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73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199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013年影响海南热带气旋异常偏多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3-2013年热带气旋年鉴、NCEP/NCAR全球再分析格点资料及国家气候中心74项环流指数资料等,统计分析了近30a西太平洋以及影响海南的热带气旋特征,并对2013年西太平洋热带气旋偏多、秋台集中以及影响海南热带气旋偏多的异常特征从天气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夏季风、越赤道气流、海表温度及北半球极涡等环流系统异常,是形成2013年西太平洋热带气旋偏多的主要原因。南半球冷高压发展激发越赤道气流增强,引发赤道西风加强;副热带高压偏北偏弱,夏季风增强,副高南侧热带辐合带对流活跃;南海-西太平洋海表温度偏高;极涡偏弱偏西,经向环流偏弱,中纬度冷空气活动不频繁等。多条件共同作用,有利于西太平洋热带气旋的生成。另外,副高呈东西向分布,南海海表温度偏高使得南海及菲律宾以东生成的热带气旋易于向西移动影响海南。  相似文献   
22.
北京时间2021年5月22日,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发生MS7.4地震,震中位于巴颜喀拉地块内部,根据震源机制解和野外地表破裂调查确定发震构造为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的江错断裂。本研究利用大疆Phantom 4 RTK无人机在震后采集大量地表破裂照片,采用集成SfM(Structure from Motion)算法的PhotoScan软件处理获得高分辨率DEM和正射影像,同时结合野外实地考察对研究区地表破裂的分布特征及断错地貌类型进行详细解译。利用基于MATLAB语言开发的位移测量软件LaDiCaoz,限定玛多地震在研究区产生的左旋走滑位移约为0.4 m。地表破裂精细化解译显示,在左旋右阶阶区发育小规模的挤压鼓包和里德尔共轭剪切破裂,在左旋左阶阶区发育走向为N40°~50°E,宽度达数十厘米的张裂缝带,指示发震构造的左旋走滑性质。本研究为震后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快速提取地表破裂的定量参数和进行地表破裂精细化研究提供了可行、高效和科学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3.
刘云华 《地质与勘探》2010,46(5):805-813
SBZ铀矿床位于我国重要铀矿田之一的322地区花岗岩体外接触带。寒武系下统香楠组上段(1x3)富含有机质和黄铁矿的泥质灰岩、含炭硅板岩、结晶灰岩组合层是其主要的赋矿层位,遂川-热水深断裂的次级断裂构造F23号带控制着该矿床铀矿体的定位空间,粉红色碳酸盐化(方解石化)与铀矿化关系极为密切。矿体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产出,其产状与地层及控矿断裂构造产状基本一致。矿区内放射性物化探异常明显,地表伽马场发育,出露面积0.24km2,具明显的富集中心,轴向明显,并严格受F23号断裂带组控制;放射性水化学异常晕圈规模大、晕级完整、形态规则,其长轴方向与控矿构造一致,并受其控制。SBZ铀矿床成矿年龄为54Ma,成矿温度112℃~250℃,属中低温热液叠加层控改造型。  相似文献   
24.
扬子地台西缘攀西地区,晚震旦世-早寒武世为一套连续沉积碳酸盐岩,众多科研文献中时代地层、岩性地层和生物地层的划分各异。在此交变期及其近前后,随之发生诸多地质事件,成为地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于宁南等四幅1:5万区调工作中,实测灯影组麦地坪段地层剖面,采集新鲜岩样,测试碳、氧同位素,试从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角度阐述其指示意义,提供研究震旦一寒武纪交变期的地球化学资料。  相似文献   
25.
东升庙矿床成因和找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蒙古东升庙矿床的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显示,该矿床的富硫和富锌2种矿体在矿体形态、矿石的金属矿物组合、结构构造、围岩蚀变特征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方面均显示明显的差异.矿床的成矿作用有2期:第一期为热水喷流-沉积作用,形成了富硫矿体;第二期为发生于区域变质和变形作用之后的低温热液改造成矿作用,形成了富锌矿体.该矿床含矿地层从上到下多层富硫矿体-碎屑岩-白云质大理岩的岩石组合及富硫矿体形成以后的热液活动是形成富锌矿体的必要条件.在该矿床及其外围的狼山-渣尔泰成矿带内,众多块状硫化物矿床原生矿体之下、或多金属沉积层之下,有可能找到改造型富铜、锌、铅矿体.  相似文献   
26.
