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3篇
大气科学   26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41.
广西主汛期降水量异常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广西主汛期降水量的分析,初步确定了异常偏多和异常偏少年,分析了广西主汛期平均降水量与太平海洋温场和大气环流的关系,筛选影广西降水量的海温和500hPa位势高度场因子,建立降水异常的统计诊断模型及概念诊断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42.
本文通过对广西11个代表站近十年(1981—1990年)平均气温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出广西近十年来春、夏、秋、冬四季和年气温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243.
本文根据“气象异常年表”规定的统计项目,对广西近三十年(1961—1990年)气候极值进行了分析,得出气温、降水、日照等要素气候极值的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44.
柑橙果实膨大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耀先  莫新  符合  唐瑞芳 《气象》1993,19(4):50-52
  相似文献   
245.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中旬,我区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视程障碍现象(有效水平能见度<10.0千米),全区共有46个站记霾、11个站记轻雾、5个站记浮尘,其中有1个站为轻雾转霾、1个站霾转烟幕、2个站霾转浮尘。以地域分布来看,偏西部的站多记轻雾,东部站多记霾。(仅有1站记轻雾、5站记浮尘)。本文就这次全区性天气现象略作探讨,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46.
李秀存  易燕明  苏志 《热带地理》2003,23(2):123-125,133
利用广西88个气象观测站1960~2000年冬季冻害站数资料,通过采用自然正交函数开展、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MHAT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广西冬季冻害的时空特征、变化趋势、突变、周期性.得出结论:广西冬季冻害主要有2种分布型态:(1)全区偏多(少 )型;(2)桂东北及部分江、河流域偏多,其余偏少型.冻害站数呈减少趋势,在1985~1 987年前后出现突变点,其变化周期不明显,但年际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247.
分析邕江洪峰水位序列的特征及其与环境场的相关关系,对邕江洪水的天气气候成因及预测因子作初步探讨,得到一些对实际预测有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48.
均生函数模型是由时间序列按不同的时间间隔计算均值,生成一组周期函数,然后用原序列与这组函数建立预报方程.本文应用均生函数对广西春播期低温阴雨结束期建立了预报模型,并进行试报与预报检验.根据广西低温阴雨结束期气候分布特点,以桂林站代表桂北地区,柳州、河池、梧州站代表桂中地区,南宁、玉林、钦州站代表桂南地区,百色站代表右江河谷及沿海地区.结果表明,以各代表站低温阴雨结束期为原序列,建立均生函数模型,其趋势预报效果较好.(1)均生函数模型对广西低温阴雨结束期有较强的预报能力,尤其对低温阴雨结束期极值年有较好的拟合和预报能力.(2)预报误差小,结果稳定、客观定量.  相似文献   
249.
本文用EOF方法分析了广西春播期低温阴雨结束期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主要特征向量及其对应的时间系数很好地代表了低温阴雨结束期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Ⅰ类(日平均气温≤12℃连续3天及以上或≤14℃连续5天及以上的低温阴雨天气)结束期第一特征向量为全区迟(早)型,是在共同的天气系统和环流形势作用下形成,最大正值区位于桂南;第二特征向量为桂西南及玉林地区迟(早),其余地区早(迟)型,冷空气强弱和影响时间的不同,造成了区域结束期偏迟(偏早)的差异.Ⅱ类(日平均气温≤8℃连续3天及以上的低温阴雨天气)结束期第一特征向量亦为全区偏迟(早)型,最大正值区位于桂东南,表明该区低温阴雨结束期偏迟(早)显著;第二特征向量表明桂东北偏迟(早),其余地区偏早(迟),在贺州、富川一带偏迟(早),平果、大新一带偏早(迟)明显.Ⅰ类结束期近四十年来的变化趋势是:六十年代以偏早为主,七十年代波动较大,有一个较突出的2年变化周期,八十至九十年代以偏迟为主,倒春寒天气偏多;Ⅱ类低温阴雨结束期近四十年来的变化波动显著,只是在八十年代以偏迟为主.两类结束期前2个特征向量所表征的低温阴雨结束期分布型具有显著的2-3年及准4年的周期振荡.用主要分布型的时间系数构造均生函数模型,对广西低温阴雨结束期场作预报效果较好,特别对Ⅰ类结束期偏迟、Ⅱ类结束期偏早年份预报效果显著,对Ⅱ类结束期预报较I类预报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250.
用t检验和χ2检验的方法,分析了厄尔尼诺事件这一强信号对广西气候变化的影响.本文用赤道东太平洋特定区域(100S~5N0、900W~80W0)的海温指数来确定厄尔尼诺年.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方法,对厄尔尼诺与广西80余站从建站至1997年的逐月气温、降水量的关系分别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