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171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312篇
地球物理   537篇
地质学   156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针对目前配电网管理中空间数据管理薄弱,各部门共享性低的问题,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Oracle数据库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了GIS在空间查询、统计和分析等方面的优势,具有灵活显示图形信息、修改报表结构和属性信息、提供所需的供电范围分析、GPS电力线路巡检等功能,为配电网运行提供了良好的可视化管理与决策手段。  相似文献   
72.
一次春季强寒潮的降水相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应用NCEP 1°×1°资料、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07年3月河北省一次早春强寒潮天气背景下的降水多相态转换的成因与雨雪转换的预报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50hPa及以下蒙古高压和江淮气旋共同作用产生的偏东风导致低层大气温度持续下降,降水性质从雨转为雪.随着江淮气旋入海,高低空风向发生突变,从东北风转为西北风,加上太行山地形作用,使太行山东麓部分地区低层大气出现小幅升温,0℃层高度抬升,致使从雪转为雨.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图上,0℃层亮带高度的迅速下降,可作为从液态降水向固态降水转换的判据之一.天气学分析表明,当0℃层高度低于950hPa、地面气温在0℃上下、1000hPa温度低于2℃、925hPa温度低于-2℃时,降水性质将从雨向雨夹雪或雪转变.  相似文献   
73.
北京市持续重污染天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2004-2008年北京市空气持续重污染过程的统计及其对非沙尘型持续重污染天气形势的特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持续重污染过程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主要包括春季沙尘型污染和秋冬季节非沙尘型污染;非沙尘型持续重污染过程期间多对应着大雾、轻雾、霾、烟等低能见度天气,过程后期对应的天气现象多为大风或降水天气。其中大雾天气更易引发长时间持续的空气重污染事件。非沙尘型持续重污染的天气形势特点为:高空多为纬向环流,850 hPa多为暖脊控制,地面多处于弱气压场,鞍形场型污染尤为严重。北京持续重污染多对应区域性污染。  相似文献   
74.
两种初始场MM5模式预报效果对比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南  侯瑞钦 《气象科技》2009,37(2):129-134
为了解本地MM5模式的预报性能,根据其预报结果,检验了基于NCEP和T213两种初始场MM5模式在河北以及京津地区2007年8月至2008年1月的降水、日极值温度和相对湿度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MM5晴雨(雪)预报的准确率较高,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而对于降水的分级预报,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和降水强度的增加,其可用性逐渐降低,但整体来看基于NCEP初始场的预报均比T213初始场预报效果明显;在日极值温度预报中,最低温度效果优于最高温度,T213初始场的预报对日最高温度预报的准确率较高,NCEP初始场的预报则在日最低温度预报中略胜一筹;对08:00相对湿度的预报,两者的预报效果基本相同,绝对误差都在15%左右。  相似文献   
75.
赵瑞金  李江波 《气象》2010,36(2):62-69
为准确分析和识别超折射雷达回波,发挥多普勒天气雷达效益,利用石家庄CINRAD/SA型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结合探空实况对2005年11月19—21日华北平原大雾天气过程的超折射回波进行了射线追踪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大雾天气有利于大气波导的形成,产生3层模式超折射回波。超折射回波使得雷达的目标视位置与实际位置产生偏差,特别是对雷达测高影响较大。超折射回波一般出现在大雾天气的发展和维持过程中,为进行雷达空间定位和华北平原大雾天气的监测、预报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6.
