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70篇
大气科学   23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5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1.
利用常规探测、地面加密观测、NCEP 1°×1°的6小时资料和卫星、雷达等资料对2008年7月22日重庆地区暴雨进行了天气动力学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是在比较有利的天气背景条件下产生的,造成强降水的雨团在时空尺度上具有中尺度系统的特征,不断移入的对流回波是降水的直接制造者,西南涡及切变线为降水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触发条件,低空南风急流的激发了对流运动的产生,同时低空南风急流的维持为降水过程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来源.  相似文献   
212.
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在紫外线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紫外线预报准确率,应用BP(Back Propagation Learning Algorithm)神经网络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简称SVM)回归方法建立重庆市主城区紫外线辐射强度客观预报模型。统计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季节影响紫外线辐射强度的主要因素并不相同。对所有相关分析因子用逐步回归方法,按方差贡献大小筛选出预报因子,以每日紫外线平均辐射量为预报对象,分季节建立预报模型。比较用不同方法建立的预报模型发现,两种非线性模型(BP模型和SVM模型)的拟合能力优于线性逐步回归模型,但独立样本检验结果表明,3种模型的预报准确率基本相当。将3种方法所建预报模型应用T213数值预报资料进行业务试报,得到较好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213.
基于模块化设计的数字雷达人工增雨作业指挥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计算机模块化设计为基础,将火箭人工增雨流动作业决策指挥系统分为6个模块:(1)雷达产品的自动生成,(2)增雨潜力分析和车辆调度,(3)云状自动识别,(4)作业条件判断与参数输出,(5)再作业自动判别,(6)作业结束判断。最后以这些模块作为系统的框架,利用概率分布函数自动判别回波的移向移速;采用SHY95算法和BL算法,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方法自动识别云状。通过人工影响天气最新研究成果、雷达图像和地理信息图像叠加、雷达产品二次开发等综合技术集成,实现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火箭增雨流动作业的科学决策指挥系统。  相似文献   
214.
重庆市山体滑坡发生的降水条件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马力  曾祥平  向波 《山地学报》2002,20(2):246-249
本文通过对重庆自70年代以来覆盖全市的153个山体滑坡个体进行与降水相关的统计分析,得出重庆市山体滑坡与降水的基本关系。从而为开展重庆市的山体滑坡预报业务打下基础,并得出了开展山体滑坡气象条件等级预报的基本方案。  相似文献   
215.
文中提出的EVPP(Extended Velocity Plan Processing)方法是根据风场连续及局部分片光滑的性质,假定在一很小的分析窗内风矢量保持线性变化关系,使得在分析窗内反演得到的风场在矢径上的投影与实际观测的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场之间的误差达到最小,并利用零速度线这一特点对问题的求解做出约束,使得所得解尽可能达到全局最优,即:(1)利用变分的思想求出水平风速的大小及方向;(2)利用风场局部分片光滑,对风的方向做出矫正。虽然由于风场受到线性假设这一限制,使得其使用的范围得到了局限,但是在本文中利用零速度线这一特征使得反演的结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文中利用模拟的理想个例和实际观测到的个例分别进行了研究分析。为了证明其理论的可行性,首先我们利用三维冰雹云模式模拟了辽宁2005年7月8日的一次冰雹云过程,考虑到个例的代表性,我们选择了辐合、辐散、旋转以及均匀风场等4种类型的流场结构进行了模拟分析,同时为了验证该种方法对于资料质量的依赖性以及噪声的敏感性,我们在理想质量中加入了随机噪声。从对模拟风场的反演,证明了该方法理论上的可行性,而且噪声对其结构的影响不大。然后针对台风、飑线、强对流等实际天气过程作了进一步分析。最后对反演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方法能较好地反演出中尺度系统的水平流场结构。  相似文献   
216.
区域化学输送模式中NO x和O3源示踪法的引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文华  马建中 《气象学报》2006,64(3):281-292
发展了化学输送模式中氮氧化合物(NOx)和臭氧(O3)的一种源示踪方法,对这种示踪法及其应用模式作了详细介绍,并结合臭氧光化学反应机理的分析描述了NOx和O3示踪物浓度方程的推导过程。将这种示踪法引用到区域化学输送模式中,并以太原和石家庄地表NOx人为排放产生的活性氮化物和臭氧为例,演示了污染物向北京的输送过程,模拟的O3,NOx和NOz示踪物浓度时空分布与O3,NOx和NOz在大气中的衰减尺度分析一致,表明该示踪法是一种有效的研究区域氮氧化物以及臭氧来源和输送转化过程的方法。个例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太原和石家庄的地表人为排放产生的NOx本身并不能输送到北京,但通过它们产生的O3和HNO3可以输送到北京,对北京地表附近大气污染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17.
多普勒天气雷达原始资料索引数据库设计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针对我国现阶段多普勒天气雷达网建设过程中雷达原始资料状况及气象业务发展、教学、科研工作对该类资料的管理需求.尝试设计了适于我国日前布网多普勒天气雷达原始资料的索引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同样可供由不同类型雷达构成的区域雷达网、全国雷达网雷达原始资料管理作参考。该数据库系统的建立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用Visual C^ 6.0作为应用程序的开发工具,用Microsoft Access 2000做数据库。实现了雷达资料信息入库,修改,查询,资料导出,资料转换,资料回放,数据库备份等功能。  相似文献   
218.
导致网箱鱼猝死的气象因素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永坤  阳作明  王裕文 《气象》2002,28(12):53-53
通过对水体中氧含量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 ,结合近年来重庆市造成网箱鱼大批量猝死前的气象要素进行普查 ,得出了造成网箱鱼猝死的 4种天气类型及其气象指标 ,并相应提出了避免或减少损失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19.
周毅 《贵州气象》2002,26(4):22-24
在分析冬半年盆地低层回流倒槽的流场特征的基础上 ,讨论了该流场特征下涡度、散度的配置及与重庆市天气现象的关系。从所选资料分析的流场图上 ,发现有一共同的特征 :东风回流到四川盆地时 ,常形成一气旋性涡旋。在有这种形势出现时 ,重庆市大部出现一次明显的降雨天气过程。本文着重从动力角度着手 ,分析了这一气旋性涡旋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20.
左雄  胡少校 《四川气象》1995,15(4):48-50
介绍了我台局网络管理的思路,并较详细给出了网络管理的具体方法,以及为保证网络正常运行采取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