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56篇
  免费   701篇
  国内免费   621篇
测绘学   1213篇
大气科学   291篇
地球物理   979篇
地质学   1655篇
海洋学   184篇
天文学   111篇
综合类   1249篇
自然地理   519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467篇
  2021年   471篇
  2020年   552篇
  2019年   563篇
  2018年   406篇
  2017年   439篇
  2016年   566篇
  2015年   397篇
  2014年   554篇
  2013年   608篇
  2012年   567篇
  2011年   575篇
  2010年   465篇
  2009年   459篇
  2008年   352篇
  2007年   412篇
  2006年   422篇
  2005年   345篇
  2004年   308篇
  2003年   344篇
  2002年   332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176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01.
天然气水合物似海底反射层的全波形反演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天然气水合物似海底反射层(BSR)研究的全波形反演方法. 这是一种将 水平层状弹性介质的反射共中心点道集转换为截距时间-水平慢度域的反演方法. 反演过程 中采用了全局搜索方法与非线性局部搜索方法. 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是根据走时数据应用非 常快速模拟算法求得速度结构的长波长分量. 第二步,利用波形资料用共轭梯度法求得速度 的短波长扰动分量. 这样,最后反演得到的速度结构模型包含了长波长与短波长分量. 反演 中利用了多网格参数化技术. 日本东南海海槽双BSR的速度结构的反演表明,全波形反演是 天然气水合物BSR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2.
单程波方程偏移算子高阶辛格式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地震偏移算法中单程波算子中e指数项的近似,提出一种高阶辛格式算法. 与非辛格式的近似、一阶辛格式近似和两步法进行数值对比表明,文中提出的高阶辛格式具有更高的精度. 脉冲响应的计算也表明文中的近似方法具有降低频散效应和适应横向变速的能力. 用Marmousi模型验证了对复杂构造的成像的能力,实际资料计算表明本文方法适合于较大深度的稳定准确成像.  相似文献   
103.
多时相Radarsat数据在广东肇庆地区稻田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将1996年获取的4个时相的Radarsat图像用于广东肇庆地区的稻田分类试验,结果表明,多时相Radarsat数据对水稻类型的识别精度较高,而且稻田的轮作规律容易推测出来。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这一试验研究的最新进展,探讨了神经网络分类方法在SAR图像处理中的应用潜力和Radarsat数据在中国南方水稻监测中的最佳时相选择和有效分辨率问题。  相似文献   
104.
Earthquake, flood, and drought data from different sources are combined in a single data set using the same data structure, projection, and scale. The intensity and frequency of each hazard is classified into severe, heavy, modest, and light, producing a classification with 64 combined states for the three kinds of hazard. These classes are then ranked according to severity. The three hazard coverages arc overlaid and the polygons that are produced are coded by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A map is produced that show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se 64 classes in regions and their areas measured from the spatial topological data file in the GIS. Spatial analysis reveals the spatial association among the three hazards and between the three hazards and human factors. There is a brief discussion of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regionalized map for hazard monitoring.  相似文献   
105.
分层重力图像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层重力图像方法是依据三维地震波速的层析成像结果,通过速度与密度相关关系,转换得到分层的密度结构模型,计算并给出各分层在地表的重力异常分布图像.以中国大陆为例,给出其不同深度的7个分层的重力异常图像和不同分层叠加的综合(或总合)重力异常分布图像.经过与实测的中国布格重力异常资料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的重力场特征相当一致;分层重力图像的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地下不同深度的物质分布.  相似文献   
106.
LINTRODUCTIONThetributariesofmiddleYellowRiverarefamousintheworldforthehighestsuspendedsedimentconcentrationandsedimentyield.Forexample,atWenjiachuanstationofKuyeheRiverthemeasuredhighestsuspendedconcentrationis1700kg/m',andthemeanannualsedimentyieldis25000t/(kln'.a).Theformationofhyperconcentratedflowsandtheirinfluenceonerosionprocessesareofgreatimportancenotonlyfromatheoreticalpointofviewbutalsoforpracticalpurposes.Therefore,scientistsfromChinaandallovertheworldhavedrawntheirintensio…  相似文献   
107.
弹性波有限元逆时偏移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改善弹性波有限元逆时偏移剖面的质量是目前该方法面临的难题,为此,首先在有限元方程中,合理地加入边界力项,并找到准确的成像条件,以及对炮集资料用惠更斯(Huygens)原理消除直达波和面波干扰等措施,提高了复杂含油气结构的偏移剖面质量.本文重点研究单分量资料弹性波偏移的可靠性,利用单分量、抽炮集资料,模拟实际资料处理典型含油气构造,得到了高质量的自激自收和炮集资料的偏移剖面.  相似文献   
108.
青藏高原冬小麦田辐射能量收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青藏高原冬小麦田净全辐射各分量的观测资料分析,论述了净全辐射及其各分量的日变化特征;计算得出冬小麦抽穗—乳熟期麦田平均反射率为13.3%,净全辐射占总辐射百分率:白天75%,包括夜间67.4%;指出了净全辐射和总辐射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给出了由总辐射计算净全辐射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09.
洪泛平原农村居民地空间分布特征定量研究及应用探讨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徐雪仁  万庆 《地理研究》1997,16(3):47-54
通过对影响居民地空间分布因素的分析,探讨了洪泛平原农村居民地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不同高程带内居民地分布规模、等级和空间分布密度作了定量研究,得到了居民地空间分布密度和人口空间分布密度参数;并结合洪灾淹没区居民地损失的估算,对研究结果的应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0.
科尔沁沙地巴克窑地区近150年的环境演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任国玉  肖平 《地理研究》1997,16(4):39-46
在沉积和花粉分析的基础上,对科尔沁沙地东南部巴克窑地区过去150年的植被和环境演变进行了重建。巴克窑等湖泡的诞生时间是在上个世纪前期,约1837年前后。这个时间也正是科尔沁沙地东南部地区首次大规模人口移入和垦荒年代。突然增加的人类活动导致了沙丘植被的迅速破坏,而植被减少和沙丘活化引起区域水文循环的重新调整,即原来通过植物蒸腾作用输出的水量明显减弱,致使地下潜水位上升,形成一系列湖泡。以后,沙地系统的演化主要是在人类活动、气候和系统内部反馈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