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90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85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21.
利用1991-2008年强对流资料,分析福建省强对流天气时空分布和形成原因以及主导天气型。结果表明:3-6月是福建省强对流天气的高发期,7-8月是次高发期;主要发生在14-20时,且多为孤立日,1-2个站次较为多见。不同季节强对流天气的地理分布有较大差别,春季地域性强,内陆山区明显比沿海多,中北部地区明显比南部多,其他季节分布较为均匀。强对流天气主要发生在强切变类天气形势下,主要出现在春季和秋冬季,其中66.5%的伴有低空西南急流,并以急流适中型和偏北型居多,≥3站次或≥10站次的主导天气形势为低槽型和低涡切变与高空槽配合型;弱切变类强对流天气主要发生在7-9月,主导天气型为副热带高压边缘型和台风外围型。低层无西南急流,发生较大范围强对流天气的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122.
利用1960~2007年古田水库的雨量资料和入库流量资料,采用非随机化试验方案,根据水库流域面雨量、入库流量和径流系数的变化开展蓄水型人工增雨效果检验。结果表明,在水库流域开展科学的蓄水型人工增雨,使1350km2水库流域面雨量增加18.87%,绝对增加22.4mm,总降水量增加3024万m3,径流系数提高9.31%,入库流量增加29.95%,绝对增加5.17m3/s,总入库流量增加1359.395万m3。改善了水库流域生态环境,提高了地表土壤的湿润度,使径流系数增大,使得入库流量相对增值比水库流域面雨量相对增值大。蓄水型人工增雨的经济效益大于"抗旱型"人工增雨。  相似文献   
123.
福建省茶树生长的气候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目前茶叶总产量已占全国的17%,是我国主要产茶区.近几年来福建茶叶产量和品质发生了波动,与近几年福建气候的变化是否有一定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茶树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及福建种茶气候条件的要求及福建种茶气候特征,从气候上分析近年来福建茶叶产量和质量的原因,为福建茶叶的高产优质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24.
抗旱型火箭人工增雨效果检验方法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蒋年冲  吴林林  曾光平 《气象》2006,32(8):54-58
为了在人工增雨作业中及时进行效果评估,利用2005年江淮地区人工增雨试验基地的资料,采用区域雨量对比分析、地面增雨效果的回归分析和增雨效果的物理检验方法,对2005年6月9日、8月3日两次人工增雨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增雨作业都取得了较好的正效果;相对增雨在120%~140%。  相似文献   
125.
蔡文华  李文  陈惠  王加义 《气象科学》2006,26(5):542-547
本文利用福建省68个台站站址所处的纬度(Φ)、海拔高度(H)、离海距(S)和地形遮档仰角(Z)等地理因子建立推算3~6月降雨量平均值(R3~6)的模式。在福建省境内,R3~6随Φ、H、S的增大而增大;迎风坡R3~6增大,背风坡R3~6减少,增大或减少的值与Z有关。用4个地理因子推算R3~6,其计算值与实际值偏差比用单因子、三因子推算的偏差小,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6.
福州市污染物浓度时空分布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1年8月1日至2002年7月31日的气象资料和逐时污染物浓度数据,分析福州市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气象条件和非气象条件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州市的空气质量较好,夏半年空气质量优于冬半年。各污染物的日变化有明显的变化规律。污染物的浓度变化与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的优劣密切相关,各气象要素对大气污染物有一定的制约关系,但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人类活动对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7.
本文应用一个一维时变积雨云微物理模式,对福建古田地区雨季积雨云的自然降水过程进行了多例模拟。文中按云顶高度将模式云分为四类,并对各类云的降水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将模式结果和实测资料作了对比,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8.
张令钊 《气象学报》1989,47(2):244-253
本文提出一种计算空间和时间平均雷达等效反射因子Z.的方法。用Z.分析福建古田1982——1984年75次随机增雨试验效果,催化37次平均相对增量20.34%,绝对增量26.50mm~6/m~3。且与降水效果比较,印证了Z.的有效性。Z.增大表明催化使云中较大水滴数浓度加大。  相似文献   
129.
本文通过对福建省古田水库地区人工降雨试验雨水中A_g~ 含量分布的分析,探讨催化对雨水中A_g~ 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仅雨水中A_g~ 含量增加与催化有密切关系,而且A_g~ 含量的时间空间分布与增雨中心,区域雨量中心轴线相吻合。 雨水中A_g~ 含量增加机制探讨表明:除雨水冲刷外,还可能是A_gI粒子参与降水过程后与降水粒子同时下落所致。这些分析为人工降雨效果评价供某些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130.
夏浣清  陶遐龄  林长城 《气象》1984,10(4):29-31
在1983年《气象》第一期上刊登的《用增强显示红外云图测梅雨锋强降水的探讨》一文中,我们提出了由统计回归分析得出的定量估计梅雨锋强降水的模式P_n=-1.03 0.42n~2 0.02nS_n,其中n为增强红外云图上云区的增强灰阶数,S_n为n灰阶在云图上经过换算后的面积(毫米~2),P_n为n灰阶覆盖区的每小时降水量(毫米/小时)。该模式是在低分辨GMS云图上的原11、12、13、14、15—16灰阶被分别增强调整为1—5灰阶时统计得出的。对其它增强情况,应用此模式时需作适当修正。研究区间为28—34°N、111—123°E,云型为中尺度或中间尺度云团。本文对该模式加了经验修正;为着眼于强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