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10篇
地质学   103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21.
本文阐述了重磁弱异常概念,提出了当代采集方式下重磁弱异常可信度的判断标准,并提出针对重磁弱异常的处理新技术,该技术由消除干扰处理技术和弱异常提取技术组成,实际应用效果显著。随着地质勘探向精细方向发展,重磁弱异常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2.
【研究目的】 本文以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至乌伦古北隆起带为研究区,研究石炭纪地层沉积、分布特征,为该区地质结构研究和油气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和参考。【研究方法】 采集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结合以往重磁电震资料,采用二维共轭梯度反演、最优化电性分层等技术获取石炭纪地层、断裂构造展布特征,为火成岩覆盖区研究石炭纪地层提供了有效的方法。【研究结果】 利用大地电磁测深技术结合重磁电震资料开展综合处理分析,获得研究区石炭系厚度图、石炭系埋深图,初步确定了上下石炭统的分界面,查明了石炭纪地层的分布特征,索索泉凹陷、福海坳陷和扎河坝坳陷为3个石炭纪地层沉降中心,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查前景。【结论】 在火成岩覆盖区,采用大地电磁测深、重磁电震综合处理解释技术为石炭纪地层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3.
提高地震数据的信噪比是地震资料处理的重要目标之一。传统的地震去噪方法虽然可以有效压制随机噪声,但对非高斯分布的异常值噪声压制效果欠佳。本研究展示了一种基于稳健主成分分析的地震数据异常值噪声压制方法。该方法在频率-空间域通过对地震数据实施稳健低秩近似来求取理想无噪声数据。在目标函数构建方面,采用核范数最小化模型求取理想的低秩近似数据,并使用l1范数最小化模型来估计异常值噪声。此外,运用增广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该反演问题。最后,模型数据和实际资料的去噪结果验证了本研究方法的有效性,与传统F-XY域预测滤波法去噪结果进行对比,也显示本研究方法在有效压制异常值噪声的同时能更好地保护有效波能量。  相似文献   
124.
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H区块Oficina下段发育大面积分布的砂质辫状河沉积,储层内重油资源丰富,拥有巨大的开发潜力。研究区目前尚处于开发前期的油藏评价阶段,平均井距较大且缺少三维地震资料覆盖,仅局部存在一定数量的新钻水平井。考虑到现有资料的实际情况,首先从动态角度分别对心滩砂坝与辫状河道的形成、演化过程予以分析,并重点讨论了活动河道、砂质河道充填、废弃河道充填三种河道存在状态的区别。在此基础上,采用现代沉积类比、经验公式调研、水平井资料应用等手段,对研究区辫状河主要沉积单元的关键参数进行表征,以恢复其发育规模。根据以上研究成果,总结本区的砂质辫状河沉积模式,并在其指导下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将该模型与研究区的储层分布预测工作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对于后续开发方案的实施以及提高新井的砂岩钻遇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5.
Two petroleum source rock intervals of the Lower Cretaceous Abu Gabra Formation at six locations within the Fula Sub-basin, Muglad Basin, Sudan, were selected for comprehensive modelling of burial history, petroleum maturation and expulsion of the generated hydrocarbons throughout the Fula Sub-basin. Locations (of wells) selected include three in the deepest parts of the area (Keyi oilfield); and three at relatively shallow locations (Moga oilfield). The chosen wells were drilled to depths that penetrated a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geological section of interest, where samples were available for geochemical and source rock analysis. Vitrinite reflectances (Ro %) were measured to aid in calibrating the developed maturation models.The Abu Gabra Formation of the Muglad Basin is stratigraphically subdivided into three units (Abu Gabra-lower, Abu Gabra-middle and Abu Gabra-upper, from the oldest to youngest). The lower and upper Abu Gabra are believed to be the major source rocks in the province and generally contain more than 2.0 wt% TOC; thus indicating a very good to excellent hydrocarbon generative potential. They mainly contain Type I kerogen. Vitrinite reflectance values range from 0.59 to 0.76% Ro, indicating the oil window has just been reached. In general, the thermal maturity of the Abu Gabra source rocks is highest in the Abu Gabra-lower (deep western part) of the Keyi area and decreases to the east toward the Moga oilfied at the Fula Sub-basin.Maturity and hydrocarbon generation modelling indicates that, in the Abu Gabra-Lower, early oil generation began from the Middle- Late Cretaceous to late Paleocene time (82.0–58Ma). Main oil generation started about 58 Ma ago and continues until the present day. In the Abu Gabra-upper, oil generation began from the end of the Cretaceous to early Eocene time (66.0–52Ma). Only in one location (Keyi-N1 well) did the Abu Gabra-upper reach the main oil stage. Oil expulsion has occurred only from the Abu Gabra-lower unit at Keyi-N1 during the early Miocene (>50% transformation ratio TR) continuing to present-day (20.0–0.0 Ma). Neither unit has generated gas. Oil generation and expulsion from the Abu Gabra source rocks occurred after the deposition of seal rocks of the Aradeiba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26.
位场波数域转换算法误差方程及其应用(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移抽样理论是本文作者建立的更普遍的傅立叶变换数值计算的理论. 基于这一理论,作者在现文中导出了位场波数域转换算法误差方程,该方程不仅给出了更灵活的位场波数域转换算法,而且揭示了位场波数域转换中的误差规律.源于该方程的DFT0η η(0.5,0.5)化极技术可以大大提高低纬度(包括磁赤道)化极磁异常的分辨率和精度.该方程所揭示的波数域位场高通转换中边缘振荡的规律性(来源、形成机理和基本性质),从理论上指出了改善现有高通转换位场数据拓边技术效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7.
128.
地震解释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2,自引:34,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我国塔里木油田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实例为基础,概述了石油勘探过程中地震解释技术类型、特征、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文认为,在地震勘探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地球物理学家及地质学家希望获得的地震信息,应当是能够直接反应地下岩石物理特性或油气水的分布,而利用常规的地震解释技术是很难做到这些;随着石油勘探的进一步深化,一些新的地震解释技术涌现出来,并在油气勘探与开发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未来的石油勘探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新情况、新问题将层出不穷,地震解释技术也同样面临着考验,因此,只有立足在现有的成熟解释技术之上,并不断探索新的技术与思路,才能与未来的石油勘探步伐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9.
MT激电效应的模拟研究及在油气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引入Cole-Cole模型来模拟大地的激发极化效应,对三层水平地层且中间层为极化层的大地电磁测深的视电阻率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了极化参数对视电阻率曲线的影响规律.采用广义逆方法对三层水平地层且中间层为极化层的模型进行了反演研究,结果表明该反演方法能够较好地确定地层电阻率的同时获得地层激电参数,应用于实际资料的反演时,反演结果与已知含油气地层的实际参数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130.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岩的形成期次及演化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2  
从志留纪起,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烃源岩经历了三期生、排烃。下古生界源岩的生烃期和志留系的圈闭形成期控制了志留系沥青砂岩的形成期次及演化。志留系早期沥青砂岩形成后,经历了后期多次的构造沉积事件和三次烃类注入、混染,改变了志留系古油藏沥青形成时的原始产状。志留系沥青砂岩的三次注入分别是 :第一次是晚加里东注入期;第二次是晚海西-印支注入期;第三次是燕山-喜山注入期。志留系砂岩中沥青、稠油或其它油气显示是这三期作用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