河北省霾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魏文秀 《气象》2010,36(3):77-82
利用河北省142个气象台站的霾资料,对1971—2007年河北霾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河北霾出现频数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月际分布特征。山麓地区霾平均出现频数最高,明显高于其两侧的平原和山地,山地霾频数最小。霾频数的月际分布特征是12月或1月最多,8月或9月最少。利用2004—2007年500 hPa高度和海平面气压实况资料,通过分析对比,统计归纳出河北地区霾日500 hPa的环流形势有纬向型、两槽一脊型、均值场型、一脊一槽型和两脊一槽型5种。分析结果表明,霾的出现与天气形势有关,霾频数大小与空气污染程度和地形联系密切。这些结果对于了解河北霾的生成机制和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
Using a DMT (Droplet Measurement Technologies) continuous flow streamwise thermal gradient 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 (CCN) counter mounted on a Cheyenne IIIA aircraft, about 20 flights for aircraft mea- surements of CCN over North China were conducted in the autumn of 2005 and spring of 2006.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for aircraft observation, the method of spiral ascent or descent in the troposphere was used for the vertical measurement of CCN, and some certain levels were chosen for horizontal measurement.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s of CCN concentrations show that most CCN particles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low level of troposphere and CCN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with height increasing. It suggests that the main source of CCN is from the surface. This result is consistent with former studies during 1983-1985 in China with a static thermal gradient CCN counter. The comparison of vertical observations between polluted rural area near Shijiazhuang and non-polluted rural area near Zhangjiakou shows that there is about five times difference in CCN concentration. But over two polluted cities, Shijiazhuang and Handan, there is no notable difference in CCN concentration. The horizontal flight measurements for penetrating the cumulus clouds experiment show the apparent decrease of CCN in clouds. It confirms that cloud has a definite consumptive effect on CCN particles because some CCN particles can form cloud droplets. The surface measurements of CCN in Shijiazhuang City were made during June-August 2005. The statistical CCN data show the great difference in concentration at the same supersaturation (S) in Shijiazhuang summertime. The minimum CCN concentrations were 584, 808, and 2431 cm-3, and the maximum concentrations were 9495, 16332, and 21812 cm-3 at S=0.1%, 0.3%, and 0.5%, respectively. CCN has a diurnal variation cycle. From 0600 BT, the concentration began to increase and reached the maximum at about noon. Then it generally decreased throughout the afternoon. The reason maybe is related to the onset o  相似文献   
78.
华北回流天气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对四次华北回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回波具有较大水平范围的、连绵成片的均匀幕状特征.回波顶较平整,回流降雨过程中还存在零度层亮带.属层状云降水回波.(2)速度图上,在零速度线两侧常分布范围较大数值不等的正负径向速度中心,低空零速度线呈"S"型,风随高度顺时针旋转,有暖平流存在.在强降水时段出现前常伴有区域性的冷平流层.(3)风廓线图上,从低层到高层由东北风转为西南风,风向发生了近180度的顺时针旋转,存在强垂直切变.降水开始与结束时分别表现为低层偏东风与中高层西南气流叠加、低层偏东风与中高层西南气流任何一者消失.边界层顶部出现浅薄的冷平流层是降水强度加强的信号.  相似文献   
79.
选用河北省143个气象台站1975-2004年10 m高年平均风速资料,以及1990年和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根据人口增长、台站迁移、仪器高度变化、台站微观环境变化等影响地面风速变化的台站历史信息,把所有气象台站分为4类,并分别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绝大多数台站风速变化呈减小趋势;城市化进程、台站观测环境等因素均在不同程度上对地面平均风速变化趋势产生了影响,其中台站所在城镇城市化程度是风速减小趋势不可忽略的原因,其影响程度约在1/4左右;台站观测环境因素中观测场附近微观环境变化对风速减小趋势具有重要影响,超过了区域背景风速减小趋势.台站观测环境因素对风速资料序列均一性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至少有1/3的平均风速序列非均一性断点是由观测环境变化产生的.  相似文献   
80.
基于AMSR-E数据的被动微波遥感干旱指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2005年和2006年AMSR-E(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earth observingsystem)的亮温,计算了8个亮温比值作为候选干旱指数。假设反演出的AMSR-E Land3土壤湿度数据能反映地表干旱程度,候选干旱指数与土壤湿度的相关性分析即能显示哪一候选干旱指数较好。选择河北省3个站点,分析了相关性较好的干旱指数的年际变化,并利用该干旱指数研究了河北省2006年3月份的干旱分布,通过比较河北省136个观测站的同期降水距平百分率,表明该干旱指数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