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203篇
测绘学   77篇
大气科学   335篇
地球物理   397篇
地质学   132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5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51.
罗连升  段春锋  杨玮  徐敏  程智  丁小俊 《大气科学》2016,40(6):1320-1332
本文利用CMAP月降水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NOAA的ERSST资料和日本气象厅海气耦合模式(MRI-CGCM)的输出结果,从东亚夏季风气候态、主模态和年际变率等方面分析了MRI-CGCM模式对东亚夏季风的预测性能,并且利用观测的东亚夏季风指数(EASMI)与模拟PC(principal component)的关系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来订正EASMI(简称PC订正法)。结果表明:MRI-CGCM模式能够较好再现东亚夏季风降水和低层风场的气候态,但模拟的西北太平洋反气旋偏弱、偏东,使得模拟的副热带地区降水量偏小。模式较好地模拟出东亚夏季风降水第一模态(EOF1)及相应的低层风场,能够较好再现出EOF1对应El Ni?o衰减位相;模拟降水的EOF1与观测之间的空间相关系数(ACC)为0.72,且能较好地再现其对应的年际变率,其时间系数PC1与观测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1,能模拟出观测EOF1的2 a和5 a主导周期;但模拟的我国以东梅雨锋区雨带位置偏南,这与模拟的西北太平洋反气旋位置偏南有关。模式对降水第二模态EOF2的模拟能力比EOF1明显下降,模拟EOF2与观测之间的ACC降到0.36;虽然模式能较好地再现出EOF2对应El Ni?o发展位相,但模拟的西太平洋反气旋位置偏南,使得雨带位置偏南,模拟的我国梅雨锋区雨带位于江南,与观测场上江南少雨相反。模式较好地模拟出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和气温空间异常分布和年际变化,模拟与观测夏季降水和气温的多年平均ACC分别为0.74和0.68。模式模拟我国东部、江淮流域和华南地区夏季降水多年平均PS评分分别为69、70和68分,略高于我国夏季降水业务预测多年平均评分(65分)。模拟的我国东部夏季气温与观测多年平均PS评分为74分。PC订正后EASMI与实况的相关系数由0.51提高到0.65、符号一致率由84%升到91%、标准差由0.75增大到1.4、大于1个标准差年数由6年变为12年,订正后在模拟变幅偏小和梅雨锋区雨带偏南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改善,对应西太平洋反气旋位置和梅雨锋区雨带位置与实况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852.
闪电活动对于强龙卷天气的发生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基于闪电定位资料,结合多普勒天气雷达、探空和ECMWF再分析资料对两次典型强龙卷风暴中地闪的时空演变、雷电流强度及正地闪活动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地闪主要发生在组合反射率因子≥30 dBZ的区域内,龙卷发生期间,地闪活动减弱且较为分散。不同龙卷风暴的地闪频次差异较大,这与风暴中上升气流的强度有关;当地闪频次从峰值降至最小值期间,龙卷及地,两次过程中地闪频次峰值分别提前龙卷发生约33 min和28 min。同时,龙卷及地之前,地闪会出现连续多次闪电跃增;龙卷等级越强,正地闪表现越活跃,特征越明显,在江苏盐城阜宁龙卷发生期间,还出现了地闪极性从正地闪主导向负地闪主导的反转;两次龙卷风暴雷电流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不明显,但均小于历史平均值,地闪发生愈频繁的龙卷风暴,对应的雷电流强度值愈小。   相似文献   
853.
自动气象站能见度检测仪多采用光学装置采样,雨雪、粉尘等天气因素会对部分仪器镜头造成污染,导致能见度要素数据缺测.针对能见度数据缺失问题,本文选用安徽部分气象站的历年数据,首先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筛选出与能见度密切相关的其他气象要素,通过支持向量机和BP神经网络单一预估方法预估不同地形的能见度缺失值,然后采用最优权重组合将两种方法预估的能见度值进行组合,并与单一预估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组合方法的预估结果误差均值小、整体准确度高,可以保证台站观测资料的完备性,为短时天气预报、实况分析和气象公共服务工作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854.
石卓  张辉  段涛  张鹏 《世界地质》2018,37(2):585-594
将时频电磁法应用于冀中坳陷潜山型油气藏调查中,通过分析潜山油气藏的电磁特性以及岩芯测试结果,总结出潜山带上层油气藏的电磁异常特征为高极化率、低电阻率;潜山内部油气藏的异常特征为高极化率、高电阻率。依据异常参数,在牛驼镇凸起地区划分了2-1,3-1,5-1,5-2和9-1,5个潜山含油气有利区,与现有钻探数据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55.
为了揭示煤层及其顶、底板岩石力学性质对水力压裂裂缝延伸的影响,应用岩石三轴伺服机测试陕西韩城地区煤层及顶、底板岩石力学性质,总结不同类型岩石力学性质特征和差异; 剖析孔隙率和含水率与岩石力学性质之间的关系,探讨岩石力学性质差异对煤层水力压裂的影响。研究表明:岩石强度随孔隙度增大而降低; 岩石矿物成分及其胶结程度与孔隙度决定岩石的软化程度,水分对不同类型岩石强度的影响方式和程度差异较大; 当煤层埋藏较浅,煤层与顶、底板岩石的弹性模量存在较大差异时,水力压裂裂缝更易控制在煤层中,且延伸更长更远。  相似文献   
856.
