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篇
  免费   362篇
  国内免费   269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729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405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991.
九寨黄龙机场是我国三大高原机场之一,正确认识九寨黄龙机场风的演变规律对于保证飞机的起降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九寨黄龙机场2004~2007年的自动站观测资料,分析了九寨黄龙机场地面风、特别是地面大风的演变特征.此外,还利用WRF模式,模拟了一次大风天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地面大风的风向和出现时间等均与平均风存在明显的差异.大风主要表现为西北风,均出现在白天.大风出现最多的季节是冬季,而不是平均风速最大的春季.大风的形成与中高纬大气环流的调整密切相关.WRF模式能较好的再现大风的发生时间、强度和风向,这与模式能较好的模拟地表通量和混合层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2.
青藏高原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天气和气候、亚洲季风乃至全球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都有重要影响,而高原大气边界层作为连接高原独特下垫面和自由大气的桥梁,在上述影响过程中扮演了重要作用。高原大气边界层观测资料的匮乏严重制约着青藏高原天气与气候研究。本文回顾了青藏高原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征的研究历史,将这些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3.
黄河上游戈龙布滑坡高速下滑成因机制及堵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上游戈龙布滑坡位于积石峡水电站库区内,经过现场调查可知,戈龙布滑坡为一大型滑坡,整个滑坡体积达到5040万m3,一共分为4个区。研究表明,戈龙布滑坡成因机制为滑移-拉裂型,滑坡在黄河右岸经过高速远程下滑过后撞击上游山体,部分滑体越过黄河堆积于左岸并堵塞黄河达数百年,堰塞湖内有厚度达30余米的纹泥沉积,初步分析滑坡坝的高度在100m左右,库水深在70m左右,滑坡堵江时代在Q4时期。滑坡坝溃决后导致黄河改道,残留的滑体分别位移黄河的左岸和右岸。  相似文献   
994.
华蓥山龙滩矿区长兴组灰岩含水层地下水运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华蓥山龙滩矿区长兴组灰岩含水层地下水运动做了简要的分析,并着重阐述其补给来源、径流形式、排泄方式。同时也对其补给、径流、排泄的发展和变化做了必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995.
黄金坪水电站坝基深厚覆盖层帷幕灌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俊志  冯杨文  陈修星  侯锦 《探矿工程》2009,36(11):31-35,41
介绍了黄金坪水电站坝基深厚覆盖层帷幕灌浆试验研究情况,所取得的试验研究成果以及采用的偏心跟管成孔工艺技术、灌浆试验工艺方法、灌浆效果检查方法对类似工程的施工和试验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96.
邢万波  周钟  唐忠敏  孙钢 《岩土力学》2009,30(Z2):540-546
岩土工程反分析面临着多元化、复杂化和精确化的挑战,反分析方法要求能在少而精的正分析基础上结合监测数据快速反馈出数值计算参数.充分发挥支持向量回归机ν-SVR和改进的变邻域PSO算法的优势,建立起岩土工程反分析的流程和方法.同时,将其应用于锦屏左岸边坡的反分析问题,选择稳定问题非常突出的II1-II1剖面作为分析对象,根据监测资料反馈设计关键岩体的力学参数,并与监测数据比对,反演成果合理准确,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7.
一次高原低涡东移引发四川盆地暴雨的机制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T213L19资料以及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对2008年7月20~25日一次高原低涡东移引发四川盆地暴雨的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水的发生、发展与湿位涡的时空演变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湿位涡高低层正负区叠加的配置是低涡暴雨发展的有利形势,MPV1负值中心和MPV2正值中心及其包围的密集区是暴雨产生的警戒区。中低层z-螺旋度水平分布对降水落区和强降水中心的分布有较好的指示性,z-螺旋度垂直分布能反映暴雨发生时大气的动力特征,雨区上空高层负涡度、辐散与低层正涡度、辐合相配合,是触发暴雨的动力机制;相对螺旋度与降水落区及降水中心亦配合较好,并与未来6h的降水落区和强度分布存在较好的正相关,这对降水落区及强度分布的预报有一定参考价值,强降水中心通常出现在相对螺旋度梯度的高值一侧。  相似文献   
998.
1981—2000年四川夏季暴雨大尺度环流背景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1981—2000年逐日降雨量资料和ECMWF逐日4次再分析资料,合成分析近20 a发生在四川夏季的22次典型暴雨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特征。结果表明,四川夏季暴雨的发生具有显著的轴向分布性和区域移动性特征。西伸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上东进的伊朗高压及高原东部的弱高压、活跃的孟加拉低压和影响四川北部的中高纬长波分裂的低压槽共同作用形成了四川暴雨发生阶段的特殊的"鞍"型大尺度环流背景。在"鞍"型大尺度环流背景下,有利于西南支孟加拉湾水汽和南海水汽输送在四川盆地形成低层辐合,同时在高层形成西南—东北的轴向急流辐合带,水汽输送散度负的大值区即为暴雨发生的主要落区。此外,四川北部在两高压相夹下,有利于高纬度大尺度的两高一脊环流调整产生的弱槽携带冷空气影响四川盆地,形成高层弱冷干与低层强暖湿的强垂直对流不稳定。对比40 a四川夏季平均环流可知,导致四川夏季暴雨发生的"鞍"型大尺度环流背景特征极为显著,具体表现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到110°E附近,青藏高原西侧伊朗高压偏北、青藏高原高层南压高压偏东,而高原低层有弱高压,四川北部冷槽显著偏南。  相似文献   
999.
2008年9月四川一次持续暴雨过程触发及维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NCEP1°×1°6h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08年9月22—27日四川盆地持续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东北冷涡、低空切变、青藏高原东部高空槽以及台风是影响此次暴雨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来源于南海及孟加拉湾的低层偏南气流提供了稳定的水汽输送;暴雨前期850hPaθse场呈典型的"Ω"形分布;强烈的上升运动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有利于强降水天气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成都区域气象中心业务数值预报产品检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国家气象中心T213、T639全球模式、成都区域中心实时运行的AREM、GRAPES和MM5中尺度数值模式预报结果,对2008年5~9月进行了日降水量和2m温度检验。结果表明:(1)模式对昆明、南京、广州、长沙、北京和郑州温度预报优于温江、兰州和拉萨站,其中拉萨站温度预报与实况偏差最大,即模式对我国中部及南部地区温度预报与实况近似程度高于西部地区。(2)东部地区中雨及以上量级降水评分高于西部,西部4个城市中以昆明站评分最高,反映模式对我国西部城市降雨预报能力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