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151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易门狮子山铜矿床位于昆阳裂谷易门裂陷盆地内,属沉积-改造型中型铜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落雪组白云岩中,并严格受狮子山背斜及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控制。应用构造地球化学方法,重点研究了断裂构造岩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异常分带规律,结果表明:断裂破碎带矿化蚀变强烈,构造岩中Cu、Bi、Mo、Co、Mn、Ag、Pb等成矿元素富集;矿床具有自上而下的轴向分带序列Ba-Mn-Ag-Zn-Cu-Pb-Co-Bi-Mo;横向上Cu-Bi-Mo-Co-Mn为矿体的近矿指示元素,Ag-Pb为远程指示元素;纵向上从矿床东部至西部,矿化强度及异常规模明显减弱,反映了该类型矿床分带明显的特征。根据地球化学找矿标志,3~8号勘探线间近矿晕规模大,是深部隐伏矿的主要靶区。  相似文献   
82.
东川稀矿山式铁铜矿控矿条件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国东 《云南地质》2011,30(3):316-320
落因背斜两翼地层构造、地层岩相、含矿的差异性,证明背斜轴部存在生长断层。凡有长断层出现,因民组、落雪组岩相剧变,伴随碱性火山喷发-喷溢活动形成细碧岩、基性熔岩、角砾岩之处成为成矿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3.
玉溪太阳能辐射资源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溪市太阳能辐射量资源丰富,1960~2009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 286.3~2 085.3小时,每天平均日照6小时,冬春季由于晴天多,日照最丰富;盛夏雨日多,日照最小,秋季因经常出现连阴雨天气,日照也相对较小。最大值出现在春季的3月,平均日照8.5小时,最小值出现在盛夏的7月,平均日照仅2.6小时。玉溪太阳能辐射量为57.615×108~52.55×108kJ/m2,资源从东北向西南递增,最丰富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元江、新平县,其次是江川、通海县,最小是澄江县。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由于观测场周围环境污染和建筑物的增多增高,对太阳能辐射观测值带来较大影响,使气象站实际观测到的日照小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并且较不稳定。  相似文献   
84.
2010年“7·25”云南强降雨物理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7月25日,云南省产生了一次大雨、暴雨天气过程,通过对天气影响系统以及动力、热力、水汽条件等物理量特征分析表明,热带低压倒槽引导700 hPa上的辐合切变西移,加上低涡的配合,是此次强降雨过程的关键影响系统,加之高层到低层的负速度中心向左倾斜的趋势与中低层的热带低压倒槽、辐合切变走向一致,低层正涡度并有较强的水汽辐合,高层负涡度,并有较强的水汽辐散,从北部湾至云南省存在较丰富的水汽输送,强降水开始前,k指数在不断增大,垂直上升运动强烈,有较强的不稳定能量堆积,有利于对流活动的发生和发展,极易产生大雨、暴雨天气。  相似文献   
85.
玉溪空气负氧离子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2008~2011年玉溪市9县区及主要旅游景点14台大气负氧离子自动测报系统适时观测数据,使用相关分析、灰度分析、回归分析、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空气中负氧离子变化规律;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空气负氧离子等级标准,对玉溪市8县1区空气负氧离子等级进行区划。结果表明玉溪市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早晨6~7点最高,下午4~5点最低,然后又逐渐升高;有森林地区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明显高于无林地区;湖泊、瀑布等水体所在区域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明显高于无水体区域。  相似文献   
86.
2011年3月云南连续两次强倒春寒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 1°×1°6 h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3月中、下旬云南两次强倒春寒天气过程(分别简称过程Ⅰ和过程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的影响系统不同,其造成的地面降温原因不同;垂直上升运动的厚度和强度不同,雨雪的强度和范围大小有明显差别。中低层水汽通量的增加和水汽辐合是云南大范围强降雪的必备条件,而降水对水汽通量和水汽辐合强度的要求低于降雪。过程Ⅰ水汽辐合发展高度高于过程Ⅱ,其无论降水还是降雪的强度和范围均超过过程Ⅱ。能量锋区附近不稳定能量水平梯度越大,能量积聚越多,其触发后强烈释放,带来的天气现象也越剧烈。倒春寒发生前,过程Ⅱ云南省的位势不稳定强于过程Ⅰ;倒春寒爆发后,过程Ⅱ的雷暴范围大于过程Ⅰ。低层露点锋抬升作用可触发中层强不稳定能量释放,等露点温度(Td)线分布区域对降雨(雪)及雷暴分布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87.
贡山地区两类特殊的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城民  王辉 《云南地质》2001,20(2):119-127
贡山地区存在两类特殊的区域动力热变质作用-低压热轴型、减压增温型。其共同特征是:具明显的递增变质现象,以地幔热流上升为主要因素,构造背景为碰撞造山。不同之处为:低压热轴型区域动力热流变质,形成于低压环境,变质岩石的分布与断裂、剪切带无明显关系;减压增温型区域动力热流变质,形成于中低压环境,变质岩石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呈间隔带状出露。  相似文献   
88.
金多金属矿主要赋存于志留系变质岩、二叠系火山岩及第三系碎屑岩中,小型脆韧性断裂破碎带、接触蚀变矿化带、地球化学异常是赋矿找矿前提。  相似文献   
89.
矿区位于兰坪-普洱中生代前陆盆地南端,景星组下段上部浅色细碎屑岩夹钙锰质层为赋矿岩层,矿床严格受断层及破碎带控制,属典型的沉积改造中低温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90.
保山地块保山地区三叠系上统南梳坝组研究程度较差,以往的资料多侧重于岩石地层、生物地层的研究,沉积环境资料甚少。通过1∶5万保山幅等8幅区域地质调查,在南梳坝组中发现了灰岩滑塌岩块、下超面、饥饿沉积、水道砾岩、粒序层理、复理石韵律及槽模、沟模等一系列非常重要的沉积相资料,认为其沉积环境为斜坡-盆地环境,总体为一套浊积岩,其中的同沉积"褶皱"、同沉积断层、大量的滑塌面、各种类型的滑塌褶皱组成了3条较大规模的滑塌带,是斜坡环境的沉积物在地震作用触发下形成的,剖面结构"不合理",明显具有灾变事件地层的特征。灰岩滑塌岩块有极浓的油气味,显示出生储存油气的良好环境。因此,重塑三叠系上统南梳坝组的古地理环境,不仅对发展沉积学、地层学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寻找烃源岩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