区域和全球尺度下研究气候变化,需要准确描述大气边界层处下垫面地表的光反射特性。为此,提出基于正则化的约束反演方法,其核心在于正则化参数的选取。通过L曲线拐点位置的确定,求出最合适的正则化约束参数,以稳定陆表反射特性参数的定量反演。京津唐地区数值反演试验与熵减分析结果表明,可见光红通道和近红外通道的信息指数分别为11.682 2和10.072 6;基于L曲线的地物反射特性正则化反演前后,两个通道的平均信息指数增量分别为0.440 0和0.354 6,最大增量为2.467 2和2.290 5。L曲线正则化方法的优势在于其不依赖于地表参数的先验知识,可有效解决卫星观测信息不足时地表参数的反演问题。  相似文献   
857.
王云月  邓宇峰  詹建华  袁峰  杨治  李光惠  郝文俊 《地质论评》2021,67(4):67050013-67050013
高纯石英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原材料。本文对高纯石英原料的特征和矿床成因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归纳。通过观察石英岩相学特征,分析矿物包裹体及流体包裹体的数量、大小、化学成分、存在形式和分布状态,以及SiO2和微量杂质元素的含量和赋存状态,可以研究高纯石英原料的矿物学特征;通过Ar Ar同位素定年可以计算高纯石英原料矿床的成矿年龄;通过H—O同位素测试,Ti、Al、Ge、Li等微量元素含量分析,可以研究高纯石英原料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通过分析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盐度、化学组成等特征以及SEM CL微结构观察,可以研究高纯石英原料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对我国高纯石英行业的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858.
不同发展阶段对流云合并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翟菁  胡雯  冯妍  黄勇 《大气科学》2012,36(4):697-712
使用MM5 (Mesoscale Model 5, 简称MM5) 中尺度模式和雷达组网产品,对2008年7月22日发生在安徽等地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对流云合并现象进行观测和数值模拟分析.观测结果表明,30 dBZ以上回波水平尺度约10 km,回波中心相距近20 km的小单体通过合并形成了水平尺度几十公里的大单体.首先是外围较弱的回波相连接,其次是中低层的强回波中心发生合并,合并后有雷达回波中的强回波面积增加等现象出现.对模拟结果和观测资料进行的对比验证的结果表明,模拟结果和实况特征基本一致.基于雷达观测结果和第三层细网格模拟结果,对两类不同发展阶段的对流单体之间的合并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当两个单体都处于相近的发展阶段,合并后单体发展增强;当一个单体强度大于另一个单体时,合并后一个单体得到增强,另一个单体减弱消亡.合并时,两云间下部的低压辐合区会有新的云水中心产生,前一类合并过程中,新产生的云水中心代替了原有的两个云水中心,而后者在合并时,新产生的云水和其中一个原有的云水发生了合并,而另一个云水中心减弱消散了.模拟分析结果还表明,对流云合并过程可引起回波增强、云顶抬高、云水、冰相物质含量增加、地面降水增加现象.  相似文献   
859.
用陆面模式SSiB与动态植被模型TRIFFID以及流域地形指数水文模型的耦合模型SSiB4T/TRIFFID模拟了长江下游的青弋江流域植被和水量平衡的动态过程,分析了气温和降水变化对流域径流和蒸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流域气温上升10C,径流减小6.7-9.7%;气温上升20C,径流减小11.7-17.4%;(2)降水增加5%,径流增加9.2-11.6%,降水减小5%,径流减小8.6-11.6%;(3)温度不变仅降水变化对流域蒸发影响很小,温度增加20C,流域总蒸发3-10月份增加8.0-10.7mm,其余月份增加5.4-7.1mm,1月和12月蒸发对温度增加最敏感;(4)气温上升20C,叶面积指数1月和12月增加,5-10月略有减小。降水和气温变化对青弋江流域径流影响明显且与植被类型有关,流域蒸发的变化主要受温度变化的控制。  相似文献   
860.
Based on the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data obtained from THORPEX (The Observing System Research and Predictability Experiment) Interactive Grand Global Ensemble (TIGGE)-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CMA) archiving center and the raingauge data,the three-layer 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 (VIC-3L) land surface model was employed to carry out probabilistic hydrological forecast experiments over the upper Huaihe River catchment from 20 July to 3 August 2008.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nsemble 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from each ensemble prediction system (EP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deterministic prediction.Especially,the 72-h prediction has been improved obviously.The ensemble spread goes widely with increasing lead time and more observed discharge is bracketed in the 5th-99th quantile.The accuracy of river discharge prediction driven by the European Centre (EC)-EPS is higher than that driven by the CMA-EPS and the US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 (NCEP)-EPS,and the grand-ensemble prediction is the best for hydrological prediction using the VIC model.With regard to Wangjiaba station,all predictions made with a single EPS are close to the observation between the 25th and 75th quantile.The onset of the flood ascending and the river discharge thresholds are predicted well,and so is the second rising limb.Nevertheless,the flood recession is not well predic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