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大气科学   87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MICAPS2.0的新特性和二次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MICAPS二版新增的多窗口管理、底图定制、数据特征、数据格式扩展、天气图要素分析和快捷按钮操作等的新功能和新特性,提出MICAPS二版的屏幕窗口设定、图形特征设置和参数检索文件定制等本地化和二次开发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92.
通过对2001年5月5日发生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暴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这次暴雨的突发与中层双急流有关。中层双急流的出现、合并,将会引起中低层降水系统的迅速加强或快速移动,给定时和定点预报暴雨带来难度。此时应密切监视中层双急流的动态变化,这是提高科学减灾与防灾、减少暴雨漏报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93.
94.
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降水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根据Q矢量与湿位涡理论对2010年6月19-21日长江中下游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是由低层切变缓慢东移南压而造成;Q矢量绝对值大值区和Q矢量锋生函数大值区与强降水带相对应,值的变化也能反映出降水的增强与减弱,但Q矢量锋生函数中心与降水中心对应有时并不一致;Q矢量散度变化与雨带中心的加强减弱对应较好;强降水带处于正负值交界的等值线密集区,且其梯度的增大对应降水增强,梯度减小对应降水减弱。  相似文献   
95.
梁亮 《浙江气象》2005,26(1):14-19
利用MICAPS系统的实况资料和T213、欧洲中心等数值预报产品,结合雷达回波图,对2004年7月6日浙中地区出现的局地暴雨过程进行环境场和物理量场分析,发现:高低空气流耦合是触发这次暴雨的机制,暴雨就落在低空急流入口区的左侧、高空急流出口区的右侧;热力、动力、水汽条件在降水前都有较好的配合;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的形势预报能力较强;T213预报产品中的垂直速度、涡度、散度等物理量的趋势转折预报与这次暴雨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6.
黄艳  蔡敏  金培 《浙江气象》2014,(2):16-20
结合天气图、雨量和NCEP\NOAA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7月浙江中北部地区出现的区域性暴雨过程前后物理量场及多普勒雷达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低层切变线及高空急流的作用是该次暴雨的触发机制,而暴雨的落区、强度和持续时间同暴雨发生前后中尺度系统的热力、动力结构特征的演变特征以及高空低涡的发展、移动和方向都密切相关,通过各物理量场和层结结构,可对暴雨预报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97.
韩芙蓉  鹿翔  梁亮 《海洋预报》2020,37(1):67-74
利用NCEP FNL再分析资料和中国自动站与CMORPH融合降水资料对1614号台风"莫兰蒂"进行了非地转湿Q矢量和垂直螺旋度诊断分析。对比非地转湿Q矢量散度和垂直螺旋度的三维结构可见,低层正垂直螺旋度与台风移动和强度变化相对应,可作为台风演变的动力因子。而综合考虑了动力和热力作用的非地转湿Q矢量在台风暴雨预报中作用更突出,其中低层700 hPa上的非地转湿Q矢量散度辐合值大于20×10^-16/(hPa·s^3)可作为台风暴雨落区和强度预报的重要参考量,其所对应的辐合区变化与台风暴雨落区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此外,湿Q矢量散度的三维结构反映了台风内部存在明显的中尺度对流系统,中尺度对流云团不断生消使得台风暴雨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