球载双球式电场仪及其应用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探测雷暴电场垂直分量幅度的球载双球电场仪,它由两个空心的、直径为14.3cm,相距3.1cm的导电球构成,两球绕垂直于两球心连线的轴旋转,电场在球上的感应电荷按正弦变化,放大后由遥测发射机传输到地面.配有温度、湿度、气压传感器,既能进行高空大气温度、气压和湿度等常规气象要素的测量,又能完成雷雨云电场特殊参量的探测任务.电场探测电路及其电池组分别装在两个球内.仪器自1994年投入使用以来,先后参加了近20颗卫星的升空安全保障任务,为“澳星”等卫星在雷雨期间安全升空,发挥了重要作用.仪器测量范围为1--100kV/m,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7.
利用降水、大气环流和海表温度等多种再分析资料和偏相关方法,研究了1951—2007年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SPDO)和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即PDO,本文称为NPDO)分别与华北盛夏(7—8月)降水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关系及其可能物理机制.结果表明:在去除SPDO和NPDO的相关性之前,它们与华北盛夏降水的关系均偏弱;但在去除两者相关性之后,SPDO(NPDO)与华北盛夏降水存在显著正(负)相关关系.去除两者相关性之后,当SPDO处于正位相时,热带西北太平洋海温异常显著偏暖,这将在对流层中下层从热带西太平洋—东亚沿岸激发出"气旋-反气旋-气旋"的负位相东亚—太平洋型遥相关(EAP)波列,该波列导致东亚夏季风异常增强,有利于低纬地区水汽输送至华北地区,从而使得华北盛夏降水异常偏多,反之,当SPDO处于负位相时,华北盛夏降水异常将偏少;对NPDO来说,当其处于正位相时,不仅热带西北太平洋异常显著偏冷,而且印度洋大部分海温异常显著偏暖,在两者共同作用下,对流层中下层从热带西太平洋—东亚沿岸出现"反气旋-气旋-反气旋"的正位相EAP波列,这将引起东亚夏季风异常减弱,不利于低纬地区水汽输送至华北地区,华北盛夏降水异常因此减少,反之,当NPDO处于负位相时,华北盛夏降水异常将偏多.  相似文献   
28.
阐述了盐源马丝螺地区破碎带中金矿(化)体特征,结合该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所圈定的组合异常特征、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该地区的找矿标志,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9.
成渝两地多目标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十年来在成都市和重庆市多目标地球化学测量的研究成果,根据成渝两地城区及农业经济区的地球化学背景,分析了两地的生态环境,及地球化学背景特征。  相似文献   
30.
青藏高原东南部MCC的地域特点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杨本湘  陶祖钰 《气象学报》2005,63(2):236-242
青藏高原东南部是一个对流天气频繁发生的地区。在该地区生成发展的MCC不仅给当地造成大范围的雷电和强降水天气,还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产生明显的影响。文中通过对2001~2002年6~9月发生在该地区的16个MCC个例的分析,得出其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1)MCC最易发生在100°E附近的横断山脉地区和105°E附近的成都平原地区,且后者多于前者;(2)它们都具有生命史短,水平尺度较小和生消变化快的特点,但东部型生消时间晚,降水量大;西部型生消时间早,降水量小;(3)东部型和西部型MCC发生前的环流背景和成熟阶段的垂直结构也有明显不同。东部型MCC在形成前中低层有明显的水汽输送,在成熟阶段中低层有较强的正涡度环流,有较弱的垂直风切变,具有较为典型的MCC特征;而西部型MCC在形成前中低层水汽输送不明显,成熟阶段的正涡度环流不强,处于较强高空急流的正下方,具有与强风暴相类似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