨天气预测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70.
广西汛期降水气候特征分析及客观分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方法分析了广西汛期降水量主要气候特征,并通过旋转EOF,取其主要的旋转主分量高荷载区,将广西前汛期(4~6月)和后汛期(7~9月)的降水变化分别划分为5个和3个区域,并与传统的经验分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客观分区对广西前汛期和后汛期降水的气候分布有较好的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