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9篇
大气科学   45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014年2月张家界市两次降雪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张家界市2月上中旬两次降雪过程的天气形势演变、水汽和热力条件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西南急流为降雪提供充足的水汽,西南急流的位置和强度与降雪落区和强度有密切联系;锋面的抬升作用是降雪产生的重要动力和热力条件;逆温层的特征和湿层的厚度与降雪的类型和强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根据1954—2005年锦州累年逐月平均气温资料,采用一元线性趋势估计和滑动平均方法分析了近半个世纪锦州季和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采用滑动t检验法分析了气温突变。结果表明:近半个世纪锦州气温变化呈明显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后期气温发生突变,其后气温持续偏高;同时根据锦州城郊农业试验站的资料,初步分析了城市热环境对气温的影响。分析表明,人为的城市热环境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锦州气温偏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基于水热因子的玉米物候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锦州14 a玉米各生育期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分析表明:同品种玉米的物候期相近,变化在2 d左右,而吐丝期到成熟期所需天数变化较大,为6 d或以上;玉米各生育期的影响因子不同,气温与湿度对玉米出苗期、三叶期和七叶期的影响显著,播种期到七叶期的积温占整个生育期积温的20%,并与同期的空气湿度累积量显著二次曲线相关(R 2=0.91)。积温与空气湿度累积可较好地模拟玉米播种期至七叶期和玉米的总生育期。  相似文献   
14.
针对1次由东北冷涡产生的辽西暴雨天气过程 ,利用T213再分析资料 ,应用MM 5模式对东北冷涡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 :东北冷涡具有明显的移动特点 ;MM5模式对东北冷涡产生的暴雨强对流天气具有一定的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15.
1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长期天气预报的需求变得愈来愈迫切。实践证明,准确的长期天气预报对工农业生产、交通储运、经商旅游等都将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在我们国家,地区级气象台开展长期天气预报已有30多年的时间,气象科技工作者在这个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在70年代数理统计方法就用于长期天气预报中。但由于对影响长期天气预报的物理机制还不是十分了解,且以往的统计方法在长期天气预报历史资料的处理中,将本来属于动态变化的气象资料用纯统计的静态方法处理,即只注重其本身的数值大小进行统计,使得带有一定天气序列演变信息的气…  相似文献   
16.
正点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即ZIIiiiMM.YYY文件(简称Z文件),是自动气象站采集数据文件的重要部分,在日常地面气象测报业务工作中,常常出现因设备软硬件故障或误操作等原因,造成数据资料的全部或部分丢失或出现数据异常等情况,给原始气象资料的积累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该文分析了z文件出现异常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并对台站级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以确保原始数据资料的完整和准确,满足现代气象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17.
应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能见度仪观测资料,分析1999—2018年锦州地区大雾气候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锦州地区雾日年总频次多年平均为33次,存在12 a、6 a和3 a的变化周期。锦州地区典型大雾过程主要分为弱低压槽型、雨后弱高压型。大雾存在日变化。雾前T-Td为4—14℃,风速为4 m·s-1以下,偏南风占50%,偏北风占38%,静风占12%;雾发展阶段T-Td为0—4℃,平均风速为2.2 m·s-1,偏南风占58%,偏北风占42%;浓雾阶段T-Td为0—2℃,平均风速为1.9 m·s-1,偏南风占58%,偏北风占42%;雾减弱到消散阶段T-Td逐渐升高,平均风速为3.3 m·s-1,偏北风占58%。大雾期间,均出现逆温和湿层。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中国气象数据网提供的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V3.0)中的降水数据以及ERA-Interim逐月再分析资料对全球变暖趋缓背景下(1998年后)辽宁夏季降水变化特征及水汽输送对其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球增暖减缓背景下,辽宁夏季降水量存在一定的增加趋势,但趋势较弱,其中辽宁南部降水的增加趋势较其他地区显著,对辽宁整体降水变化的贡献程度相对较高。辽宁南北边界的夏季水汽通量与降水量呈现高度的正相关性。其中,南边界的相关性程度最显著。辽宁上空纬向水汽净输入量对降水的贡献较小,经向水汽通量对于降水的贡献较纬向高且其高值区主要位于辽宁东部及南部地区的对流层低层,对当地降水存在影响。辽宁南部对流层整层的经向水汽通量与辽宁降水量存在显著正相关,通过分析大气环流背景场的变化对辽宁经向水汽输送的影响分析,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的逐渐北移是造成辽宁经向水汽通量增加的重要因素,从而直接影响辽宁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导致辽宁夏季降水在全球变暖减缓背景下存在一定的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9.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EC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2005—2021年锦州地区强降雪天气过程(24 h降雪量超过5 mm)气候特征及不同天气形势下低空急流特征,并对强降雪发生发展期间低空急流演变特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锦州地区强降雪年均1.6次,出现在11月至翌年3月,11月最多,1月无强降雪;空间上呈现南北多、中间少的分布特征。锦州地区强降雪天气形势主要包括华北气旋北上型、江淮气旋北上型和蒙古气旋东移型3类,江淮气旋北上型最多(占51.85%),蒙古气旋东移型次之(占37.04%),华北气旋北上型最少(占11.11%)。不同天气形势下,低空急流所提供的水汽和能量是锦州地区强降雪发生的关键。从急流强度看,蒙古气旋东移型急流最强,为20 m·s-1;其次华北气旋北上型,为14 m·s-1;江淮气旋北上型急流为12 m·s-1。从急流范围看,蒙古气旋东移型急流区范围最大,其次为江淮气旋北上型,华北气旋北上型急流区范围最小。降雪前6 h低空急流均建立,其中96%为偏南或西南急流,4%为偏东急流;降雪前2 h低空急流维持;低空急流影...  相似文献   
20.
锦州市气象局于1997年11月6日完成了MICAPS系统的安装,之后投入业务试运行。由于在系统安装前已经对预报员做了培训,软件安装完成之后预报员便开始使用此系统,但由于同时启动了数据传输控制程序MTIMER.EXE,资源使用中造成了冲突,微机常呈现假死机状态,影响系统稳定运行。此类问题处理:安装在c:\micaps\datatran目录下的配置文件datatime.tab中,对T106模式的格点数据做完全拷贝,即拷贝节点机上\grib目录下所有前一天的数据,即拷贝cp??????##2。由于是后台作业方式执行拷贝,此时前台使用MICAPS时感觉速度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