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
12.
E 601B型蒸发器与小型蒸发器测值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霞  王飞 《气象科技》2013,41(5):852-856
通过塔城国家基准站1985-2001年非冰期(4-10月)E-601B型与小型蒸发器逐月蒸发量对比观测数据及塔城水文站2009-2011年3年冰期(11月至次年3月)冰面蒸发对比观测数据,应用比值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计算了两种蒸发量之间的折算系数.结果表明:小型蒸发器蒸发量与E-601B型蒸发器蒸发量存在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非冰期为0.877,冰期为0.924;折算系数非冰期为0.596,冰期为0.349,为有效利用长序列、单站点小型蒸发器观测资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成都双流机场能见度气候特征及气象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见度在气象学尤其是航空气象上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找出能见度与局地气象要素甚至气候特征的关系,通过对成都双流机场1986~2010年的自动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双流机场能见度的统计变化规律:机场低能见度(如能见度< 1000m)的日数呈逐年减少趋势;在温度、气压和湿度这些常规气象要素中,平均气温逐年递增,并且与低能见度天数呈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平均气压逐年减小,与低能见度天数基本呈正相关关系;而平均湿度逐年下降,并与低能见度天数保持一定的正相关特性.统计发生低能见度时的天气现象可知,雾尤其是辐射雾是造成双流机场低能见度的主要天气,其次是烟和强的降水.局地气温的升高是导致机场能见度变化的主要的直接因素,而导致局地变暖的原因可能是城市化的扩大,成都平原的气候变化,甚至东亚季风的改变也有贡献.  相似文献   
14.
张塞  于扬  王登红  王伟  张洪果  岑况 《岩矿测试》2020,39(5):726-738
稀土矿的露天开采易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环境问题。已有研究表明赣南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区土壤存在以Cd、Pb为主的轻、中度重金属污染。常见环境质量评价以主要污染因子(如重金属总量)作为衡量污染程度的指标,仅能反映重金属的富集程度。为查明赣南稀土矿区土壤重金属的赋存状态、迁移能力以及生物有效性,本文在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土壤重金属各形态含量的基础上,采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及RAC风险评价法对赣南稀土矿区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重金属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占总量的65.5%。(2)土壤样品中Cd、Pb含量平均值分别是江西省土壤背景值的1.72倍和2.14倍;流域内位于矿山下游河流沿岸农田土壤Cd的平均值、尾矿库附近农田Pb的平均值分别是土壤背景值的2.33倍和3.06倍,22.7%样品的Cd或Pb含量超过风险筛选值,其中可交换态所占比例仅次于残渣态,分别占总量的47.1%和13.5%。(3)地累积指数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Cd、Pb累积程度及生态风险水平较高,Co、Ni、Cu、Zn较低;RAC风险评价结果显示Cd生态风险较高,Co、Zn、Pb生态风险中等,Cu、Ni生态风险低。(4)针对矿区农田土壤的三种评价方法各有侧重,其评价结果异中有同,均表明研究区土壤Cd具有较高的污染程度和迁移活性,生态风险较高。本研究结果将为识别稀土矿周边农田土壤的潜在环境风险,提出有效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应用GPS技术,在四川中东部地区进行了C级GPS网的布设。结合GPS网的布设及数据处理方法,介绍了GPS技术应用于C级GPS网施测中的作业方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6.
17.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是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利用互联网充分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将对影响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广度、深度和效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在分析互联网在历次地震中的表现和网络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在互联网中应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川南地区为研究区,并以在建造方式上具有明显当地地域特征的砖混结构房屋为研究对象,结合砖混结构房屋建造特点及川南历史地震(如长宁6.0级地震)震害调查结果等,分析砖混结构房屋典型震害特征,统计其在不同烈度下不同破坏等级的比例,采用经验分析法得到初步的易损性矩阵。在此基础上,针对因样本局限性造成的结构在高烈度下破坏比例不全,使实际易损性矩阵缺失的问题,通过插值法,推算高烈度下的破坏比例,补全经验易损性矩阵,拟合出易损性曲线,建立以震害统计为主、数值模拟为辅的砖混结构易损性分析模型;并基于平均震害指数对比分析,对易损性分析的可靠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构建的易损性矩阵能客观反映川南地区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能力,对开展震害预测、灾害损失评估及震害风险评估等工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曲学斌 《气象科技》2015,43(1):103-107
利用呼伦贝尔市16个气象台站1973—2012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计算4—10月生长季期间逐日CI指数并统计分析呼伦贝尔市生长季气象干旱强度特征,利用空间差值、线性回归、信噪比检验、M K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方法对干旱强度的空间分布、随时间的变化、突变发生情况及气象干旱发生周期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呼伦贝尔市气象干旱发生频率最高为牧区,强度由西南牧区向东北林区递减,春季气象干旱有减轻趋势,而夏、秋季节干旱有加重趋势,牧区秋旱的加重趋势尤为显著,农区的变化周期较长,为19~24年,而林区、牧区的变化周期较短,为5~12年和7~12年。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依托省级研学基地——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系统探讨了校际联合的研学旅行的作用,呈现中学自然地理研学课程的方案设计、实施、评价和反思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构建校际联合的研学旅行具有必要性,可为高校地理师范生培养、地理相关课程改革和中学开展、丰富自然地理相关研学旅行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