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77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As a combined supporting structure,the anchor cable and lattice beam have a complex interaction with the slope body.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seismic behaviors of the slope reinforced by anchor cable and lattice beam,a largescale shaking table test was carried out on a slope model(geometric scale of 1:20)by applying recorded and artificial seismic waves with different amplitudes.The acceleration and displacement of the slope,the displacement of lattice beam and the axial force of anchor cable were obtained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lope and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1)the acceleration responses of the slope at different relative elevations display obvious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with increasing of the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of the inputted seismic waves,and the weak intercalated layer has a stronger effect on acceleration amplification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slope than that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slope;(2)the frequency component near the second dominant frequency is significantly magnifi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lope and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3)the anchor cables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slope have larger peak and residual axial forces than that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slope,and the prestress loss of the anchor cable first occurs at the top of the slope and then passes down;(4)the peak and residual displacements inside the slope and on the lattice beam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relative elevation.When the inputted PGA is not greater than 0.5 g,the combined effect of anchor cable and lattice beam is remarkable for stabilizing the middle and lower parts of the potential sliding body.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eismic design of such slope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supporting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2.
周旭  白深模 《海洋测绘》2010,30(5):72-76
随着很多高分辨率卫星陆续发射和应用,遥感影像中纹理信息也越来越丰富,图像纹理数据的分析纹理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对图像进行纹理分析,并建立纹理数据库,能够进一步提高纹理信息在遥感影像质量分析、影像分类、计算机自动识别等方面的精度和效率。研究了如何对图像的纹理进行有效的提取和统计,通过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实验进行纹理分析,得到一系列相关数据,为纹理库的设计提出了相应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小波变换在图像处理与分析方面的应用已取得很大的成功,如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编码、去噪、融合等,但在多时相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面的研究还很少.提出并实验了一种基于区域特征的小波差值变化检测方法,该方法对于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同时提高了运算速度.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多径的存在会给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接收机带来较大的定位误差。因此,高精度的接收机须对多径信号进行抑制。针对目前常用的多径抑制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门延迟和曲线拟合的多径抑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多门延迟来重塑伪码的自相关函数,用于找到直射信号的伪码真实位置和接收机码跟踪环路鉴别结果之间的偏差,进一步通过曲线拟合方法更加精确地计算出该偏差,最后将该偏差通过开环方法补偿给伪距计算,使得接收机在不改变环路跟踪性能和抗动态干扰性能的前提下实现定位性能的提升。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在前端带宽的影响下对短、中长多径均能进行有效地抑制。   相似文献   
15.
The widely distributed Early Cretaceous magmatism in the Tethys Himalaya(TH) of southern Tibet is related to the Kerguelen mantle plume. Associated magmatic activity products are distributed in the eastern TH, where the active age is earlier than the peak ages of the Kerguelen mantle plum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magmatic activity of the Dingri area in the central TH which was coeval with the Kerguelen mantle plume. The intrusion in the Dingri area contains diabases and monzonites. The zircon a...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涵盖了前身的东特提斯地质构造演化、新生代地质构造演化和高原隆升对气候环境演变的制约,它不仅包含有关全球构造的空间格局、运动状态的历史记录,而且也留下了青藏特提斯洋陆转换、盆山转换构造体制的时空结构、运动形式和发展变化的地质遗迹。所以青藏高原是研究全球构造的窗口,被自然科学工作者誉为解决地球动力学的一把钥匙。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1979年以来我们先后开展了青藏高原地质构造演化、系列编图及综合集成等研究工作。本文以认识现今青藏高原地质历史各阶段重大地质构造事件的结构组成和演化为主线,回顾了40年来历次重大青藏高原基础地质研究过程,系统总结了青藏高原新生代隆升过程、碰撞构造效应,以及东特提斯地质调查研究中一系列重要新发现、新进展、新成果,并对相关研究成果和新发现进行了简要的归纳梳理。在此基础上,就青藏高原形成演化模式、科学理论与学术争论观念层次上的问题,以及关键的基础地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17.
