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208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6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我国国内客源市场发展潜力量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观念转变,旅游业快速增长,国内客源市场日益重要。文章通过引入旅游客源市场强度来衡量国内各个地区的旅游客源市场大小,运用定量化的方法对影响客源市场强度的指标进行了量化、精确化,并构建了计算各个省区市场强度大小的函数模型,经过综合评价计算得分,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分等定级,然后就分类结果总结和概括出我国目前国内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区域差异规律并指出其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22.
基于多年连续的、大量的统计数据,从三个不同维度对俄罗斯旅华客源市场进行研究:首 先按照时间序列将俄罗斯旅华客源市场划分为缓慢增长、波动增长、持续增长和恢复增长四个阶 段;其次根据空间分布对俄罗斯旅华目的地选择进行详细划分,表明俄罗斯游客更倾向于选择游 览北方地区和滨海地区;最后根据2005—2010 年俄罗斯入境旅游者和旅游外汇收入两组数据,建 构GM(1,1)模型并进行精度检验,预测俄罗斯旅华客源市场未来五年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23.
文章以卫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野外实地调查,通过人工目视解译获取了1990--2005年来辽宁省海岸线的变化信息,系统分析了辽宁省海岸线的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并初步探讨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海岸线总体长度变化不大,但略有删减;人工岸线长度增加明显;1990--2000年,围填海增速较快,2000--2005年,围填海增速减慢;围填海增长地区差异较大,大连地区围填海增长面积最多,其次为锦州市、盘锦市、葫芦岛市、丹东市和营口市。  相似文献   
524.
文章从区域现代物流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出发,提出综合反映区域现代物流支撑能力的3类11要素的指标体系,并根据现代物流活动的特点以及指标之间的定性关系,进一步研究提出了物流基础设施能力指数、物流企业集聚度指数、物流能力影响因素指数、现代物流支撑能力指数和聚合方法。实证研究采用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绥兴物流区、锦葫物流区、营盘物流区、大连渤海物流区、大连城区物流区、大连黄海物流区和丹东物流区7个物流区作为研究对象,在采用作者2009年已经完成的辽宁沿海经济带现代物流支撑能力基本要素评价结论的基础上,基于本研究设计的指标聚合方法,对辽宁沿海经济带7个分区分别进行了评价,并对各分区的现代物流支撑能力作出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525.
为贯彻整体开发锦州湾战略,改变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产业东强西弱的不平衡现状,文章根据锦州湾旅游资源与产品的比较优势,提出在锦州湾整合海陆资源发展三色旅游,分析三色旅游发展存在问题,提出三色旅游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26.
东亚沿海山地末次冰期冰川与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东亚沿海山地末次冰期冰川发育的气候条件、构造背景、冰进时序、发育规模等研究表明,台湾山地保存着3期冰川作用遗迹,冰川的最大前进规模发生在MIS3b阶段,其规模大于MIS2阶段;日本山地冰期系列齐全,包含了末次冰期的早(MIS4)、中(MIS3)、晚(MIS2)3个阶段的冰进,其规模是MIS4/3阶段大于MIS2阶段;而长白山存在2期冰川作用的遗迹,即末次冰盛期(MIS2)和晚冰期.在相似的冬雨(雪)型季风影响区,冰川发育的时序与规模也有一定不同,反映出在大气候背景下的区域性差异,在东亚季风影响范围内,末次冰期的环流变化在各地也很不一致.最新推算的现代理论雪线自北(日本)向南(台湾)依次递增,范围是2750~4245 m,除日本北部的高纬地区雪线降低值400 m之外,末次冰盛期(LGM)的雪线降低值在800~1300 m之间,平均值1000 m左右.东亚沿海山地冰川发育与新构造运动密切相关,更新世山体的快速抬升为冰川发育的内因,如台湾山地在末次冰期的MIS3b阶段,山体的抬升量约为250 m,对山体的高度和雪线变化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527.
大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关伟  王雪 《地理研究》2009,28(4):990-1000
采用土地利用调查数据、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等多种数据源,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进行大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可将影响大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因子归纳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因子、区域产业结构影响因子、农业产业结构影响因子、投资因子和人口因子等5个因子;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可将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率和土地利用变化强度表达为影响因子的函数关系,从函数关系可知各影响因子对大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作用大小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因子的影响作用最大,人口、农业产业结构影响因子的作用其次,投资因子的影响作用最小。  相似文献   
528.
基于数理统计的快速城市化时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试以土地系统理论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1996—2005年各类用地数量变化数据库,分析大连市各类用地时空变化规律,预测未来用地规模。采用吉布斯一马丁(Gibbs—Mirtin)多样化指数和洛伦兹(Lorenz)曲线分析大连市各类用地的数量结构特点,利用二次指数平滑方法预测出2010~2020年大连市各类用地规模。结果表明,1996年以来全市建设用地面积呈上升趋势,农业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呈缓慢下降态势,但就经济增长的规模看,未来大连的经济发展不会始终保持之前的增长态势,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也将有所缩减。  相似文献   
529.
吉林省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及提升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研究是优化旅游环境,推动区域城市旅游走上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本文以吉林省九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在选取一定量化指标的基础上,运用SPSS15.0因子分析法对各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通过各类旅游环境竞争力得分,比较分析各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差异及其与各城市旅游收入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吉林省各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的措施.以期为优化吉林省城市旅游环境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30.
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壤侵蚀研究现状及实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介绍卫星和传感器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讨论了用遥感图像探测土壤侵蚀特征、土壤侵蚀区域和土壤侵蚀沉积的很多应用实例,然后利用甘肃河西走廊黑河上游1987年的TM数据和1999年的ETM数据,计算出了两个时期的植被盖度,同时结合DEM数据得出的坡度值,然后根据水利部的土壤侵蚀分级标准,获得了两个时期的土壤侵蚀图,对比分析了1987年和1999年两个时期的不同等级侵蚀强度区域的面积变化.研究结果显示,甘肃河西走廊黑河上游存在中度侵蚀的区域位于坡度大于15°的地方,这些地方也是我国西部退耕还林还草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