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02篇
测绘学   57篇
大气科学   231篇
地球物理   200篇
地质学   208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41.
高俊强  许耀东 《测绘工程》2006,15(3):64-66,73
结合南京奥体中心主轴线的测设实践介绍了一种不同于常规的归化法轴线测设方法,结合测量误差理论对该方法进行了精度分析,给出了相应的精度估算式,通过工程实例的具体数据说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归化精度。  相似文献   
42.
植耀玲  冯民学  樊荣 《气象科学》2012,32(3):298-303
2008年推广施行的新国标GB/T 21714.2已广泛应用于各地雷击风险评估业务中。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人们也发现用其建立评估模型时,标准的一些简约化约定,使得其计算结果不够精准,特别是描述和处理也显得越来越困难,影响和制约了它的应用范围和前景。为此,本文针对带有多种电气和电子系统的复杂结构建筑,提出按其进线分布特点,对Lo损失因子取值方法进行改进(下文均称"Lo优化取值法"),为多线路进线建筑物的雷击风险管理提供更细化的依据和算法,并举例证实。结果表明:细化考虑不同线路的Lo对于建筑物雷击风险评估更为切近真实。  相似文献   
43.
茆越  孙明  施勇  茆金祥 《气象科学》2012,32(S1):46-50
本文就酸雨观测仪器在测量操作中出现的异常状态进行了试验和分析,且对校错电极常数、测温系统故障、"后测K值"3种异常状态, 结合酸雨观测业务实践进行了试验、分析和讨论。推导出校错电极常数的电导率订正公式;制定了仪器测温系统故障的应急观测方案;指出"后测K值"会导致数据严重失真, 测量中必须严格遵循 "先测K值"规程;并建议在《酸雨观测业务规范》修订时, 增加本文有关的分析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4.
南京56年来冬季气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南京市1951年1月—2007年4月逐日气温观测资料, 分析讨论了南京56年冬季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冷积温和低温日数的变化趋势和特征, 探讨了南京冬季气温的年代变化和冷冬、暖冬的分布。结果表明: 56年来南京冬季平均气温是明显上升的, 而极端低温和冷积温上升更为显著; 南京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为冬季低温期, 冷冬皆分布在80年代以前, 90年代以后没有冷冬, 多为暖冬, 近10年为两年一遇, 80年代以来南京冬季明显升温, 90年代以来的南京冬季出现了持续的偏暖异常。  相似文献   
45.
酸性流体对碳酸盐岩储层的改造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普遍认为CO2、有机酸及H2S是碳酸盐岩储层溶蚀作用的酸性流体。CO2对碳酸盐岩储层的溶蚀作用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本文则以一个全新的模拟实验方式对不同类型碳酸盐岩在有机酸和H2S水溶液中的相对溶蚀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随温度从常温升高至200℃,有机酸对碳酸盐岩的溶蚀能力由弱变强再变弱,在90℃左右溶蚀能力最强。而H2S水溶液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则明显不同,60℃时基本达到最大溶蚀率,温度继续升高后,溶蚀能力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并略有增加,150℃后突然降低。由于H2S主要是硫酸盐高温热还原产物(TSR),因而在碳酸盐岩成岩早期阶段,溶蚀作用的流体可能主要是有机酸和C02,而在深埋阶段,H2S水溶液则可能是溶蚀作用的主要流体。  相似文献   
46.
赵丁凤  梁珂  陈国兴  熊浩  周正龙 《岩土力学》2019,40(5):1832-1840
以南京细砂为对象,通过共振柱试验及应变控制的排水/不排水分级和单级加载循环三轴试验的系统性研究,建立了能够描述饱和砂土孔压增长规律的新模型。该模型遵循Martin和Byrne提出的基本理论框架,孔压的增长是由循环剪切作用下体积改变所引起的。提出的孔压模型属于应变控制的孔压增量模型。基于排水循环单级加载试验,通过引入体积门槛剪应变γ_(tv)的概念,以具有代表性的15周体应变(ξ_(vd))15为基准点,归准化体应变发展与循环剪应变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三参数的体应变增量模型及其参数标定方法。基于排水和不排水循环单级加载试验结果,揭示了体应变与孔压比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导出回弹模量表达式。通过耦合新的体应变增量模型及回弹模量公式,建立了新的剪应变-体应变耦合的孔压增量模型。验证性试验表明,新的孔压增量模型的预测值与试验结果的吻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47.
48.
49.
Ma  Shujian  Jiang  Juncheng 《Natural Hazards》2019,96(3):1437-1437
Natural Hazards - The original article, Discrete dynamical Pareto optimization model in the risk portfolio for natural disaster insurance in China, in Natural Hazards (2018) 90: 445–460, was...  相似文献   
50.
为提高大气温度测量的准确度,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地面气温观测系统并推导了相应的辐射误差修正方程。首先,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该测温系统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以及辐射误差量化计算。然后,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拟合可针对多变量变化的辐射误差修正方程。最后,以076B型强制通风测温仪器的测量值作为温度基准,验证该测温系统的测温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地面气温观测系统的测量值与基准温度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绝对误差(MAE)分别为0.031 ℃和0.04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