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62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1 毫秒
251.
研究了高电荷态离子129Xeq+(q=25,26,27)入射金属Mo表面产生的特征X射线谱.实验结果表明,在束流强度小于120 nA条件下, 高电荷态离子129Xeq+可以激发Mo的L壳层特征X射线谱.单离子X射线相对产额可达10-8量级,特征X射线的相对产额随入射离子的动能和电荷态(势能)的增加而增加.通过Mo原子的Lα相似文献   
252.
介绍了用Excel处理电子水准仪沉降观测数据的有关方法和技巧,其特点是:结合咸阳市勘察测绘院电子水准仪的实际应用情况,有针对性地编写了相关程序,弥补了电子水准仪数据处理方面的不足,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53.
青海查查香卡矿床铀、稀土元素矿化特征及成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成铭  权志高  周伟 《铀矿地质》2011,27(2):103-107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实验室分析,探讨了查查香卡矿床含矿岩石岩性特征、铀矿化特征及稀土元素的富集,并对其成矿潜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54.
HQY-500型全液压钻机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目前国内外钻机存在的不足,以及我国地质钻探的发展方向,研制了HQY-500型全液压钻机。介绍了该钻机的结构形式、技术参数、特点,以及该钻机的野外生产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255.
本文讨论了中秦岭正河金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结合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构造控矿作用,提出山阳—凤镇深大断裂是矿床的导矿构造,蚀变矿化带受控于次级背斜构造核部的轴面劈理化带。其成矿作用经历了热水沉积—变质变形—构造热液叠加的构造演化过程。认为蚀变岩型金矿主要分布于金银沟至庙沟一带,矿区11~15线以及31线是寻找石英脉型金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256.
班戈错是因湖面阶段性下降而于晚更新世末期从母湖色林错东部分离出来的小离湖.2003年5-7月,我们对班戈湖沿岸进行了详细的地貌与第四纪地质调查,湖面高程及6条剖面湖岸阶地的水准测量,并采集了沿岸及邻区的湖相沉积物样品进行U系年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班戈错湖岸阶地共6级,其中T1为与色林错分离后所形成,T2至T6的拔湖高...  相似文献   
257.
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时间短、剂量低等独特优势,是目前X射线骨密度测定技术的“金标准”。本文采用半导体CdZnTe探测器模块搭建半导体光子计数骨密度能谱测量平台,针对CdZnTe半导体探测器信号特点,使用移动最小二乘算法进行不同材料高低能拟合校正。移动最小二乘算法通过权函数改变目标数据点周围节点对其影响程度,可以让数据点的拟合方向更具灵活性。研究分析移动最小二乘算法对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量数值的数据处理流程,完成基于移动最小二乘高低能拟合校正算法的骨密度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实现的基于移动最小二乘算法的骨密度双能拟合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能达到较好的拟合误差精度,其中探测器像素单元在高能条件下拟合平均误差为0.032%,低能条件下拟合平均误差为0.036%。进一步数据分析表明,边缘像素单元与中心像素单元在高低能条件下的拟合误差差异仅为0.012%和0.011%。该算法能够有效提高半导体光子计数探测器的骨密度测量精度,降低探测器边缘像素单元信号不均匀性差异带来的误差影响,对目前线阵或面阵光子计数半导体探测器像素差异对骨密度诊断的影响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58.
讨论了由平气定朔注历的宋代历法中,闰月的安排。根据太阳和月亮运动不均匀性改正,建立了朔望月长度的数值模型。通过比较分析2中气间距和朔望月长度,指出由于中气与定朔同日,在4种情况下使得闰月被提前1个月,在极少数的情况下会使闰月提前2个月。这为中国古代历谱的复原与考证提供了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259.
十红滩铀矿床形成于新疆吐哈盆地西南缘艾丁湖斜坡带的中侏罗统西山窑组河流相砂岩中,属典型的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物相分析表明,容矿层中铁的存在形式分别为FeCO3、Fe2O3、硅酸盐铁和FeS2,其含量在各地球化学亚带间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黄铁矿是容矿层二价铁的主要形式,具有两期成因特点,属硫酸盐微生物还原作用的产物。分析了铁的地球化学行为在铀成矿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在氧化带铁的氧化作用催化了铀的氧化、溶解以及迁移,为铀成矿提供了重要的铀源条件。矿石带中黄铁矿在铀成矿过程中发挥着吸附剂的作用,其与沥青铀矿等具有同成因特点。  相似文献   
260.
乌梁素海湖泊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结合放射性同位素测年,在对乌梁素海湖泊沉积物粒度的分析基础上,结合黄河以及河套地区相关文献资料,探讨乌梁素海在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的演变过程。乌梁素海沉积物中黏土(<4 μm)平均含量28.7%、细粉砂(4~16 μm)平均含量34.4%、中粉砂(16~32 μm)平均含量17.3%、粗粉砂(32~64 μm)组分平均含量14.1%、砂质组分(>64 μm)含量整体较低,平均含量为5.5%。沉积物不同粒级范围颗粒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在1965年左右(岩芯深度20 cm)乌梁素海沉积物组分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基于此,结合前期对湖泊沉积物中元素含量特征的分析,利用粒径-标准偏差方法,通过对比黄河泥沙以及流域沉积物的粒度特征,研究了约1965年前后两个时段的沉积物来源。尽管乌梁素海湖泊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黄河携带的泥沙以及河套平原灌溉退水携带的大量流域表土侵蚀物质,但同一物源组分在1965年前后这两个不同的演化阶段具有不同的粒级特征。1965年之前,<19.95 μm的粒级组分反映了河套平原灌溉退水携带的流域表层侵蚀物质组分特征,而19.95~181.97 μm的粗颗粒组分反映了黄河径流携带的泥沙,后者决定了乌梁素海沉积物的粒级特征。1965年以来,这两种不同来源组分的粒级变细,灌溉退水携带的流域表土侵蚀物质(<5.71 μm组分)控制了湖泊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并与总排干入乌梁素海的水量变化、围湖建堤以及扬水站的修建等人类活动强度密切相关。总体来看,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乌梁素海湖泊沉积物的粒度组成受人类施加的影响已经超越了自然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