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139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61.
南京城市土壤某些元素的富集特征及其对浅层地下水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本研究以南京市的公园、校园绿地、道路绿地和郊区菜地等不同功能区的土壤为对象,对土壤的磷素和重金属以及一些土壤剖面点位的地下水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城市土壤构成了区别于自然背景的某些元素(如磷和重金属)的地球化学垒,形成了明显的元素富集区域,其中磷素含量是背景土壤的数倍甚至十数倍,Pb含量也远高出背景土壤,60%以上样品达到中等污染程度以上.从磷素在剖面中的积累模式可以看出,城市土壤中磷含量最高的层次出现在表层以下的不同深度,说明土壤经历了不同的扰动过程,这意味着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壤的性质遭受强烈的人为活动影响,元素在土壤中的分布形态可以指示不同的利用历史.质量改变后的土壤对地下水等环境产生影响,使地下水的组成发生改变,其中磷素含量直接受到土壤的影响,效区菜地地下水中硝态氮含量极高,而本研究尚未发现地下水中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2.
低丘红壤深层水分的CASCADE模型应用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元书  张斌  赵其国  Zepp H  Thimm A 《山地学报》2003,21(4):461-465
低丘红壤深层水分对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和旱季作物水分调控有重要意义。花生地定位试验实测数据表明:旱地土壤水分垂直梯度变化趋势基本表现为增长型,土壤含水量受降雨影响在40cm土层旱季明显大于雨季。采用CASCADE模型模拟了不同年型低丘红壤地区花生地土壤含水量的动态过程,各层次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绝对偏差<4 7%,模型可用于分析红壤水分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和采取抗旱措施。还针对水分利用存在的问题,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生产措施三方面进行红壤旱地水分资源的有效管理,提高红壤地区降水资源与深层水分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3.
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和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分别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和平原淡水沼泽湿地.通过对二者常年积水的沼泽湿地CH4排放进行的同步观测,表明三江平原沼泽湿地CH4排放通量平均值是若尔盖高原的4.7倍.其中,若尔盖高原木里苔草沼泽的CH4排放通量范围是0.51~8.20 mg/(m2·h),平均值为2.87 mg/(m2·h);乌拉苔草沼泽CH4排放通量范围是0.36~10.04 mg/(m2·h),平均值为4.51 mg/(m2·h).三江平原毛果苔草沼泽湿地的CH4排放通量范围是1.32~46.38 mg/(m2·h),平均值为17.29 mg/(m2·h).水分条件和温度条件的不同是导致两地CH4排放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对CH4排放有重要的影响.沼泽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对沼泽湿地CH4排放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4.
南极石生地衣主要生物风化作用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杰  檀满枝 《极地研究》2003,14(1):65-72
地衣以物理、化学方式参与矿质基质的风化作用 ,诱导和加速岩石的风化过程。本文对南极地区表生和内生型地衣的生物风化作用进行了综合论述 ,详细阐述了不同地衣种类诱导和参与几种主要岩石类型 (砂岩类和火成岩类 )风化作用的模式、机制、过程以及产物。同时指出 ,地衣等其他生物因素间接参与的风化过程 ,地衣导致的岩石抗风化效应以及生物风化速率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是目前南极生物风化作用研究方面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65.
滇中路南石林地区钙华特征与更新世气候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传东  刘星  杨浩 《矿物岩石》2003,23(3):61-68
钙华层是岩溶记录中古气候环境及地下水演变信息的载体,在重建古气候环境和恢复古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滇中路南石林地区的钙华沉积层进行大量地质研究,用ESR法测定其生成年代,结合钙华层的主要矿物(方解石)的生长发育特征,获得了该区距今33×104a~4.4×104a的地质活动、古气候环境的变迁信息.其年龄可与全球深海岩芯同位素记录和西南岩溶洞穴石笋所揭示的古气候记录对比,认为自从中更新世以来,路南石林地区经历了6次较大的气候变化,与全球古气候变化波动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6.
