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7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518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天气雷达的发展及在我省预报中的应用和前景张晰莹天气雷达是监视暴雨、飓线、冰雹、龙卷等强对流天气的最有力工具之一。它不仅能探测到降水回波的位置、范围、强度、高度,确定降水的性质,影响程度、影响地区,还可随时对所发现的气象目标进行观测、跟踪。雷达观测与卫...  相似文献   
412.
1引言雷电是一种大自然释放电现象。雷电引起森林火灾,点燃爆炸物,导致输电线路与电力系统故障,扰乱控制系统的电子设备,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2雷电灾害调查的意义雷电灾害调查是在雷电事故产生后,对雷电事故发生现场情况、发生地勘察、现场取证、事故鉴定、评估事故损失并整理出事故发生原因。通过雷电灾害调查及鉴定可以预防同类事故发生可能性,从而为气象部门处理同类事故做出理论依据,同时气象部门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具有管理权,也为政府制定防灾减灾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413.
本文利用湛江、北海、钦州三个观测站1960-2000年日降水资料分析三个站点降水量及日数的年际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钦州的年平均降水量及降水日数均多于其它两站,北海平均年降水量多于湛江,但年平均降水日数少于湛江。三站季平均降水夏季最多,春秋季降水相当,冬季最少。降水日数也是夏季最多,湛江及北海春季多于秋季,冬季最少;钦州冬季平均降水日数少于秋季。  相似文献   
414.
<正>1引言黑龙江省地处祖国最北、最东端,地形地貌多样,气象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影响重、持续时间长等突出特点。气象灾害占全省自然灾害的70%以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公民素质普遍提升,气象工作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与进步更为气象事业提供了新机遇。2011-2020年是黑龙江气象事业飞速发展的新阶段。气象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要全面建设具有"龙江风格"的气象现代化,必须大力提高气象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其中,气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重要基础保  相似文献   
415.
张晰莹 《气象》1996,22(7):43-45
在对台风影响黑龙江省造成大-暴雨的8次过程的卫星云图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两种类型;一类是台风云系与冷锋云系相结合产生的大一暴雨,一类是台风直接登陆产生的暴雨。  相似文献   
416.
近50年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玉米增产贡献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黑龙江省1961—2008年22个站的逐日气象资料和玉米主产县的产量资料,确立基准时段,建立气温影响系数,分析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玉米单产增加/减少的贡献率。结果表明:近50年来,气候变暖总体上对黑龙江省玉米单产增加趋势有利。以1961—1969年为基准时段,相对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初气候变暖的贡献率分别为16.8%、16.0%、20.9%和23.9%;以1970—1983年为基准时段,相对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初气候变暖的贡献率分别为3.6%、9.2%和11.2%。  相似文献   
417.
高寒地区冻土活动层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1960-2010年黑龙江省83个气象站的冻土和0 cm地温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和多项式回归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冻土活动层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了黑龙江省五个典型气候区域最大冻土深度的变化趋势与特征,讨论了黑龙江省冻土活动层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冻土活动层冻结开始于9月份,至冬季3月份冻土深度达到最大值,8月份时冻土厚度接近于0 cm。由北向南,最大冻土深度逐渐变小,冻结开始时间逐渐推迟,融化结束时间逐渐提前。黑龙江省最大冻土深度均呈显著减小趋势,存在明显的退化趋势。从年代际变化上看,20世纪90年代前黑龙江省最大冻土深度变化不大,最大冻土深度较深,90年代后最大冻土深度呈显著减小趋势。高纬度地区地温低,在同等条件下冻土深度较低纬度地区大。  相似文献   
418.
419.
4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