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229篇
地质学   31篇
自然地理   9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利用WRF模式和1°×1°的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7年7月14日宁夏固原市发生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析了此次强对流天气的有利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分布以及雷达回波特征。结果表明:(1)WRF模拟的降水区较实况略偏东南,且降水量偏大;(2)WRF模拟的高层辐散和中低层辐合配置、"喇叭口"探空曲线与对流性降水区较为符合;(3)霰、雪是雨水形成的主要来源,云水又是雪和霰增长的主要来源;(4)云滴数浓度对对流云降水及水成物分布有重要的影响。增加云滴数浓度,前期可使对流云产生的累计降水量和范围均有减少,后期高浓度状况下存在大量冰相粒子,造成累计降水量及范围大于低、中浓度的降水;增加云滴数浓度,云水含量增加,前期雨水、冰晶、霰含量减少,后期雨水、冰晶、霰含量增多。  相似文献   
82.
宁夏热量资源气候变化的EOF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宁夏20个测站1961-2004年大于等于0℃、5℃、10℃积温的EOF分析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宁夏积温增加,生长季延长。大于等于0℃、5℃积温的时空变化基本一致,1997-2004年表现为连续偏多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大于等于0℃积温偏少,之后偏多。大于等于5℃积温转折时间推迟到90年代中期,之前积温偏少,之后相反。大于等于10℃积温分两种,60.1%的年份表现为整体偏多或偏少,31.6%的年份以中宁、盐池一线为分界线,南北表现为相反的趋势。生长季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生长季呈逐渐延长的趋势,每10年增加3.8天,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头4年的平均值比20世纪60年代增加14.9天。  相似文献   
83.
陈敏 《东北测绘》2012,(1):85-87
随着"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数字国土"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开展,各类国土资源调查、评价海量数据急剧增加,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设了"影像宁夏——政务服务系统"(以下简称"影像宁夏")。该系统是宁夏具有权威性、统一的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有力地推进了基础测绘成果更加广泛地服务于信息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文章详细介绍了"影像宁夏"的设计思路,主要系统的结构、技术架构以及系统的各项功能,并阐述了"宁夏—政务服务系统"的主要特点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4.
精细化预报订正平台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丁建军  罗兵  赵光平  刘勇  刘高平 《气象》2008,34(11):89-95
在精细化预报订正平台特点及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精细化预报订正平台的设计思路、流程结构和主要功能.该平台在合理划分预报制作相似区的基础上,以预报制作相似区内订正点与关联点之间各预报要素关联关系为依据,以精细化气象要素客观预报产品或上级指导预报产品为预报蓝本,通过文本、图形两种修改方式,完成对高时空密度、多预报要素值的修改订正.为开展精细化预报业务,实现国家、省、地(市)三级预报部门逐级指导、属地订正业务流程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5.
基于MODIS资料的宁夏LST反演方法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快速、宏观、全面地获取陆面生态重要参数陆面温度(LST),避免分裂窗算法中诸多参数的估计和参数的适用范围限制,加快计算速度,更好地利用中国气象局"三站四网"的建设成果,利用宁夏2005-2007年13个时次过境晴空地表MODIS资料及对应过境时17个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筛选、优化引入对LST影响较大的水汽通道、NDVI和EVI参数,建立基于MODIS遥感和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反演陆面温度(LST)的统计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引入相关参数后,宁夏各季及全年模式的相关性和精度有较大提高,且水汽通道和EVI的参数组合最优.与分裂窗算法相比,省去了对大气透过率的估算以及对地表比辐射率估计的繁琐计算,与地面自动站观测真实值误差70.1%能够控制在4.0℃以内,计算速度快,能够满足一般业务的需求,易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6.
利用NEC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及数值预报产品,对2007年9月下旬到10月上旬宁夏的连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数值预报产品检验。结果表明:亚欧中高纬环流稳定维持“两脊一槽”型,而乌山附近稳定维持一长波脊,在西北地区形成了有利于降水的“东高西低”形势,配合天气尺度低值系统活动,使得冷暖空气不断在西北地区交绥,造成长连阴雨天气。通过对T213等数值预报产品检验发现,此次过程中,形势预报较为准确,但是降水预报却在量级或落区上存在一定误差。  相似文献   
87.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台风登陆背景下宁夏北部出现的两次暴雨天气的降水特点、大尺度环流背景和天气尺度影响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利用T213数值模式的物理量预报产品对大气层结稳定度和水汽条件进行了动力学诊断分析;利用银川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中尺度系统的活动进行了跟踪。结果表明:两次暴雨过程中,台风在中国东南沿海登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高低空四股气流汇聚在宁夏北部产生暴雨天气。由于台风登陆后强度不同,台风外围东风转向形成的偏南风大小存在明显差异,使得不稳定能量和水汽输送产生差别,导致两次暴雨过程影响范围扣强度明显不同。两次过程中,形成触发条件的冷空气强度不同,对暴雨量级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8.
利用逐时自动站资料、WRF模式数值产品、卫星云图、雷达产品等资料对2009年5月16日宁夏冰雹、短时强风等强对流天气进行了跟踪预报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水汽通量散度数值产品中大气低层水汽通量的辐合或辐散可作为对流活动产生的重要依据之一。而卫星云图中的强对流云团的识别和新一代天气雷达基本反射率强度、液态水含量、冰雹指数、中尺度气旋产品是短时冰雹天气及短时雷雨大风天气预报的有利工具。并对2004—2008年出现的冰雹天气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宁夏冰雹天气预报预警模型。  相似文献   
89.
利用宁夏地区24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1—2018年的逐日观测资料,对降雹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宁夏地区20世纪60至80年代为降雹多发期;②宁夏降雹整体上多发生在夏、秋两季,但不同区域发生时间又有所不同,北部川区降雹类型属于夏季频发型,中南部地区属于春末夏初频发型,两种类型降雹高峰期相差1个月左右;③9成以上的降雹出现在12:00—20:00;④空间分布总体呈现为高原和山地多,平原和沙漠少的特征,主要降雹区域集中在六盘山山脉所在的固原地区。  相似文献   
90.
2001年4月8日宁夏强沙尘暴天气中尺度系统分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对2001年4月8日宁夏出现的一次强沙尘暴过程进行了天气背景及中尺度天气学分析。根据不同地区出现大风的时间差异,讨论了地形对冷锋和沙尘暴运动的影响;利用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的导出量,通过宁夏精细化预报物理量分析子系统,计算、分析了这次过程中Q矢量、锋生函数及总温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MM5数值模式输出产品与本次沙尘暴过程天气实况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及预报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