借助137Cs估算滇池沉积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137Cs测量值和具体区位判断,滇池流域土壤与湖泊沉积物中的137Cs是世界与中国核试验生成物叠加的结果,由此在滇池沉积物中识别出1954年、1963年、1976年、1986年几个特定年份的沉积层(时标)。计算不同时标间的沉积物质量,可求出不同时段单位面积上的年均沉积质量,不同湖区该值有差别,但符合湖心沉积低于湖岸的湖泊沉积规律。又参照滇池流域地貌、物源供给、湖盆形态及采样点等,借助GIS方法将滇池湖区划分为远岸湖心区(I)、近岸湖心区(II)、湖西区(III)、湖东区(IV)和湖南区(V),并计算各区底面积;然后将面积与年均沉积质量相乘,得到不同时段各区域的年均沉积总量1954~2003年与I~V区对应的年均沉积总量(104t/a)分别是6.85、8.90、8.43、9.82和5.91,滇池外海的总沉积量为39.91×104t/a。这些结果与当地实情吻合,与他人的研究结果也非常一致。  相似文献   
167.
中国部分盆地原油氮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中国部分盆地不同性质原油的氮同位素组成, 结合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的部分方法, 对中国不同盆地原油的氮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了初步研究. 所测定中国不同性质原油氮同位素组成分布在&#8722;6‰~20‰之间. 不同类型盆地原油的氮同位素组成有不同分布, 淡水沉积环境原油的δ15N较低, 大致在1‰~5‰左右; 咸水和半咸水沉积环境形成的干酪根和原油δ15N较高, 通常在10‰以上, 有些甚至超过17‰. 塔里木塔中地区奥陶系原油δ15N最低, 大多在0以下, 反映出可能以海相碳酸盐岩有机质为主要来源的特点. 分馏作用影响氮同位素的分布范围. 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往往会引起δ15N明显增加. 油气运移过程导致同位素比值下降, 但近距离的运移对同位素组成分布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8.
长期定量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土壤呼吸影响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利用1989年在河南省封丘县潮土上建立的用于研究有机肥(用小麦秸秆和饼肥沤制)和化学肥料对土壤有机碳和土壤生产力影响的长期定位试验,于2002年6月至2003年6月在玉米—小麦轮作期内对土壤呼吸进行了研究。试验包括化肥氮磷钾(NKP)、氮磷(NP)、氮钾(NK)、磷钾(PK)、有机肥(OM)、一半化学氮肥和一半有机氮(1/2OM)以及不施肥(CK)7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以有机肥或以化肥形式配合施用NPK不但可以极大提高土壤生产力,而且有益于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有机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提高作用显著高于化肥。玉米生长期的土壤呼吸占全年呼吸量的56%~59%,小麦生长期只占32%~37%。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土壤呼吸量与有机物质的投入有关。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籽粒产量)和环境效益(全球变化),最佳的肥料配比是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寻求合理可行的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比率是实现农业土壤生产功能和环境功能协调统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9.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保证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而土地质量评价又是规划的基础和使规划达到理想效果的前提。对桂林市土地质量评价的系统、单元、参评因子及分级和权重等探讨,并指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应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0.
欲了解一个地区的盐渍、风沙、积涝土壤的变化,必须研究该地区这些土壤在不同时期的分布状况。要查清这些土壤的分布现状,只要利用最新的航空像片进行土壤遥感制图即可做到。但要了解它们自某个历史时期以来的变化情况,由于时过境迁,则不很容易。而航空像片不仅详细、真实地记录了不同时期的土壤分布状况,而且还记录了它们在不同时期所处的环境条件,如排灌、植被、利用方式等状况。借助不同时期的航空像片来比较、分析各种土壤的分布状况及有关环境条件的变化,可以研究某些土壤的变化和引起其变化的原因。在天然文岩渠流域盐渍、风沙、积涝土壤历史变化的研究中,我们以1957和1983年的航空像片为主要资料,完成了所述的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