西秦岭阳山金矿带安坝矿床热液蚀变作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张志超  李楠  戢兴忠  韩忠  郭耀宇  李在春 《岩石学报》2015,31(11):3405-3419
安坝金矿床是阳山金矿带内已探明金资源储量最大的金矿床,矿体受NEE向的区域性安昌河-观音坝断裂带及其次级断裂-裂隙系统控制,主要赋存于紧邻断裂带的千枚岩和斜长花岗斑岩中。围绕断裂-裂隙系统的赋矿围岩硫化、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和粘土化蚀变发育,其中前三种蚀变与金成矿作用关系最为密切。论文在厘定安坝金矿床热液蚀变类型、矿物组合特征、以及断裂变形与蚀变空间变化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蚀变岩及其原岩的地球化学分析,剖析了热液蚀变作用过程与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硅化蚀变贯穿发育于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绢云母化蚀变为成矿前和成矿期的产物,碳酸盐化蚀变主要发育于成矿晚阶段和成矿后,而粘土化蚀变为成矿后的产物。在长石蚀变为绢云母的过程中,有少量Al2O3带出,而TiO 2在蚀变过程中相对稳定,为此选取TiO 2作为不活动组分,开展质量平衡计算得出:在硅化过程中,明显带入的组分有SiO 2、Fe2O3、FeO、MgO、CaO、C、S、Au、As、Hg、Pb和Zn,而被带出的元素为Rb和Ba;在绢云母化过程中,明显带入的组分为SiO 2、Fe2O3、CaO、C、S、Au、As、Hg、Pb、Zn、Rb和Ba,带出组分为Na2O。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千枚岩原岩稀土元素含量比硅化和绢云母化千枚岩的稀土元素含量高,表明在蚀变过程中有稀土元素的流失。此外,千枚岩原岩的δEu=0.70,δCe=0.95;硅化千枚岩的δEu=0.72,δCe=1.00;绢云母化千枚岩的δEu=0.76,δCe=0.95。硅化、绢云母化千枚岩与千枚岩原岩的REE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曲线变化趋势相似,表现为明显的Eu负异常、无Ce异常的富轻稀土的右倾型曲线。含矿流体沿断裂带运移并与围岩反应,形成了石英和绢云母等蚀变矿物。硅化过程中,含矿流体中还原硫活度降低导致金沉淀;而绢云母化过程中,含矿流体的pH增大及K+和H+含量的减少和CO2含量的增加,致使载金黄铁矿、毒砂和金的沉淀。  相似文献   
18.
基于PDA的移动导航系统的动态标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岩  文江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6,23(5):384-386,390
动态标注是移动导航系统传达导航信息的一个重要方面.针对PDA移动导航系统的特点,围绕如何在导航过程中正确、高效地进行地图动态标注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对于点状地物,提出了一种基于格网整体规划,分块注记的方法;对于线状地物,提出了拆分注记文本、投影标注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避免注记压盖和信息缺损等现象,同时还能保证在PDA导航过程中实时、高效地进行动态标注.保证了地图显示的可读性和美观程度,同时也保持了地图浏览的流畅性.  相似文献   
19.
在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绿色矿业已成为国家战略重点推进并得到了广泛认同。大型资源基地绿色调查及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模型的技术实现将为解决生态脆弱区找矿部署与环境保护瓶颈问题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绿色调查与环境评价两方面工作有机结合,分四个层次构建指标框架,通过3S技术提取生态环境现状及变化信息,结合连续三年的地表水、土壤等多环境介质野外调查取样分析数据,对经过验证的、成熟的评价方法进行优化,运用更兼容、可扩展的Python语言编程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大型锂资源基地环境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将大型基地环境现状划分为环境较差区、环境一般区、环境较好区、环境良好区四类区域,总体准确率达97.77%。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该套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对川西大型锂资源基地的环境现状作出有效的评价,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大型锂资源基地环境现状"像元级"可视化分级,较客观地反映了甲基卡矿区及周边资源开发环境问题与影响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可辅助规范大型基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及决策。  相似文献   
20.
对数据缓存技术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三层体系结构空间数据缓存模型,并针对各软件层空间数据管理及访问的特点,详细论述了各层空间数据缓存的实现方式;然后论述了三层体系结构中空间数据不一致的原因及各层空间数据一致性维护策略;最后对提出的三层体系结构下空间数据缓存策略进行了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