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6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153篇
地质学   719篇
海洋学   4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0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王俊 《水文》2011,31(1):13-16,75
在分析现阶段水文应急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总结近年来水文应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水文应急管理概念,强调了水文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阐述了水文应急管理工作的特点,根据国内实际情况,归纳了建立水文应急管理体系"五个一"的核心内容,对于指导水文应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2.
自然界水循环中的水量平衡原理与干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颜开  余平佬  熊珊珊 《水文》2011,31(2):38-41
概述了国际、国内干旱研究概况。指出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多少,反映了区域中水资源对生态、经济发展承载力的大小。农业生产中把防止土壤蒸发措施叫抗旱;水利建设中拦河筑坝、引水灌溉、凿井汲水,叫兴修水利抗旱救灾。因此干旱的实质是径流消退、土壤蒸发自然衰减并达到区域内水资源对生态和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下降到某一限度或阀值的称谓,如人们感官中的小旱、大旱等。根据径流消退公式和土壤蒸发衰减曲线,参照大风、地震研究方法,输入降水、逐日蒸发观测值,即可成功实现统一干旱标准的实时旱情监测。  相似文献   
943.
数值模拟在配水改善河道水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远康  卢卫  应聪惠  舒丹  董华 《水文》2011,31(3):56-59
MIKE11模型广泛应用于河流及河网的水流、水质数值模拟。为了研究最经济可行的配水改善河道水质的方式,结合上塘河配水试验建立MIKE11水动力及水质模型,通过分析不同配水方式、配水时间、配水量的情况下水质改善的效果,提出了上塘河最佳配水方案为日常开机2台、每天12h配水。对该方案进行实况配水验证的结果表明,实际效果与研究结论吻合。  相似文献   
944.
基于地貌参数法的无资料地区洪水预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庄广树 《水文》2011,31(5):68-71
为了探索无资料流域的洪水预报问题,以改进的HBV模型为例,介绍应用地貌参数法推求无资料地区模型参数的方法。并利用武江流域实测50场雨洪资料,对改进的HBV模型进行率定,在参数达到较好的模拟效果后,与流域的地貌参数建立相关关系,然后利用所建立的相关关系及武江支流田头水和韩江支流丰良河的地貌参数,推求模型参数,最后用田头水和丰良河各50场洪水进行验证,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45.
谢建丽  张德栋  刘圆圆 《水文》2011,31(5):88-91
应用多种趋势检验方法对祁连山区主要河流年平均径流量演变进行分析,并用数学建模技术对未来10年的径流量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旨在为甘肃水利"十二·五"规划涉及的河西地区水资源配置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祁连山区现状径流量自东向西总体呈"减少—增加—显著增加"演变;预计未来该区5年、10年径流量值自东向西总体呈"减少—增加—增加"变化。  相似文献   
946.
气候变化对祖厉河流域水文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进 《水文》2011,(4):88-91
根据水文站实测资料序列,对半干旱区典型代表流域祖厉河流域水文要素随气候响应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分析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流域气温不断升高,流域水文循环条件的改变,导致祖厉河流域水文特征发生变化。流域水温同气温变化趋势一致,呈显著上升趋势。而流域年降水量,年径流则呈现出逐年递减趋势,且水质特征恶化明显。以流域气温20世纪90年代后显著升温期为分界点计算径流量多年平均值变化表明:90年代以后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比90年代以前减少了20.6﹪。  相似文献   
947.
用蒙特卡罗模拟法推求工程设计流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柏正林 《水文》2011,31(6):70-75,43
以P-Ⅲ型线型分布,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法,推求新安江率水河大桥工程设计流量,经与其他计算方法比较,成果合理,为有效的工程设计洪水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48.
长江河口南港采砂对河床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多波束测深及数字高程模型技术发现:南港主槽有若干长50~100m,深3~5m的采砂坑;瑞丰沙体南侧存在高0.5~1.2m,长约1800m的两级陡坎,陡坎下有长1850m、宽400m、体积124.5万立方米的滑坡体.近8年来,瑞丰沙冲刷减少3724万立方米.采砂坑、陡坎与滑坡体形成的主要受采砂及其引起的瑞丰沙顶部水沙...  相似文献   
949.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origin of the Patom Crater is related to endogenous processes with the main role played by deep flow of fluid components, which determine formation of the ejecta cone at about 500 years ago or more. This is evidenced by the zonal structure of the crater and geochemical peculiarities of rocks, caused by the long formation time for particular zones. Sandstone and schist blocks that were included into eruptive breccia within the crater were affected by gaseous or fluid components and intensively carbonized. During carbonatization, these rocks within the crater were being enriched in Ca and Sr, but the shares of the 87Sr and, consequently, 87Sr/86Sr ratio in them abruptly decrease. This is explained by the influence of deep fluids on terrigenous rocks, which were initially depleted in the radiogenic strontium isotope and might flow from a magmatic source with a low 87Sr/86Sr ratio. However, these fluids were enriched in CO2 and transported significant quantities of Sr, which led to enrichment of all terrigenous rocks in the crater in this element. The discovery of individual sandstone blocks with high concentrations of summarized rare earth elements (up to 557 g/t) and higher Sr and Ba contents among the fragments of host stratum within the Patom Crater allows us to suppose that there is a magmatic source enriched in fluid components at depths. The effect of the active fluid phase with low strontium isotopic ratios on rocks during the Patom Crater formation might lead to an abrupt decrease in values of the initial 87Sr/86Sr ratio in carbonized sandstones and schists.  相似文献   
950.
基于GIS和RS的喀斯特流域SCS产流模型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参数λ是SCS产流模型的一个重要参数,模型研究者将标准值λ=0.2作为模型的参数值。但模型参数没有考虑地貌类型对产流的影响,喀斯特地区不同地貌类型下地表坡度、土层厚度、地层岩性、基岩裂隙的发育程度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别,而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流域的产流机制。在考虑地貌类型对喀斯特流域产流影响的基础上,通过率定不同地貌类型下的λ值对SCS模型进行改进。以GIS和RS技术作为获取流域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等空间信息的主要手段,运用实测降雨径流资料对参数λ进行率定。由于喀斯特地区很少存在具有单一地貌的流域,仅靠实测数据很难确定各地貌类型的λ值,本文尝试通过对地貌结构与λ值关系的分析确定适合喀斯特流域的参数λ,从而建立起喀斯特流域SCS产流模型。模型在贵州平湖流域的应用结果表明,建立的喀斯特流域SCS产流模型的模拟精度较SCS产流模型有了很大提高,说明建立的喀斯特流域SCS产流模型比较合理,可以应用于喀斯特典型流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