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7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三维岩体质量的多重分形评价及分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刘树新  张飞 《岩土力学》2004,25(7):1116-1121
岩体中结构面的存在往往会对岩体质量造成显著影响。笔者剖析了传统岩体质量指标的不足,以白云鄂博铁矿主矿边坡岩体为例,在工程地质测绘的基础上,利用蒙特卡洛(Monte Carlo)法仿真出三维岩体结构网络图,从多重分形几何的角度出发,计算和绘制出其表征岩体结构分布和复杂性的多重分形谱,对岩体质量作出定性评价和定量分析,并且进行了岩体质量的多重分形分类。  相似文献   
12.
徐湘田  何扬  胡凯  郝明 《冰川冻土》2016,38(4):988-995
对硫酸钠盐含量为0.5%的冻结粉砂在-2℃的温度下和0.3~17 MPa围压范围内进行了三轴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含硫酸钠冻结粉砂强度随围压的增大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规律,强度的增大阶段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0.3~4 MPa,增大速率为1.775;第二阶段为4~8 MPa,增大速率为0.753,围压8 MPa时强度最大,其值为13.10 MPa,与0.3 MPa围压处的最小强度值3.52 MPa相差9.58 MPa;在8~17 MPa的围压范围内,强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强度在13.10~12.19 MPa波动.为在冻土工程计算中选取合理的变形指标,对比分析了初始切线模量E0与0.5倍强度处割线模量E0.5、初始切线泊松比μ0和0.5倍强度处割线泊松比μ0.5随围压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式确定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变化规律均可按围压分为0.3~4 MPa、4~10 MPa和10~17 MPa三个阶段,弹性模量E0E0.5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均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但第二阶段的增加速率比第一阶段低,在第三阶段E0随围压的增加呈现明显的减低趋势,从最大值1 022.39 MPa降低到490.27 MPa,而E0.5在在该阶段受围压影响不大;泊松比μ0μ0.5在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均随围压的增大而减小,但第二阶段的降低速率比第一阶段小,在第三阶段μ0μ0.5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对变形指标随围压的变化规律分析表明,冻土初始变形行为对围压敏感,数据离散性大,在工程计算中选取0.5倍强度处对应的割线变形指标在数据上更为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