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9篇
大气科学   13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防雷减灾综合管理系统与门户网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动态网页技术标准JSP技术,使用JAVA语言作为脚本语言开发了防雷减灾综合管理系统与门户网站,系统运行基于WEB方式的B/S结构。实现了对防雷检测业务信息流的全过程记录与管理,可以对防雷检测业务的预约、审核、检测、计费等各环节信息进行登记和提示,为出具检测报告和发放合格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2.
根据济南市区域GPS水汽反演系统的要求,开发了济南市区域GPS站的气象资料处理软件,该软件基于气象观测站实时数据库和气象观测文件Z文件,自动生成RINEX格式的气象数据文件,完成GPS水汽反演系统的气象资料匹配。重点介绍了GPS水汽反演系统气象数据的格式要求、数据选取和气象资料处理的具体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73.
80 m轮毂高度风能评估关键问题之一是风随高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目前以最小二乘法、常规常参数方法最具代表性,但两者对高空风能的评估结论差异可能较大。使用幂常数指数方案,江苏省80 m高空陆上风能储量达到7.39×1010W,可开发量为0.59×1010W,而使用最新的最小二乘技术对江苏省80 m高空风能评估表明,陆上风能储量达到13.54×1010W,可开发能量为1.07×1010W,全省陆上和近海的可开发风能储量可达到4.29×1010W,约为常规常参数方法计算结果的1.8倍。两种高空风能的评价结果均表明,江苏省风能资源丰富,沿海地区和近海具有巨大的风能储量,有很大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74.
利用1979~2012年青藏高原125个基本、基准站观测日最高及最低气温数据、Hadley中心月平均海冰覆盖率资料、ERA-Interim的风场、高度场等再分析资料,根据相关统计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系统地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秋、冬季冷昼和冷夜日数(低温日数)与关键影响海区海冰的关系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夏、秋季关键海区海冰偏少时,秋、冬季极地和青藏高原地区500 h Pa位势高度减小,中高纬西伯利亚地区位势高度增强,北极至青藏高原有明显由北向南波动通量,高压反气旋系统在西伯利亚地区形成与壮大,青藏高原以北风场呈现明显偏北风,Rossby波在青藏高原及其以北地区呈现由北向南波动形式,青藏高原以北的西风带地区Rossby波东传减缓,导致经向活动加强,北部冷空气易于通过气流向高原侵袭,秋、冬季青藏高原低温日数将偏多。  相似文献   
75.
利用济南市长清区常年风资料、2001年1月-2010年1月旧站观测风资料、2009年7月和10月以及2010年新站观测风资料,分析了新、旧测站风速差异情况.结果显示:2009年7月、10月以及2010年1月新站观测风速明显大于旧站,且夜间风速差值大于白天,日最大和日极大风速差值分别为7.5 m/s和8.8 m/s;从各时次风速差值、日最大风速差值和极大风速差值的标准差可以看出,10月份的差值标准差最大,说明10月份新、旧测站观测的风速差异大.2010年新站月平均风速的变化和旧站常年月平均值变化趋势一致,都是春季及冬季风速大,但新站观测的月平均值明显大于旧站常年值;2010年新站最大平均风力≥6级和极大风力≥8级的日数均远远多于2001-2009年旧站任何一年.t检验显示,2010年新站月平均风速与常年旧站月平均风速差值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6.
文章分析了2009--2010年济南地区总闪频数的目、月变化特征,并分别分析了其形成原因。据此,重点分析了济南地区章丘站闪电定位系统监测到的2009和2010年6—8月的云地闪总频数(以下简称总闪频数F)和强降水天气过程的过程总降水量(P)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总闪频数(F)和降水量(P)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用来对全市大范围降水且平均降雨量10mm以上的过程降水量估测是可行的,但对局地强降水来说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77.
视频系统是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气象会商、大监站实景监控、人影作业炮点监控。着重介绍了济南市气象局视频系统的结构、功能特点及其在气象保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8.
介绍了济南市城市环境气象预报服务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特点。该系统集资料采集与处理、指数预报、综合集成及产品分发于一体,以T213预报产品、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本站当日天气预报等为预报因子,可制作20多种城市环境气象预报服务产品,提高了城市环境气象预报水平和自动化程度,具有较高的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79.
用济南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和VWP产品,分析了2003年4月一次罕见的春季大暴雨的风场特征。第一个强降水时段中,对流层低层偏南风与高层东北风叠加.风向随高度逆时针旋转,为上冷下暖的不稳定结构;第二个强降水时段中风场结构则完全相反。低层东北风与高层西南风叠加,风向随高度顺时针旋转,为上暖下冷的稳定风场结构。  相似文献   
80.
利用有关考古资料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山东地区气候与古代文化的关系以及气候对海岸变迁的影响.结果表明,距今8500~7500年,该地区曾经是气候温暖、水网密布的亚热带景观.这一时期,遗址附近有沼泽和大面积水域,山地有森林覆盖,反映为湿热的亚热带气候环境,其植被具有明显的草原特征.距今7500~6300年,气候较今日温暖湿润,山林灌木丛生,芦苇草地茂密,河谷湖泊发育,大致与现在长江流域的气候条件相似.距今6000~5500年,气候、地貌、自然景观与今日有别,气候温暖湿润,处于大西洋期,一般称之为气候最宜时期.气温高出现在4~5 ℃,降雨较目前多.植被以阔叶树种占优势,并含少量亚热带成分.森林茂密,草木繁茂,湖沼交错,水域面积较大.距今5000~4500年,气候温和略干,气温有所下降.距今4000年前后,总的气候趋势是向干凉方向发展,雨量减少,湖沼水域收缩,自然环境发生急剧变化,大规模的洪水和降温事件,使人类文明活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一显著变化,也说明自然环境对古代文化的形成、发展、消亡所产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