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大气科学   87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威宁精品苹果与自然气候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威宁气候、温带水果调查和分析,发现了影响苹果产量的主要因素是花期至幼果期出现气温0℃的倒春寒和重霜灾;影响苹果质量的因素是修剪、管理和5—8月的日照多寡。提出了防御灾害和趋利避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82.
2007年7月30日贵州西部出现了大范围的强暴雨过程,本文分析了这次暴雨过程的云团特征和环流形势,并利用PSU/NCAR的MM5中尺度数值模式对这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研究这次暴雨发生、发展和移向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这次暴雨过程与中尺度云团、中低层西南涡、切变线、南支槽和中低空急流活动密切相关,同时还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相关。位于四川东部至重庆西部的西南涡、切变线出现在中低空急流的西北侧或西侧,而贵州西部强降水发生在西南涡、切变线南侧与急流交汇处。高、低空正涡度中心在贵州西北部地区上空的叠加、耦合是该西南涡、切变线持续发展的主要物理机制,为暴雨的发生提供动力条件。垂直上升运动是中低空急流和西南涡联系的纽带,也是西南涡动力驱动的结果。西南涡、切变线和中低空急流在暴雨出现前建立,而暴雨、中低空急流和西南涡、切变线几乎同时南移减弱,预示贵州西部暴雨即将结束。  相似文献   
83.
贵州省中部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物理量场等对2007-07-09-10日出现在贵州省中部的暴雨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物理量场分析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的快速东退使南支槽与北面高空浅槽在贵州西北部合并加深南移,引导位于四川南部的中低层切变快速南下到贵州中部,促使贵州中部地面辐合区锋生增强进而引发暴雨天气过程;水汽辐合中心为此次强降水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加之强烈的上升运动,使辐合区得到加强发展,导致了暴雨天气的产生。  相似文献   
84.
简要介绍六盘水市防雷办开发的“六盘水防雷检测业务工作平台”开发、组成、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85.
通过2003年秋粮生长期积温、气象灾害发生程度等天气气候条件与历史上秋粮收成最好的2001年的对比分析,得出2003年秋粮年景略好于2001年,为偏丰年。  相似文献   
86.
贵州西部雷暴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1960-2004年贵州西部10个测站的逐日雷暴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滑动t检验法等统计方法,对贵州西部雷暴天气的分布情况、年际变化及雷暴发生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贵州西部各地年雷暴日数差异明显,雷暴天气西南部最多,西部次之,东部最少;贵州西部一年四季均有雷暴天气出现,雷暴的出现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出现的概率非常低;全年各月均有出现的可能,但各地雷暴天气主要出现在每年的5-9月,其中8月最多,7月次之,12月最少;雷暴天气60、70年代持续偏多,进入80年代后,雷暴日数持续偏少,从总的气候趋势看,雷暴天气总日数呈波动下降趋势;年总雷暴日数在1984年出现突变现象,表现为日数的急剧减少.  相似文献   
87.
将贵州省水城县红阳猕猴桃种植区与原产地四川省苍溪县红阳猕猴桃种植区的气候条件进行相似性分析,得出水城县猕猴桃的果实生长期要比苍溪县长;从冬季过渡到春季时,水城县升温较快,春季升温苍溪县比水城县高,夏季水城县温度较苍溪县低,降水多,苍溪县温度较高,但降水较少,相对来说水城县的雨热配合比苍溪县好;苍溪县适宜猕猴桃生长的时间比水城县长,但夏季的高温时段比水城县多;果实成熟期温度日较差,水城县要高于苍溪县,对于糖分形成比较有利。  相似文献   
88.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以及加密区域自动站降水资料,对2012年7月16日贵州西部局地暴雨天气过程的环境条件和动力条件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前,500 hPa层有高空槽东南移,700 hPa层有西南低涡沿切变线向南移动;大气层处于高能不稳定的状态下,水汽输送通道畅通,有充沛的水汽向暴雨区上空输送,有利于强降水的持续。在此次局地暴雨过程中,韭菜坪主峰(2 901 m)引导天气系统由其东侧向下游移动,同时贵州西部的水城东部与六枝西部之间为河谷地形,使水汽在此处积聚,有利于此处的上升运动增强;700 hPa上的西南低涡沿切变线移动是造成暴雨的直接系统。结合加密区域自动站降水资料分析,该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演变对贵州西部局地强降水落区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89.
根据1961-2011年近51a黔西南州8县市测站的冰雹观测资料,利用M—K突变检测、小波分析及相关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近51a黔西南州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黔西南州降雹受地形影响较大;降雹概率呈减少趋势,每10a减少1.2次,并在2005年发生了一次明显的突变,雹灾突然减少;降雹主要集中在春季并存在4a与13a的准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90.
以2012年六盘水市烤烟种植面积、产生的经济效益为指标,采用中国气象局颁布的《高炮人工防雹增雨作业业务规范》中的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影响区范围、人工催化后最大增雨量及有效增雨量、直接经济效益估算法作为人工增雨效果评价的方法,并以2012年5月9日和6月6日共两次人工增雨作业为例,进行实际计算。结果表明:两次人工增雨作业,共取得7 140万元最大经济效益,672万元的有效经济效益,增加有效水量约为0.224亿t,最大限度地缓解了主要烟区的旱情,为六盘水市烤烟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烤烟种植面积8 764.93 hm2,收购烟叶29.75万担,上等烟比例为44.93%,中等以上烟叶比例为92.07%,取得总产值2.99亿元的经济效益。所采用的评价方法,简单易懂,适宜基层气象部门做好人工增雨的专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